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天下短時間內再無大事,人間需要漫長的時間來修復這場人神大戰帶來的創傷,歸位的諸神也需要適應自己新的身份,肩負起天庭的責任。

  戰爭結束以後,耐著性子等天帝和元始天尊處理完後續事項,哪吒就撒丫子跑了,反正橫豎他是徹底閒下來了,短期內估計不會有什麼事找他。

  他一口氣跑回了青蓮芥子。

  將近二十年的封神之戰,磨礪了昔日少年不羈的心性。他的身體已經徹底長成,並永遠定格在了22歲少年的樣貌上。

  他站在青蓮芥子外,這方小世界感知到他的氣息,從他的血液里聞到了巨葉紅蓮和業火的味道,還有萬古之蓮放在他身上的神息,於是欣然地接受了他,敞開懷抱,迎接他的歸來。

  他露出一個意氣風發的笑容。

  自上次重傷回芥子內修養,算來已有16年,這些年他跟隨武王南征北戰,橫掃人間界,幾乎沒有半分喘息的機會,回天的事也只能被放在後面考慮。

  但他也沒什麼怕的,上次既然已經親口從她那裡求證,便說明一切努力終是可以看到希望的。封神戰時他沒有時間和精力做別的,現在戰爭結束,神族生命如此漫長,他有大把的時間和她耗。

  遵循著記憶里的方向,他一路來到芥子世界的中心,遠望到懸空的那座白色的仙宮,他頓了下腳步。

  滄海桑田,十數年就這樣過去了。

  他想到封神戰役結束的時候,他看著武王登基加冕。他站在封神眾將的前面,站位僅次於姜子牙,看那位人間帝王站在高處俯瞰下來,凡人跪拜,高呼天命真主。

  王后攜著諸王子站在另一側,看著武王英武的身姿出神。她身後,站著數位微小謹慎低頭的婦人,她們有幾個手裡還牽著小孩子,男女都有。

  那時候哪吒看看武王的家眷們,又抬頭看看高台上的姬發。

  當年他腳踩業火,手持金槍踏入西岐的營帳,尚還是心中驕橫,雖經歷兩次生死、但仍不知天高地厚的少年,身負師門厚望,又有幸得到巨葉紅蓮之祖三萬年的修為和神智,便自認為天下無雙,視凡世間的雞毛蒜皮如同塵埃,向來不耐。

  如今二十年轉瞬而過,歲月幾乎沒有給他帶來太多的變化,除了道體成熟,他看上去和昔日一般明烈如火。而征戰的這些年,姬發卻老了,周的王室又添了許多的新人。

  他忽然就很想回陳塘關看看,那個他降生的地方,那個曾經帶給他無盡的痛苦和黑暗,卻又在他生命里灑下火光的地方。

  武王登基之後,哪吒向他告別。姬發自知留不住他,嘆了口氣,微笑著目送這位紅蓮化身的不羈少年腳踩烈火,不含絲毫留戀地離開了朝歌。

  神族馭器,朝可行萬里,更何況哪吒的風火輪是天地至寶,和三味真火配合,威力更加強大,不過是從朝歌到陳塘關,幾乎轉瞬便已至。

  哪吒從天上落下來,他望向四周,勾起唇來一笑。

  這是他與敖丙相遇的那片海灘。

  此時武王已決定要遷都,整個殷商昔日屬地皆處於人口動盪之時。哪吒站在陳塘關的城樓上,注視著城內的百姓浩浩蕩蕩地背著行囊湧出城池,心中一時間說不出滋味來。

  他曾經如此痛恨過這片土地上的那些人,現在卻又如此悲憫地居高臨下俯視著他們。頭一次,那些高大的、面目可憎的男子和婦人在他眼裡變得弱小,他們臉上那種厭惡的、仇恨的凶戾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臉上擔驚受怕已久的憔悴和驚惶,一個個低著頭,袒露著的脆弱脖頸上滿是嶙峋的骨頭。

  已經結束的那場戰爭於天下蒼生來說都是一場浩劫。只不過他在浩劫中主宰了自己乃至萬人的生死,而這些人,都只是被人主宰的草芥。

  當年他們一個神色便仿佛能決定他的處境,他做盡了一切的嘗試想要他們一個認可的笑臉,可那麼難、那麼難,直到他肉身盡毀,僅靠著魔丸的魂魄在天地間獲得一絲的喘息,他們才醒悟了。醒悟了,也不過是終於可以公正地看待他一次,可他都死了,人死後的正義,該呈給誰看?

  他不原諒,又有誰求過他原諒?可如若原諒,又怎麼能對得起他死去的那條命?所幸他是神,神都是慈悲的,所以沒有人會問他原不原諒,他們都默認這段前塵已經過去了,既然過去了,神與凡人,便該各走各的路。他是天命聖人,他們是碌碌蒼生,他們不值得他再看一眼。同門這樣勸他,天尊這樣勸他,武王似乎也是這麼認為的,他雖也是凡人,但卻是天命真主,於草芥來說,自然是天與地的差別。

  他的父兄都未再踏足過這裡。這些年的征戰耗費了他們太多的心神,再說殷夫人已死,他們家一門父子四位尊神,唯獨只有她一個女人到最後也只是一介凡人,經生老,終病死,既然伊人已逝,陳塘關的舊事,也理應隨著殷商的隕落而消逝。

  到底為什麼,他放不下?理應對這座城池恨得最深的人,到頭來,卻是最無法放下的人。

  暮煙四起,下面的百姓支撐著身體蹣跚地邁步,神色麻木,像一具已經失去了骨肉靈魂的骷髏。

  當年那個小魔丸,那個雞飛狗跳的陳塘關,那鬱鬱蔥蔥的樹林,那充滿忙碌海戶的東海灘,那支著拐杖乖張固執的老匹夫,那逃不過庸碌七情六慾心中充滿偏見的百姓,大概早就在他們的記憶里化作飛煙,被塗炭的狼煙吹滅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