第129頁
婆媳關係乃千古難題,兩個好人經年累月地生活在一起,照樣會鬧矛盾。
多個不熟的人在,儘管有玏玏擱中間插科打諢,沈念仍有些拘束,齊妙自然看得出來,便對她說:「我挺好的,你回去吧,不是還要考試嘛。」
母子倆把她送下樓,許天玏千叮嚀萬囑咐:「下次把舅舅帶來,我想他了。」
齊妙捏捏兒子的胖臉:「你到底是想舅舅,還是想舅舅給你買玩具?」
許天玏憨厚地笑:「兩個都想。」
中秋小長假伊始,沈老師夫婦倆便載著車好酒好菜回鎮上。想想到明年這個時候,沈念已嫁為人婦,做閨女的最後一個中秋,自然要過得分外隆重些。
家宴的大菜有老媽和奶奶負責,沈念一早琢磨著要親自動手做冰皮月餅,模具、原材料皆已準備妥當,連包裝都網購到家,選的是中式復古的封口袋和禮盒。
北方小鎮的月餅,起初只有紅豆沙和五仁兩種口味。五仁因為口味過於奇葩,逐漸從市面上消失,替代它的是各種水果餡、蛋黃蓮蓉餡等南方口味。
沈念鍾愛紅豆沙,不加糖亦有種天然的甜味。月餅她打算做經典的三種餡:紅豆沙、綠豆沙和南瓜泥。紅豆、綠豆泡過一夜,放鍋里熬煮到軟爛,加適量豬油和白糖用大勺子壓成泥狀,餡便調製好了。
冰皮也不難,粘米粉、澄粉、糯米粉加牛奶、色拉油等調成漿上鍋蒸即可。冰皮外形多樣,冷藏後口感絕佳,是廚房小白也能輕鬆做出的美味。
晶瑩剔透的冰皮月餅最適合老人小孩食用,爺爺奶奶嘗一塊後讚不絕口,沈念便裝幾盒讓他們拿去送給鄰居們。另有套卡通模具,是要給許天玏小朋友做的。
最需下功夫的是燕窩月餅。燕窩是孫雅麗帶來給沈念補身子的,聽說她要弄成月餅,孫雅麗一萬個不捨得:「人家都是一天喝一小盅,你打算一口氣吃完啊?」
「不是自己吃,送朋友。」
孫雅麗猜是要送齊妙,倒不好說什麼,只叮囑她留一半,好歹別辜負老媽的心意。事實上,除了齊妙這位準媽媽兼小姑子,沈念最主要是送給於萍。
她剛做完第一療程化療,在家靜養。前兩天來石叔的花圃挑選不少貨回家,說是只想養多肉,結果來了就剎不住車,綠植、花卉買一大車。
沈念傍晚登門拜訪時,於萍正在陽台看書。於母來開的門,見是沈念忙熱情地招呼她進屋:「後天就過節了,你不回市里陪爸媽嗎?」
「他們回鎮上過。市里反正沒有親戚,不如呆在這邊熟悉熱鬧。」沈念把月餅盒子遞給於母:「我做的燕窩月餅,您嘗嘗。」
「還會做月餅呢?」於母驚奇道,「如今像你這樣賢惠的姑娘真不多見,我家閨女十指不沾陽春水,只會吃。她在陽台呢,自從弄個花園,見天的呆裡頭。」
從客廳的玻璃門望去,於萍穿件乳白色長款睡袍,披散著長捲髮,手托香腮翻書,縱使身後花團錦簇,卻統統因她黯淡了顏色。
沈念不禁想,我是女的見了都心動,哪個男人能抵擋得了此等美色?
她彎腰換拖鞋,於萍聽到動靜看過來,笑著把推拉門拽開:「這麼快!我忘了是在老家,以為朋友說來至少得一小時後能到呢。」
於母把月餅送過去讓她嘗,於萍拈起一塊送嘴裡,表情誇張地稱讚:「絕了,超好吃。怎麼做的也教教我?」
「你要學會送給翟總嗎?」
於萍佯裝不屑道:「送他幹嘛,我自己吃。」
聽於萍說沈念才知道化療的過程是怎樣的,在手臂血管扎針,用導管把藥物直接打到心臟。
「跟你家齊醫生給人做心臟微創介入手術差不多。經歷過那種痛苦,突然覺得不用化療的每一天都好幸福。」
世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沈念心知,她窮盡想像所能想到的痛,也不及於萍承受的十之一二。「熬過去就好了,你是最堅強噠。」
於母給兩人拿石榴吃,於萍嫌麻煩,讓她幫忙把石榴籽全剝到碗裡。於母假意抱怨:「就你難伺候,把媽媽當老媽子使喚。」
「哪天我不使喚您,您又該不習慣。」
於萍說,心態放平後,日子也沒那麼糟糕。「原來人活著並不需要太多金錢,以前賺得多,花得也多,生命耗費在本不必要的地方。」
「現在養花,讀書,在網上和朋友聊天,才發覺一天可以這麼漫長,能做好多事情。」
「樂觀地想,也算因禍得福了。」
第83章 美食手帳36
沈念出生在金秋九月,習慣過農曆生日。孫雅麗算算日子, 那天不巧要上班, 左右沒相差幾天,索性把中秋佳節和閨女生日合一塊過。
生日是小孩子才會翹首以待的, 女生但凡超過二十五歲,恨不得拿膠水將日月粘住, 讓它們不要交替才好。但這個生日,於沈念而言意義非凡。
在鄉下只要沒結婚, 不論多大歲數都能理直氣壯地從長輩手裡領壓歲錢, 結婚則意味著社會意義上的成人, 要獨立承擔起家庭的責任。
明年今日,她可就不是沈家的老閨女, 而是齊家的兒媳婦了。
中秋宴重在晚上那頓,午餐與平日裡並無不同。孫雅麗和婆婆從大清早就開始忙活, 雞、肉和蔬菜要事先處理乾淨, 男人們被派去菜市場買不宜存放的鮮活魚蝦。
多個不熟的人在,儘管有玏玏擱中間插科打諢,沈念仍有些拘束,齊妙自然看得出來,便對她說:「我挺好的,你回去吧,不是還要考試嘛。」
母子倆把她送下樓,許天玏千叮嚀萬囑咐:「下次把舅舅帶來,我想他了。」
齊妙捏捏兒子的胖臉:「你到底是想舅舅,還是想舅舅給你買玩具?」
許天玏憨厚地笑:「兩個都想。」
中秋小長假伊始,沈老師夫婦倆便載著車好酒好菜回鎮上。想想到明年這個時候,沈念已嫁為人婦,做閨女的最後一個中秋,自然要過得分外隆重些。
家宴的大菜有老媽和奶奶負責,沈念一早琢磨著要親自動手做冰皮月餅,模具、原材料皆已準備妥當,連包裝都網購到家,選的是中式復古的封口袋和禮盒。
北方小鎮的月餅,起初只有紅豆沙和五仁兩種口味。五仁因為口味過於奇葩,逐漸從市面上消失,替代它的是各種水果餡、蛋黃蓮蓉餡等南方口味。
沈念鍾愛紅豆沙,不加糖亦有種天然的甜味。月餅她打算做經典的三種餡:紅豆沙、綠豆沙和南瓜泥。紅豆、綠豆泡過一夜,放鍋里熬煮到軟爛,加適量豬油和白糖用大勺子壓成泥狀,餡便調製好了。
冰皮也不難,粘米粉、澄粉、糯米粉加牛奶、色拉油等調成漿上鍋蒸即可。冰皮外形多樣,冷藏後口感絕佳,是廚房小白也能輕鬆做出的美味。
晶瑩剔透的冰皮月餅最適合老人小孩食用,爺爺奶奶嘗一塊後讚不絕口,沈念便裝幾盒讓他們拿去送給鄰居們。另有套卡通模具,是要給許天玏小朋友做的。
最需下功夫的是燕窩月餅。燕窩是孫雅麗帶來給沈念補身子的,聽說她要弄成月餅,孫雅麗一萬個不捨得:「人家都是一天喝一小盅,你打算一口氣吃完啊?」
「不是自己吃,送朋友。」
孫雅麗猜是要送齊妙,倒不好說什麼,只叮囑她留一半,好歹別辜負老媽的心意。事實上,除了齊妙這位準媽媽兼小姑子,沈念最主要是送給於萍。
她剛做完第一療程化療,在家靜養。前兩天來石叔的花圃挑選不少貨回家,說是只想養多肉,結果來了就剎不住車,綠植、花卉買一大車。
沈念傍晚登門拜訪時,於萍正在陽台看書。於母來開的門,見是沈念忙熱情地招呼她進屋:「後天就過節了,你不回市里陪爸媽嗎?」
「他們回鎮上過。市里反正沒有親戚,不如呆在這邊熟悉熱鬧。」沈念把月餅盒子遞給於母:「我做的燕窩月餅,您嘗嘗。」
「還會做月餅呢?」於母驚奇道,「如今像你這樣賢惠的姑娘真不多見,我家閨女十指不沾陽春水,只會吃。她在陽台呢,自從弄個花園,見天的呆裡頭。」
從客廳的玻璃門望去,於萍穿件乳白色長款睡袍,披散著長捲髮,手托香腮翻書,縱使身後花團錦簇,卻統統因她黯淡了顏色。
沈念不禁想,我是女的見了都心動,哪個男人能抵擋得了此等美色?
她彎腰換拖鞋,於萍聽到動靜看過來,笑著把推拉門拽開:「這麼快!我忘了是在老家,以為朋友說來至少得一小時後能到呢。」
於母把月餅送過去讓她嘗,於萍拈起一塊送嘴裡,表情誇張地稱讚:「絕了,超好吃。怎麼做的也教教我?」
「你要學會送給翟總嗎?」
於萍佯裝不屑道:「送他幹嘛,我自己吃。」
聽於萍說沈念才知道化療的過程是怎樣的,在手臂血管扎針,用導管把藥物直接打到心臟。
「跟你家齊醫生給人做心臟微創介入手術差不多。經歷過那種痛苦,突然覺得不用化療的每一天都好幸福。」
世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沈念心知,她窮盡想像所能想到的痛,也不及於萍承受的十之一二。「熬過去就好了,你是最堅強噠。」
於母給兩人拿石榴吃,於萍嫌麻煩,讓她幫忙把石榴籽全剝到碗裡。於母假意抱怨:「就你難伺候,把媽媽當老媽子使喚。」
「哪天我不使喚您,您又該不習慣。」
於萍說,心態放平後,日子也沒那麼糟糕。「原來人活著並不需要太多金錢,以前賺得多,花得也多,生命耗費在本不必要的地方。」
「現在養花,讀書,在網上和朋友聊天,才發覺一天可以這麼漫長,能做好多事情。」
「樂觀地想,也算因禍得福了。」
第83章 美食手帳36
沈念出生在金秋九月,習慣過農曆生日。孫雅麗算算日子, 那天不巧要上班, 左右沒相差幾天,索性把中秋佳節和閨女生日合一塊過。
生日是小孩子才會翹首以待的, 女生但凡超過二十五歲,恨不得拿膠水將日月粘住, 讓它們不要交替才好。但這個生日,於沈念而言意義非凡。
在鄉下只要沒結婚, 不論多大歲數都能理直氣壯地從長輩手裡領壓歲錢, 結婚則意味著社會意義上的成人, 要獨立承擔起家庭的責任。
明年今日,她可就不是沈家的老閨女, 而是齊家的兒媳婦了。
中秋宴重在晚上那頓,午餐與平日裡並無不同。孫雅麗和婆婆從大清早就開始忙活, 雞、肉和蔬菜要事先處理乾淨, 男人們被派去菜市場買不宜存放的鮮活魚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