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太子若是想,在大面兒上總是能做得讓人挑不出錯來的,晉安帝笑了笑,也不叫他免禮,只開門見山地道:「太子可知今日朕召你過來是有何事?」

  季景辭知道定是西南戰事有了進展,不過他並不知道發生了何事,因為他已經有一段時日沒有收到沈懷的密信了,這也讓他擔憂不已。

  今日皇帝匆匆召他,必是西南有事,而且很可能是西南王沈懷——出事了。

  太子壓下心中不安,緩緩垂下了眼睫,「兒臣不知,還請父皇明示。」

  晉安帝拿起案上的摺子,示意內侍上前遞給太子,言簡意賅,「咳咳……你舅舅,出事了……」

  雖說已經有了心理準備,可是太子季景辭見到手中的戰報,還是心下大慟。

  西南王沈懷在與羌人的一場追擊戰中不慎被□□穿腹,墜馬重傷昏迷!

  又是穿腹,又是墜馬!傷情可想而知。

  晉安帝雖不滿沈家,見沈懷傷重如此,還是有些唏噓,「好在人還活著,只是現在不宜搬動,朕已經安排了最好的軍醫跟藥材,連夜送往西南邊陲,西南王為國征戰,先祖必佑,太子勿憂。」

  季景辭強定下心神,他知道,皇帝這時候召他,絕不會僅僅是告訴他消息這麼簡單。

  果然,他還未開口,就聽皇帝繼續道:「戰事膠著,三軍不可一日無帥,據說現在是副將沈易暫領軍務,沈易雖跟了西南王數年,到底身份難以服眾,朕打算派人去西南,暫時接替大將軍及監軍之職。」

  一口氣說了一長串,晉安帝有些喘,他不自覺清了清喉嚨。

  沈易其人,勇猛忠直有餘,智謀確實欠缺,但軍營哪裡差幾個心腹軍師了,皇帝如此,不過是想趁機讓自己人接管西南軍罷了。

  西南王為國征戰,受傷生死未卜,皇帝想的卻是爭權奪利,太子如墜冰窖,可是這不就是天家嗎?齊王被關了禁閉,太子的呼聲又高了起來,偏偏這時候西南王受重傷了……

  季景辭知道,皇帝這不是再跟他商量,而是試探,站在皇帝的位置,只要能有人替他守住西南就行,至於這個人是誰,那當然是他的人更好,偏偏沈家一直占著,這會兒有了名正言順的機會,他肯定不會放過。

  若是太子一力反對,那必然留下個為了保住舅家權利不管邊陲死活的昏沉形象,這不管是太子本人還是晉安帝都特別忌諱的。

  皇帝需要一個清明乾淨的太子,偏偏季景辭現在是離不得沈家的,不管是情感上還是出於自身利益考慮。

  季景辭腦子轉得飛快,先聽聽皇帝的打算再說,「敢問父皇可有合適的人選?」

  晉安帝詫異,太子難得在沈家的事情上沒有跟他爭執,到底是知道輕重的,他平和了一點,「朕打算從兵部抽派監軍,至於這大將軍一職,朕看丁斯年就不錯。」

  皇帝這是要安插心腹,可是沈家在西南經營這麼多年哪裡又是那麼好滲透的,季景辭這點自信還是有的,而且他相信沈懷在倒下前一定也有他的安排。

  他不打算爭這一時長短,不過有些事該爭取還是要爭取的,「父皇向來高瞻遠矚,丁將軍機敏善斷,兒臣亦覺得甚好。」

  太子的態度讓晉安帝爽了不少,在晉安帝眼裡,太子向來向著舅家,他作為皇帝,難免會有心結,擔心這江山以後到底姓季還是姓沈,甚至不惜培養齊王來打壓太子跟沈家。

  可是這次科舉,也不僅僅是科舉,還有齊王對姻親的態度,之前渝州的事也有他的影子,真的讓他很是失望,他不禁開始懷疑起自己的選擇。

  見皇帝臉色不錯,季景辭適時再度開口,「父皇,兒臣有個不情之請。」

  晉安帝臉沉了下來,「太子先說說看。」

  「舅舅一生戎馬,為國征戰,甚少享受父子人倫之樂,現在他危在旦夕,兒臣心有不忍,可否請父皇准許阿止去到西南照顧,也讓他盡一份孝心。」

  太子聲淚俱下,句句陳情,晉安帝有些猶豫,「可是沒有這種先例……先祖有規定,異姓王必得留人子……」

  「父皇,您派丁將軍跟監軍過去,西南軍臨陣換帥,肯定心有擔憂,若是阿止跟過去了,一則可以撫慰軍心,有利軍營團結,二則阿止到底是西南世子,可以幫助丁將軍更快了解西南軍。」

  其實這話是隱隱有暗示威脅的,晉安帝當然能聽出這話的言外之意,確實,沈家經營多年,太過強硬的安排只怕會激起反彈,皇帝希望接管西南軍,但並不希望西南出事,他有些動搖。

  季景辭知道自己現在必須要說服皇帝,這是他必須為沈家爭取的,他拉住了晉安帝的衣角,「現在舅舅人事不省,阿止只管跟著丁將軍跟監軍一起過去,若是舅舅有了好轉,再召回不遲,若是……若是有何不測,阿止承了王爵,也照樣是得留在西南封地的。」

  除了上次摔斷腿請求出宮,太子何曾這般求過他,況且沈越止同行確實是有好處。

  想起曾經意氣風發的沈家兄妹,晉安帝一時有些感慨,「既然如此,朕也不願太過無情,那就准你所請,讓阿止準備準備跟丁斯年一起上路吧。」

  只要沈越止去了西南,一切都還在掌控,太子放開了衣角,「兒臣謝父皇隆恩。」

  晉安帝看著低頭的太子,有些意味深長道:「倒也不必謝朕,你是太子,要謝也是沈家來謝。」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