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頁
章貴妃心下稍安,嘆了聲,「這些我都知道,可皇上要抬舉誰,還不是一句話的事!」
襄陽侯夫人搖搖頭,「皇儲關乎社稷安危,不是喜歡不喜歡就能定的,衛堯臣連四書都沒念過,更別提為君之道,安國之策,就是把江山交給他也坐不穩。」
「況且皇上太急了,只憑一塊玉佩,三五個人的證詞,就定了他皇子的身份。皇家血脈何等重要,如此草率,做個閒散王爺倒沒什麼,若是繼承大統,恐怕難以服眾。」
襄陽侯夫人苦口婆心道:「侯爺說,請娘娘千萬克制住,決不能在皇上面前露出半點不滿,更不能給九皇子下絆子。九皇子這人在經商上有些才幹,用好了,不失為小十三的一個助力。」
章貴妃緩緩吁出口氣,「我聽大哥的就是了。大嫂,十三也不小了,親事不能再耽擱,我瞅著二房的麗沅不錯,趕明兒我請皇上賜婚,早些把親事辦了。」
襄陽侯夫人剛剛放下的心又提了起來,苦笑道:「還真讓侯爺給料准了!」
章貴妃睜大雙眼。
「這門親不成。」襄陽侯夫人斬釘截鐵地說,「章家已經出了一個貴妃,而且很有可能是未來的太后,足夠了,不能再出一個皇后!」
「為什麼?」
「本朝創立一百多年,到現在開國公侯還剩幾個?章家一直屹立不倒,靠的就是三個字:知進退。」
襄陽侯夫人聲音低低的,「哪個皇帝都不能容忍外戚過於強大,麗沅做十三皇子妃,章家必定為皇上所猜忌,也會影響小十三的聖眷。」
「再者,親娘姓章,媳婦也姓章,兒子有可能也和章家結親……這江山到底是姓衛,還是姓章?小十三心裡能舒服?若他喜歡麗沅倒有的商量,可他根本沒這個意思,反倒弄得母子離心!」
「所以娘娘還是打消這個念頭吧,只要您在,還愁護不了章家周全?只和皇上提一提,請皇上定十三皇子妃的人選。」
章貴妃鼻子隱隱發酸,「辛苦哥哥嫂嫂為我謀劃,我不提這事了……唉,我定要給麗沅找個如意郎君!」
襄陽侯夫人笑道:「我瞧著吳中蘇家的公子不錯,等我探探謝夫人的口風,若是他家也有意,免不了求道賜婚的旨意。」
正說著話,十三皇子來了,進門便笑:「今兒個乾清宮可真熱鬧,在京城的皇室宗親都來了,父皇牽著九哥的手,一個一個認親。九哥私下和我牢騷,沒想到人這樣多,認得他頭暈眼花的,還不如看帳算帳簡單!」
三人笑了一陣,十三皇子又道:「皇后宣九嫂進宮,這會兒想必已經到了。皇后似乎看九嫂不太順眼,成親的時候就給她沒臉,九哥擔心九嫂吃虧,想請母妃去看看,如果勢頭不對,就想個法兒把人帶出來。」
章貴妃細長的眉毛輕輕一挑,「這個九皇子有點意思……反正給皇后添堵我最在行,你叫他放心,準保把人全須全尾地還給他。」
剛過申時,正是一日當中最熱的時辰,大太陽好像一團熾熱燃燒的火球一樣在晴空中緩緩移動著,曬得坤寧宮宮門前的空場上一片蒸騰,連空氣都有些變形了。
夏嬤嬤跪在那裡,臉色漲紅,嘴唇發白,汗珠子小河似的往下淌,身形搖搖欲墜,忽「咚」一聲栽倒在地。
一個內宦從宮門後探出頭看了下,飛快向內報信去了。
會客的堂房裡擺了幾盆冰,每盆冰後面都有兩個宮婢打著扇,那風帶著絲絲涼意,一下一下的,既不太快,也不太慢,徐徐拂過,叫人愜意得不得了。
姚皇后端坐在寶座上,臉上笑吟吟的,看上去十分和氣,「都是那刁奴從中生事,打量著姜家有錢,就想刮油水。這老東西,平時也沒少見好東西,怎的眼皮子這樣淺!」
姜蟬坐在下面的瓷墩,聞言只是淺淺地笑,並沒有順著皇后的意誠惶誠恐說都是誤會,更不要提給夏嬤嬤求情了。
屋裡頓時靜了下來,氣氛變得微妙。
姚皇后慢慢吃了口茶,清脆的瓷器磕碰聲顯得尤為刺耳,打扇的一個小宮婢甚至忍不住哆嗦了下,而姜蟬仍是波瀾不驚的樣子。
「九皇子認祖歸宗,總算正了名分,可是皇上沒提到你。」姚皇后笑意淡了,眼中帶了絲上位者特有的憐憫,「唉,到底是小門小戶,本是正頭夫妻,現在卻名不正言不順,可憐見的。」
這回姜蟬不打算沉默了,莞爾一笑,「沒事,小九說給我請封,他拍著胸脯給我保證的。」
姚皇后語氣一滯,這人怎麼聽不懂話?遂臉色不似方才那般和煦了,「請封什麼?所有皇子妃都是皇上賜婚,選的是嫻雅端莊的世家女,便是側妃侍妾,也斷沒有商戶女的先例。」
姜蟬掩口,小小的驚呼了一聲。
姚皇后終於氣順了點,「本宮在皇上面前替你求情,念你們相識於微末,姜家也為朝廷出過力,你雖然出身不好,少些禮數,但好好教導一番,或許能勉強不丟天家的臉面——這才勸住了皇上。」
話說到這裡,姜蟬不好繼續裝聾作啞,起身道了謝。
姚皇后算看出來了,這人就是推一推,動一動,不推不動彈的主兒!也不藏著掖著了,直接了當說:「既然皇上把你交給了我,那從今兒起,你就在坤寧宮住著,什麼時候禮儀規矩學好了,什麼時候再回去。」
襄陽侯夫人搖搖頭,「皇儲關乎社稷安危,不是喜歡不喜歡就能定的,衛堯臣連四書都沒念過,更別提為君之道,安國之策,就是把江山交給他也坐不穩。」
「況且皇上太急了,只憑一塊玉佩,三五個人的證詞,就定了他皇子的身份。皇家血脈何等重要,如此草率,做個閒散王爺倒沒什麼,若是繼承大統,恐怕難以服眾。」
襄陽侯夫人苦口婆心道:「侯爺說,請娘娘千萬克制住,決不能在皇上面前露出半點不滿,更不能給九皇子下絆子。九皇子這人在經商上有些才幹,用好了,不失為小十三的一個助力。」
章貴妃緩緩吁出口氣,「我聽大哥的就是了。大嫂,十三也不小了,親事不能再耽擱,我瞅著二房的麗沅不錯,趕明兒我請皇上賜婚,早些把親事辦了。」
襄陽侯夫人剛剛放下的心又提了起來,苦笑道:「還真讓侯爺給料准了!」
章貴妃睜大雙眼。
「這門親不成。」襄陽侯夫人斬釘截鐵地說,「章家已經出了一個貴妃,而且很有可能是未來的太后,足夠了,不能再出一個皇后!」
「為什麼?」
「本朝創立一百多年,到現在開國公侯還剩幾個?章家一直屹立不倒,靠的就是三個字:知進退。」
襄陽侯夫人聲音低低的,「哪個皇帝都不能容忍外戚過於強大,麗沅做十三皇子妃,章家必定為皇上所猜忌,也會影響小十三的聖眷。」
「再者,親娘姓章,媳婦也姓章,兒子有可能也和章家結親……這江山到底是姓衛,還是姓章?小十三心裡能舒服?若他喜歡麗沅倒有的商量,可他根本沒這個意思,反倒弄得母子離心!」
「所以娘娘還是打消這個念頭吧,只要您在,還愁護不了章家周全?只和皇上提一提,請皇上定十三皇子妃的人選。」
章貴妃鼻子隱隱發酸,「辛苦哥哥嫂嫂為我謀劃,我不提這事了……唉,我定要給麗沅找個如意郎君!」
襄陽侯夫人笑道:「我瞧著吳中蘇家的公子不錯,等我探探謝夫人的口風,若是他家也有意,免不了求道賜婚的旨意。」
正說著話,十三皇子來了,進門便笑:「今兒個乾清宮可真熱鬧,在京城的皇室宗親都來了,父皇牽著九哥的手,一個一個認親。九哥私下和我牢騷,沒想到人這樣多,認得他頭暈眼花的,還不如看帳算帳簡單!」
三人笑了一陣,十三皇子又道:「皇后宣九嫂進宮,這會兒想必已經到了。皇后似乎看九嫂不太順眼,成親的時候就給她沒臉,九哥擔心九嫂吃虧,想請母妃去看看,如果勢頭不對,就想個法兒把人帶出來。」
章貴妃細長的眉毛輕輕一挑,「這個九皇子有點意思……反正給皇后添堵我最在行,你叫他放心,準保把人全須全尾地還給他。」
剛過申時,正是一日當中最熱的時辰,大太陽好像一團熾熱燃燒的火球一樣在晴空中緩緩移動著,曬得坤寧宮宮門前的空場上一片蒸騰,連空氣都有些變形了。
夏嬤嬤跪在那裡,臉色漲紅,嘴唇發白,汗珠子小河似的往下淌,身形搖搖欲墜,忽「咚」一聲栽倒在地。
一個內宦從宮門後探出頭看了下,飛快向內報信去了。
會客的堂房裡擺了幾盆冰,每盆冰後面都有兩個宮婢打著扇,那風帶著絲絲涼意,一下一下的,既不太快,也不太慢,徐徐拂過,叫人愜意得不得了。
姚皇后端坐在寶座上,臉上笑吟吟的,看上去十分和氣,「都是那刁奴從中生事,打量著姜家有錢,就想刮油水。這老東西,平時也沒少見好東西,怎的眼皮子這樣淺!」
姜蟬坐在下面的瓷墩,聞言只是淺淺地笑,並沒有順著皇后的意誠惶誠恐說都是誤會,更不要提給夏嬤嬤求情了。
屋裡頓時靜了下來,氣氛變得微妙。
姚皇后慢慢吃了口茶,清脆的瓷器磕碰聲顯得尤為刺耳,打扇的一個小宮婢甚至忍不住哆嗦了下,而姜蟬仍是波瀾不驚的樣子。
「九皇子認祖歸宗,總算正了名分,可是皇上沒提到你。」姚皇后笑意淡了,眼中帶了絲上位者特有的憐憫,「唉,到底是小門小戶,本是正頭夫妻,現在卻名不正言不順,可憐見的。」
這回姜蟬不打算沉默了,莞爾一笑,「沒事,小九說給我請封,他拍著胸脯給我保證的。」
姚皇后語氣一滯,這人怎麼聽不懂話?遂臉色不似方才那般和煦了,「請封什麼?所有皇子妃都是皇上賜婚,選的是嫻雅端莊的世家女,便是側妃侍妾,也斷沒有商戶女的先例。」
姜蟬掩口,小小的驚呼了一聲。
姚皇后終於氣順了點,「本宮在皇上面前替你求情,念你們相識於微末,姜家也為朝廷出過力,你雖然出身不好,少些禮數,但好好教導一番,或許能勉強不丟天家的臉面——這才勸住了皇上。」
話說到這裡,姜蟬不好繼續裝聾作啞,起身道了謝。
姚皇后算看出來了,這人就是推一推,動一動,不推不動彈的主兒!也不藏著掖著了,直接了當說:「既然皇上把你交給了我,那從今兒起,你就在坤寧宮住著,什麼時候禮儀規矩學好了,什麼時候再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