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頁
章若華聞言,心頭是有氣的,「砰」地擱下了白玉盅。
但是一想到她是來替齊王求情的,她又忍了,拐著彎兒道:「是呀,咱們都變了。自生了阿喻,他愛吃甜食,臣妾便每每做吃食的時候愛加點糖,從前家貧,只能加點飴糖,後來便換成了蜂蜜,蔗糖,到現在,這細砂糖也還是他的最愛呢……」
說著,章皇后忍不住又掉了幾滴眼淚。
晉安帝伸手,替她擦了擦,有些失望:「你只是來替齊王求情的?」
章若華憂心兒子,哪裡還去管皇帝的話中話,只著急道:「陛下,阿喻自小就懂事聽話,這次也是一時糊塗才會……」
晉安帝冷冷打斷了她,「一時糊塗?咳咳……你可知他幹了什麼?」
「不管他做了什麼,臣妾知道他總有自己的道理的,他向來是個懂事的孩子……」
「朕說你才是糊塗!咳咳……」晉安帝看著自己心愛的女人,說不出來的失望。
「虧朕還讓你提點他,朕都明明白白的給他機會,只要他肯再增錄幾十名落榜學子,這事兒大家面上都過得去,他非要跟蕭元嵐沆瀣一氣,竟然來試探朕的底線,挑戰朕的權威,你說,是誰給他這麼大的膽子?!」
「朕可還沒把這江山交給他呢?!」
章皇后聞言,也不忍了,她一下子站了起來,「你只嘴上說要交給他,可你只把他拿來當靶子,什麼時候給過他真正的好處?他走哪一步不是靠著自己的爭取?」
晉安帝睜大了眼睛,有些難以置信,「當靶子?」
章皇后冷笑一聲,「可不是?!你朝里朝外表現得親近他,誇獎他,可是結果呢?你還是立別人做太子,你對他好,小小年紀為他封王,讓他成為沈家跟太子的眼中釘肉中刺,封地卻大部分仍舊握在你手上,我們母子,束手束腳,找人辦事都要看你的臉色,靠你的賞賜,這就是你所謂的好?」
見晉安帝張口想說什麼,章若華冷笑一聲,就知道他要說什麼,這些話這些年她都聽得耳朵都要起繭子了,什麼時候兌現過。
她不解氣的質問道:「你的話又有幾分可靠?你曾經說要娶的人是我,我大著肚子結果你轉頭就娶了沈曇,你說要為我們的孩子爭一個未來,結果你又立了沈曇的兒子做太子,你總是說太子念舅,你到底是想打掉太子還是只是想打掉沈家?還有好多好多這樣的事情,這些年難道你心裡沒個數?你說我們母子還敢相信你嗎?」
這些話她已經憋了很久了,其實還有更想問的,只是現在她仍有求於他,她還留有餘地,她的目的,不過是想激起皇帝的愧疚,普通的不行,她只能來劑猛藥。
「咳咳……原來這麼些年你們是如此想的?朕對你們好,咳咳……只是為了平衡太子跟沈家?」
章若華內心冷哧:呵呵,難道不是嗎?
不過面上她仍舊擠了幾滴清淚,似惱似悔道:「臣妾跟阿喻也不想這樣想,您就是我們的天,我們母子無權無勢全靠您護著,可是臣妾就算了,再多閒言碎語,不聽也就過去了,可是阿喻不一樣,他年輕氣盛,難免受到奸人挑撥,一時想不開走岔了也難說,您是他的君父,他打小就崇敬依賴您,他的性子,您還不清楚嗎?他怎麼會又怎麼敢挑釁您?」
齊王是他一手帶大的,他自認對他也算了解,否則不會一而再再而三的給他機會,犯下這樣的錯也不會僅僅是關禁閉那樣簡單。
可是就這樣,皇后還是不理解他,嫌他罰重了,不惜重提舊事跟他爭吵來讓他愧疚,要知道,有些往事多年來兩人都是儘量閉口不提的……
晉安帝說不出是失望多一些還是被揭穿的惱怒多一些,冷冷道:「皇后今日有些失態了,你先回去吧,這事兒朕會考慮的。」
章若華知道今日是談不下去了,不過他話沒說死,就還有磨的機會,她擦了擦眼角,毫不猶豫轉身退了出去。
第62章 做康復季景辭看在眼裡,害怕壓著她,……
科舉餘波還在,經大理寺審查,此事牽連甚廣,要說最大的贏家,不外是那些被重新取錄的士子以及以蔡項為首的通過科舉入仕的寒門官員。
其實還有在此次事件中完全隱形的東宮一系。
太子不僅兵不血刃,讓晉安帝跟齊王蕭家的暫時同盟離心離德,還讓東宮少詹事陳楠成功在寒門士子中站穩腳跟,逼得曾經以蔡項等言官為首的騎牆派親自站出來指責齊王名不正言不順。
這大晉,還有比太子更名正言順的人嗎?
經此一役,齊王被關禁閉,蕭家棄車保帥,暫時收斂,皇帝氣得舊疾復發。
這個冬天,甚是寒冷。
西苑來拜訪的人多了些,太子卻低調的閉門謝客,其他倒是一如既往。
墨柏枝一大清早便往臨風齋來,前幾日宋舟托她設計了一個特製的雙拐,今日剛做好,她便親自送過來了。
剛邁過壽山石橋,她隱隱約約聽見一些聲音,識趣的她便自覺停在了石橋下。
——是宋舟再陪太子殿下做康復。
這是這些日子臨風齋最常見到的風景,她是過來人,當然不會做什麼煞風景的事,這時候傻乎乎上去打擾。
宋舟一早替季景辭扎過針,這會兒正扶著他在院子裡慢慢走著,她不敢離他太遠,因為他腿長,卻使不出力,很容易摔倒,只能靠近了讓他拄著。
但是一想到她是來替齊王求情的,她又忍了,拐著彎兒道:「是呀,咱們都變了。自生了阿喻,他愛吃甜食,臣妾便每每做吃食的時候愛加點糖,從前家貧,只能加點飴糖,後來便換成了蜂蜜,蔗糖,到現在,這細砂糖也還是他的最愛呢……」
說著,章皇后忍不住又掉了幾滴眼淚。
晉安帝伸手,替她擦了擦,有些失望:「你只是來替齊王求情的?」
章若華憂心兒子,哪裡還去管皇帝的話中話,只著急道:「陛下,阿喻自小就懂事聽話,這次也是一時糊塗才會……」
晉安帝冷冷打斷了她,「一時糊塗?咳咳……你可知他幹了什麼?」
「不管他做了什麼,臣妾知道他總有自己的道理的,他向來是個懂事的孩子……」
「朕說你才是糊塗!咳咳……」晉安帝看著自己心愛的女人,說不出來的失望。
「虧朕還讓你提點他,朕都明明白白的給他機會,只要他肯再增錄幾十名落榜學子,這事兒大家面上都過得去,他非要跟蕭元嵐沆瀣一氣,竟然來試探朕的底線,挑戰朕的權威,你說,是誰給他這麼大的膽子?!」
「朕可還沒把這江山交給他呢?!」
章皇后聞言,也不忍了,她一下子站了起來,「你只嘴上說要交給他,可你只把他拿來當靶子,什麼時候給過他真正的好處?他走哪一步不是靠著自己的爭取?」
晉安帝睜大了眼睛,有些難以置信,「當靶子?」
章皇后冷笑一聲,「可不是?!你朝里朝外表現得親近他,誇獎他,可是結果呢?你還是立別人做太子,你對他好,小小年紀為他封王,讓他成為沈家跟太子的眼中釘肉中刺,封地卻大部分仍舊握在你手上,我們母子,束手束腳,找人辦事都要看你的臉色,靠你的賞賜,這就是你所謂的好?」
見晉安帝張口想說什麼,章若華冷笑一聲,就知道他要說什麼,這些話這些年她都聽得耳朵都要起繭子了,什麼時候兌現過。
她不解氣的質問道:「你的話又有幾分可靠?你曾經說要娶的人是我,我大著肚子結果你轉頭就娶了沈曇,你說要為我們的孩子爭一個未來,結果你又立了沈曇的兒子做太子,你總是說太子念舅,你到底是想打掉太子還是只是想打掉沈家?還有好多好多這樣的事情,這些年難道你心裡沒個數?你說我們母子還敢相信你嗎?」
這些話她已經憋了很久了,其實還有更想問的,只是現在她仍有求於他,她還留有餘地,她的目的,不過是想激起皇帝的愧疚,普通的不行,她只能來劑猛藥。
「咳咳……原來這麼些年你們是如此想的?朕對你們好,咳咳……只是為了平衡太子跟沈家?」
章若華內心冷哧:呵呵,難道不是嗎?
不過面上她仍舊擠了幾滴清淚,似惱似悔道:「臣妾跟阿喻也不想這樣想,您就是我們的天,我們母子無權無勢全靠您護著,可是臣妾就算了,再多閒言碎語,不聽也就過去了,可是阿喻不一樣,他年輕氣盛,難免受到奸人挑撥,一時想不開走岔了也難說,您是他的君父,他打小就崇敬依賴您,他的性子,您還不清楚嗎?他怎麼會又怎麼敢挑釁您?」
齊王是他一手帶大的,他自認對他也算了解,否則不會一而再再而三的給他機會,犯下這樣的錯也不會僅僅是關禁閉那樣簡單。
可是就這樣,皇后還是不理解他,嫌他罰重了,不惜重提舊事跟他爭吵來讓他愧疚,要知道,有些往事多年來兩人都是儘量閉口不提的……
晉安帝說不出是失望多一些還是被揭穿的惱怒多一些,冷冷道:「皇后今日有些失態了,你先回去吧,這事兒朕會考慮的。」
章若華知道今日是談不下去了,不過他話沒說死,就還有磨的機會,她擦了擦眼角,毫不猶豫轉身退了出去。
第62章 做康復季景辭看在眼裡,害怕壓著她,……
科舉餘波還在,經大理寺審查,此事牽連甚廣,要說最大的贏家,不外是那些被重新取錄的士子以及以蔡項為首的通過科舉入仕的寒門官員。
其實還有在此次事件中完全隱形的東宮一系。
太子不僅兵不血刃,讓晉安帝跟齊王蕭家的暫時同盟離心離德,還讓東宮少詹事陳楠成功在寒門士子中站穩腳跟,逼得曾經以蔡項等言官為首的騎牆派親自站出來指責齊王名不正言不順。
這大晉,還有比太子更名正言順的人嗎?
經此一役,齊王被關禁閉,蕭家棄車保帥,暫時收斂,皇帝氣得舊疾復發。
這個冬天,甚是寒冷。
西苑來拜訪的人多了些,太子卻低調的閉門謝客,其他倒是一如既往。
墨柏枝一大清早便往臨風齋來,前幾日宋舟托她設計了一個特製的雙拐,今日剛做好,她便親自送過來了。
剛邁過壽山石橋,她隱隱約約聽見一些聲音,識趣的她便自覺停在了石橋下。
——是宋舟再陪太子殿下做康復。
這是這些日子臨風齋最常見到的風景,她是過來人,當然不會做什麼煞風景的事,這時候傻乎乎上去打擾。
宋舟一早替季景辭扎過針,這會兒正扶著他在院子裡慢慢走著,她不敢離他太遠,因為他腿長,卻使不出力,很容易摔倒,只能靠近了讓他拄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