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消息傳的飛快,沒多久整個大褚都知道,今年的新科狀元居然?只有十六歲!

  一時間,陳思遠的消息被爭相打探。

  什麼?新科狀元是?金山書?院出來?的?

  竟然?是?王妃的親弟弟?還是?大褚有史以來?最?小的狀元郎?

  這還能忍?不趕緊扒上金大腿?

  雪花般飄來?的拜帖讓陳思遠頭痛,他本就不擅長處理這些複雜的人際關?系,這下是?一個頭兩個大。

  還是?徐喜幫他篩選了一些人,這才有時間去處理人際關?系。

  岑橋送來?了一株巨大的珊瑚作為賀禮,本人也親自上門拜訪。除此之外,陳思遠還見到了老熟人——任文亓,他本是?平安城縣令,三皇子事件之後,京城大洗牌,他的事情也被調查清楚,重新回?到了大理寺,如今也是?小有權利。

  明明是?個前輩,任文亓對?陳思遠很是?客氣:「沒有想到當年的稚童如今也是?狀元了。」

  因?著平安城那些事,陳思遠也並?不討厭這位任大人,二人保持了良好?的交往關?系。

  徐喜得了探花,心裡?很是?酸澀,想到當時自己?還大放厥詞的說十六歲的榜眼,結果自己?不還是?個二十六的探花麼?

  就很尷尬。

  陳思遠入了翰林院,他是?王妃的親弟弟,又是?新科狀元,背景強硬,風頭無兩。誰都沒想到在翰林院三年後,他會主動申請流轉。

  這是?近幾年朝廷改革的新職位,會派京官去缺人的地方上輪值,等到一定年限再回?來?。

  但官場如戰場,瞬息萬變,下到偏遠地方,過幾年再回?來?早已沒有容身之處了。

  眾人不解,有人慶幸、有人可惜,有人等著看笑話。

  陳亦芃卻表示了大力支持。

  陳思遠最?終還是?告別?京城,踏上了陌生的土地。

  他來?到的地方在江河下游,名叫羊城,這裡?泥土流失,耕地很小,百姓多困頓窮苦,前幾個月縣官在治水時被泥沙捲走,整個城便處在了無人管理的狀態。

  陳思遠來?的時候這裡?治安混亂,就差沒有霸占官府了。

  他先是?大力肅清官府腐敗,敢於任用?平民百姓中的有才之人,確保政令上行下達,政策落實民眾。之後研究羊城困境,結合當地氣候,讓百姓種植麻竹,一來?固定了沙土,減少水土流失,二來?竹子可以做成工藝品或編制材料,帶動經濟發展,竹筍也可以食用?,解決很少一部分食物?問題。

  後來?陳思遠在一處沙石林立的貧瘠之地上發現了稀有礦石,宣文帝龍顏大悅,撥款給羊城解決當下之難。

  陳思遠又用?這些錢大力扶貧,讓百姓都過上好?日子。

  他當政幾年以來?,羊城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原本的貧困依然?不復存在,這讓曾經那些看他笑話的人紛紛閉了嘴,他們知道,一旦任期滿,再回?到京城時,絕對?會引起軒然?大波。

  果然?,五年之後陳思遠一回?京就直接入了內閣!

  他才二十四歲!

  然?而鐵打的政績讓質疑的人紛紛閉嘴。

  笑話,你行你上唄!

  後來?,陳思遠官拜宰相時,新帝問他,當年為何要去羊城,明明憑他的能力,在翰林院也可安穩上位。

  陳思遠目光放空,回?到了很多年前。

  他曾問過陳亦芃類似的話語。

  「為官者,為國為民乃是?天經地義。」沒有那麼多為什麼。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全文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