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頁
陸鐸小心翼翼雙手捧著,仔細看了後,轉呈給薛峰,「薛大人,你看……」
薛峰細細問了一番玉佩的來歷,然衛堯臣知道的也不多,小林氏瘋瘋癲癲的,帶過來問詢也不大可能。
無法,薛峰只得說:「此事涉及皇嗣,關係重大,須先稟報皇上,等旨意下來再做打算。期間,此塊玉佩暫由本官代為保管,衛堯臣,你可同意?」
他的為人衛堯臣自是信得過的,且心裡也明白,陸鐸之所以在這個時候突然拋出他的身世,肯定是皇上的意思——薛峰性情剛毅,絕不會被人左右,由他來證實自己的身份,比別人更有說服力。
因道:「有勞薛大人,我也想知道我爹到底是誰……」
說著說著,他饒有興趣看了看地上的李忠,「如果我真是龍子鳳孫,也不知道那些害過我的人知道了會怎麼樣!」
李忠嚇得篩糠似地抖,渾身縮成一團,待接觸到衛堯臣的目光,當即兩眼一翻,這回是徹底的昏死過去。
因有上頭的授意,從大堂出來,陸鐸馬上就到處宣揚,於是一日未過,連胡同口閒磕牙的大爺大嬸們都知道昌盛布鋪掌柜的是流落民間的皇子了!
老百姓是看個熱鬧,以為又是一出皇上微服私訪,因緣機巧之下,和哪家閨秀的那麼一段風流韻事。
朝臣們卻不敢這樣想,瞞報軍情案、哄抬棉價案,還有李忠貪墨案,都與衛堯臣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眼下正值審訊關鍵時刻,早不來晚不來,偏偏在這個時候爆出衛堯臣的身世,由不得他們不多想。
有猜測衛堯臣是推出來替十三皇子擋槍口的。現在站出來,江浙南直隸那邊的官兒,還有李家派系的仇恨和怨懟都集中在他身上,十三皇子辦完李忠等人,再把衛堯臣推出去平息事態,不至於弄得君臣離心。
這人是不是真皇子還兩說!
有猜測這是皇上留的後招。幾個皇子當中唯有十三皇子可勘用,但他的外家過於強大,宣府一役,襄陽侯在軍中的威望又上一層,且章貴妃在宮裡獨寵已久,連皇后都不得不避其鋒芒。
在朝中也好,在民間也好,十三皇子的名聲威望都不差,頗有點振臂一呼,應者雲集的架勢。若他日不安於臣位,想要提前……皇上豈能不起戒心?
那麼衛堯臣便是制約十三皇子的最好棋子。
一時間眾說紛紜,在五花八門的猜想中,景元帝下旨了,玉佩是真的,召衛堯臣並小林氏進宮。
姜蟬不放心,邊替他整理衣服,邊囑咐道:「我知道你對皇上心存不滿,但當年的事誰也不清楚,或許他有什麼難以出口的隱情呢?再者他是皇上,你的榮辱生殺都決於他一念之中,萬不可只顧賭氣,平白惹禍。」
衛堯臣笑道:「知道啦!就算我不為自己著想,也得為咱們一家子著想,我還要和你好好過日子呢!」
「還有……」姜蟬手停頓了下,慢慢道,「如果他不認,咱也別多分辯,宮裡的事最是複雜多變,咱們能離多遠就多遠。反正掙的錢咱三輩子也花不完,以後回真定過咱的小日子,多好。」
衛堯臣低頭溫柔一笑,「嗯,我記下了,你放心,我只想弄明白我的身世,知道我的生母是誰,什麼權勢爵位的,可有可無的東西罷了。」
傳旨的太監在外頭輕聲道:「時辰不早,請略快著些,皇上還在宮裡頭等著吶。」
「這就來了。」衛堯臣應了聲,用力握了下姜蟬的手,在她腮邊淺淺一啄,「等我回家。」
那邊小林氏也連夜從真定接了回來,早已收拾利索,由二丫扶著上了轎子。於是侍衛宮人們簇擁著那頂大轎子,慢慢地走遠了。
姜蟬立在門口,怔怔望著街巷的盡頭,樹上的蟬聲聒噪地送入她的耳朵里,擾得她的心愈加煩悶不已。
金繡用力拍拍自己的臉,「小姐,我現在腦子還暈乎乎的,姑爺竟然是皇子!」
姜蟬扯扯嘴角,沒接話。
金繡看出她心情不暢,不明白,也不敢問,只變著法兒地逗她,臉上的表情十分誇張,「姑爺這一去,等再回來,你就是皇子妃啦!好傢夥,什麼李太太劉夫人,見了你都得下跪請安。」
姜蟬搖頭笑了笑,壓低聲音,「沒那麼簡單,成親時你看那黃嬤嬤挑剔的嘴臉,皇子妃不是好當的。」
金繡忙安慰道:「可司大總管很和氣,都說他的態度就是皇上的態度,也就是說皇上很喜歡姑爺小姐,說不定一會兒冊封的旨意就下來啦!」
姜蟬深吸口氣,一股腦壓下所有的心事,轉而笑道:「我看還是趕緊收拾出來母親的房間,依她的脾氣肯定坐不住,保准後晌就到。」
果然,蠟白的太陽剛偏西,姜如玉就到了,一進門就問怎麼回事。
姜蟬一攤手,「我也不知道,你家姑爺進宮大半日了,張三張四一直在宮門口守著,現在什麼消息都沒有。」
姜如玉擔憂地望著女兒,「他出身這樣高貴,別的我不擔心,就怕你們……唉,我也不想他入贅咱家了,只要這門親事還在就成。」
「即便是皇上皇后,也不能不講理,三書六禮都有的,他們能怎樣?」姜蟬不以為然。
「話雖如此,可姑爺要是……」姜如玉吞下後半句,委婉提醒女兒,「還是早做打算的好。」
姜蟬笑笑:「他不會。」
薛峰細細問了一番玉佩的來歷,然衛堯臣知道的也不多,小林氏瘋瘋癲癲的,帶過來問詢也不大可能。
無法,薛峰只得說:「此事涉及皇嗣,關係重大,須先稟報皇上,等旨意下來再做打算。期間,此塊玉佩暫由本官代為保管,衛堯臣,你可同意?」
他的為人衛堯臣自是信得過的,且心裡也明白,陸鐸之所以在這個時候突然拋出他的身世,肯定是皇上的意思——薛峰性情剛毅,絕不會被人左右,由他來證實自己的身份,比別人更有說服力。
因道:「有勞薛大人,我也想知道我爹到底是誰……」
說著說著,他饒有興趣看了看地上的李忠,「如果我真是龍子鳳孫,也不知道那些害過我的人知道了會怎麼樣!」
李忠嚇得篩糠似地抖,渾身縮成一團,待接觸到衛堯臣的目光,當即兩眼一翻,這回是徹底的昏死過去。
因有上頭的授意,從大堂出來,陸鐸馬上就到處宣揚,於是一日未過,連胡同口閒磕牙的大爺大嬸們都知道昌盛布鋪掌柜的是流落民間的皇子了!
老百姓是看個熱鬧,以為又是一出皇上微服私訪,因緣機巧之下,和哪家閨秀的那麼一段風流韻事。
朝臣們卻不敢這樣想,瞞報軍情案、哄抬棉價案,還有李忠貪墨案,都與衛堯臣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眼下正值審訊關鍵時刻,早不來晚不來,偏偏在這個時候爆出衛堯臣的身世,由不得他們不多想。
有猜測衛堯臣是推出來替十三皇子擋槍口的。現在站出來,江浙南直隸那邊的官兒,還有李家派系的仇恨和怨懟都集中在他身上,十三皇子辦完李忠等人,再把衛堯臣推出去平息事態,不至於弄得君臣離心。
這人是不是真皇子還兩說!
有猜測這是皇上留的後招。幾個皇子當中唯有十三皇子可勘用,但他的外家過於強大,宣府一役,襄陽侯在軍中的威望又上一層,且章貴妃在宮裡獨寵已久,連皇后都不得不避其鋒芒。
在朝中也好,在民間也好,十三皇子的名聲威望都不差,頗有點振臂一呼,應者雲集的架勢。若他日不安於臣位,想要提前……皇上豈能不起戒心?
那麼衛堯臣便是制約十三皇子的最好棋子。
一時間眾說紛紜,在五花八門的猜想中,景元帝下旨了,玉佩是真的,召衛堯臣並小林氏進宮。
姜蟬不放心,邊替他整理衣服,邊囑咐道:「我知道你對皇上心存不滿,但當年的事誰也不清楚,或許他有什麼難以出口的隱情呢?再者他是皇上,你的榮辱生殺都決於他一念之中,萬不可只顧賭氣,平白惹禍。」
衛堯臣笑道:「知道啦!就算我不為自己著想,也得為咱們一家子著想,我還要和你好好過日子呢!」
「還有……」姜蟬手停頓了下,慢慢道,「如果他不認,咱也別多分辯,宮裡的事最是複雜多變,咱們能離多遠就多遠。反正掙的錢咱三輩子也花不完,以後回真定過咱的小日子,多好。」
衛堯臣低頭溫柔一笑,「嗯,我記下了,你放心,我只想弄明白我的身世,知道我的生母是誰,什麼權勢爵位的,可有可無的東西罷了。」
傳旨的太監在外頭輕聲道:「時辰不早,請略快著些,皇上還在宮裡頭等著吶。」
「這就來了。」衛堯臣應了聲,用力握了下姜蟬的手,在她腮邊淺淺一啄,「等我回家。」
那邊小林氏也連夜從真定接了回來,早已收拾利索,由二丫扶著上了轎子。於是侍衛宮人們簇擁著那頂大轎子,慢慢地走遠了。
姜蟬立在門口,怔怔望著街巷的盡頭,樹上的蟬聲聒噪地送入她的耳朵里,擾得她的心愈加煩悶不已。
金繡用力拍拍自己的臉,「小姐,我現在腦子還暈乎乎的,姑爺竟然是皇子!」
姜蟬扯扯嘴角,沒接話。
金繡看出她心情不暢,不明白,也不敢問,只變著法兒地逗她,臉上的表情十分誇張,「姑爺這一去,等再回來,你就是皇子妃啦!好傢夥,什麼李太太劉夫人,見了你都得下跪請安。」
姜蟬搖頭笑了笑,壓低聲音,「沒那麼簡單,成親時你看那黃嬤嬤挑剔的嘴臉,皇子妃不是好當的。」
金繡忙安慰道:「可司大總管很和氣,都說他的態度就是皇上的態度,也就是說皇上很喜歡姑爺小姐,說不定一會兒冊封的旨意就下來啦!」
姜蟬深吸口氣,一股腦壓下所有的心事,轉而笑道:「我看還是趕緊收拾出來母親的房間,依她的脾氣肯定坐不住,保准後晌就到。」
果然,蠟白的太陽剛偏西,姜如玉就到了,一進門就問怎麼回事。
姜蟬一攤手,「我也不知道,你家姑爺進宮大半日了,張三張四一直在宮門口守著,現在什麼消息都沒有。」
姜如玉擔憂地望著女兒,「他出身這樣高貴,別的我不擔心,就怕你們……唉,我也不想他入贅咱家了,只要這門親事還在就成。」
「即便是皇上皇后,也不能不講理,三書六禮都有的,他們能怎樣?」姜蟬不以為然。
「話雖如此,可姑爺要是……」姜如玉吞下後半句,委婉提醒女兒,「還是早做打算的好。」
姜蟬笑笑:「他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