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頁
怎麼說老何也是給他幫了大忙,顧德山想著該給些什麼作為回報。他自己的本事不大,也不能給老何他最想要的,比如孩子的工作之類的,但是一些錢還是能夠的。
比如,下一次的人參價錢上,再多抽一點兒給老何得了。
「別的好處先不說了,把你家釀的果酒給我送兩壇唄,上回我帶著你嫂子去喝過之後,她在家一直念叨,我都聽煩了。」當然了,他自己也是挺饞的,一想到那味兒,就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顧德山倒是沒想到自己請的那頓飯拿出來的不怎麼起眼的桑葚酒楊梅酒能有這樣的功效,笑著把布巾遞給老何,示意他擦手,釣了一會兒胃口後,才坦然道:「成,給你送兩壇,一罈子楊梅酒,一罈子桑葚酒。雖然都是去年的存貨,但這東西也不怕放的。等過段時間桑葚下來了,再給你送兩壇去。」
至於楊梅,還真就有得等了。
老何反正不挑,能先得兩壇已經是很不容易了,要知道現在買啥都要票,這果子好好找找也不是沒有,難的是那酒。就他現在的經濟情況,別說酒了,原本偶爾還抽一抽的煙都給戒了。
買房子這麼大的事兒,顧德山當然沒有瞞著董美華,他看完房子回去就在飯桌上說了這事兒。雙胞胎懵懵懂懂,老實坐著,拿著小勺往自己的嘴裡送蛋羹,時不時接受來著娘和哥哥的投喂,看著對面的爹爹不停講話,卻並沒有聽懂的樣子。
顧小寶倒是明白了,顧德山稍微一講,他就想起來那房子,隱約記得去找劉曉琪的時候曾經見到過,不過印象不怎麼深了,「籬笆上掛滿了牽牛花的那家嘛?」他想了許久,才記得這麼一個點兒,問顧德山道:「爹爹你錢夠嘛?」
聽他的描述,這房子該是挺貴的才對。眼下家裡的人參還未到能夠採摘的時候,可不得直接給錢,就他們家這些年的積攢,不是顧小寶悲觀,估摸著是真沒多少。
董美華稍微盤算了一下,說出了個讓大家都挺驚訝的數字,「有一千差不多了。」這些錢倒也不全是靠著顧德山攢下來的,畢竟他的工資就那麼些,每個月還得孝敬這個幫助那個的,而且村子裡頭的人情來往,不都得花錢。
除了賣人參的抽成,大部分是來自先前的糊火柴盒那活兒的抽成,菌菇包的抽成以及果樹的錢。畢竟那個小山坳是顧小寶給整出來的,裡頭的果樹可都是品質不錯的苗子,拿錢換能下蛋的母雞,村長不傻,顧家村的其他人也不傻,都樂意得很。
可別說什麼都是大家的財產,那要都這樣的,顧家村也別想再繼續發展了。
「夠嘛?」顧小寶看著他爹,想了想自己存在介子空間裡頭的錢,「不夠我還有呢,好像也有一千多。」他沒數過,不過顧小寶一點兒也不著急,如果錢不夠的話,他還存著好些金銀珠寶呢,換一換,總能換到錢湊手為止。
顧德山往嘴裡扒了一口飯,左右看看,顧小寶和董美華都盯著自己看,笑著說道:「沒事兒,錢應該是夠的,那家人也不缺錢,估摸著是想定下來家裡的人參,要知道,好東西是可遇不可求的。」
那家的老太太這麼大歲數了,按照老何的說法,那找自己買參的也年紀不小,既然都看到效果了,自然會想要留著一些壓箱底。好藥是能救命的,無論是自家備著還是往外送人,那都是很體面很拿得出手的東西。
聽到這話,不管是顧小寶還是董美華都忍不住鬆了口氣。要知道,經過擴建,現在家裡的人參地可是種著近十顆人參,就等著時間到了往外挖。
顧小寶跟著老孫學了不少的本事,炮製人參就是第一課,到時候簡單處理了,拿人參抵了房子似乎也挺不錯的。
一想到房子很快就要到手了,顧小寶忍不住咧了咧嘴,現在這屋子實在是小得很,平時別說是帶人回來玩兒了,就是在家的時候,他都更樂意往外跑。唯一值得安慰的大概就是,附近都是這樣的人家,大家窮得差不多,攀比的情況就少很多。
鎮上的小學跟顧家村的差不多,每天上課下課,比從前多了些政治課程,比如讀語錄之類的。然後原先的勞動課都改成了體育課,顧小寶愛上了好些體育項目,準備下一次回顧家村的時候帶幾個排球和桌球拍以及桌球回去。
這些體育器材還是託了體育老師的關係才買到的,就供銷社裡都沒有,得到市裡的友誼商場,用外匯券才能換得到。
錢嘛顧小寶是有的,只是這外匯券還真的是不好搞,要不是老師挺喜歡他,估摸著得要花顧小寶好一番心思才能夠達到目的。
有了球和球拍,場地也很重要,他畫了桌球檯的樣子,準備回去給木匠送過去,讓他幫忙打一個放在學校的操場上。這樣一來,大家平時就能夠在那邊玩耍了,無論是排球還是桌球,也算是給村子裡頭的孩子多一個娛樂的工具。
於是,周末,顧德山跟著老何去商量買房的事兒,董美華得加班,因為這段時間警察局那邊有個緊急任務,顧德田帶著一隊人出差了,剩下的人就得全部值班,她自然也不能休息。放假的顧小寶不願意繼續呆在家裡,索性帶著顧小珍和顧小珠,搭上了東叔的順風車回了顧家村。
這是他去鎮上上學之後第三次回來,也算是穩定每個星期回一次,兌現了之前自己的承諾,也讓小夥伴們看到了他的誠意,不再跟第一次那樣興奮,第二次那樣觀望,更平和些對待了。
比如,下一次的人參價錢上,再多抽一點兒給老何得了。
「別的好處先不說了,把你家釀的果酒給我送兩壇唄,上回我帶著你嫂子去喝過之後,她在家一直念叨,我都聽煩了。」當然了,他自己也是挺饞的,一想到那味兒,就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顧德山倒是沒想到自己請的那頓飯拿出來的不怎麼起眼的桑葚酒楊梅酒能有這樣的功效,笑著把布巾遞給老何,示意他擦手,釣了一會兒胃口後,才坦然道:「成,給你送兩壇,一罈子楊梅酒,一罈子桑葚酒。雖然都是去年的存貨,但這東西也不怕放的。等過段時間桑葚下來了,再給你送兩壇去。」
至於楊梅,還真就有得等了。
老何反正不挑,能先得兩壇已經是很不容易了,要知道現在買啥都要票,這果子好好找找也不是沒有,難的是那酒。就他現在的經濟情況,別說酒了,原本偶爾還抽一抽的煙都給戒了。
買房子這麼大的事兒,顧德山當然沒有瞞著董美華,他看完房子回去就在飯桌上說了這事兒。雙胞胎懵懵懂懂,老實坐著,拿著小勺往自己的嘴裡送蛋羹,時不時接受來著娘和哥哥的投喂,看著對面的爹爹不停講話,卻並沒有聽懂的樣子。
顧小寶倒是明白了,顧德山稍微一講,他就想起來那房子,隱約記得去找劉曉琪的時候曾經見到過,不過印象不怎麼深了,「籬笆上掛滿了牽牛花的那家嘛?」他想了許久,才記得這麼一個點兒,問顧德山道:「爹爹你錢夠嘛?」
聽他的描述,這房子該是挺貴的才對。眼下家裡的人參還未到能夠採摘的時候,可不得直接給錢,就他們家這些年的積攢,不是顧小寶悲觀,估摸著是真沒多少。
董美華稍微盤算了一下,說出了個讓大家都挺驚訝的數字,「有一千差不多了。」這些錢倒也不全是靠著顧德山攢下來的,畢竟他的工資就那麼些,每個月還得孝敬這個幫助那個的,而且村子裡頭的人情來往,不都得花錢。
除了賣人參的抽成,大部分是來自先前的糊火柴盒那活兒的抽成,菌菇包的抽成以及果樹的錢。畢竟那個小山坳是顧小寶給整出來的,裡頭的果樹可都是品質不錯的苗子,拿錢換能下蛋的母雞,村長不傻,顧家村的其他人也不傻,都樂意得很。
可別說什麼都是大家的財產,那要都這樣的,顧家村也別想再繼續發展了。
「夠嘛?」顧小寶看著他爹,想了想自己存在介子空間裡頭的錢,「不夠我還有呢,好像也有一千多。」他沒數過,不過顧小寶一點兒也不著急,如果錢不夠的話,他還存著好些金銀珠寶呢,換一換,總能換到錢湊手為止。
顧德山往嘴裡扒了一口飯,左右看看,顧小寶和董美華都盯著自己看,笑著說道:「沒事兒,錢應該是夠的,那家人也不缺錢,估摸著是想定下來家裡的人參,要知道,好東西是可遇不可求的。」
那家的老太太這麼大歲數了,按照老何的說法,那找自己買參的也年紀不小,既然都看到效果了,自然會想要留著一些壓箱底。好藥是能救命的,無論是自家備著還是往外送人,那都是很體面很拿得出手的東西。
聽到這話,不管是顧小寶還是董美華都忍不住鬆了口氣。要知道,經過擴建,現在家裡的人參地可是種著近十顆人參,就等著時間到了往外挖。
顧小寶跟著老孫學了不少的本事,炮製人參就是第一課,到時候簡單處理了,拿人參抵了房子似乎也挺不錯的。
一想到房子很快就要到手了,顧小寶忍不住咧了咧嘴,現在這屋子實在是小得很,平時別說是帶人回來玩兒了,就是在家的時候,他都更樂意往外跑。唯一值得安慰的大概就是,附近都是這樣的人家,大家窮得差不多,攀比的情況就少很多。
鎮上的小學跟顧家村的差不多,每天上課下課,比從前多了些政治課程,比如讀語錄之類的。然後原先的勞動課都改成了體育課,顧小寶愛上了好些體育項目,準備下一次回顧家村的時候帶幾個排球和桌球拍以及桌球回去。
這些體育器材還是託了體育老師的關係才買到的,就供銷社裡都沒有,得到市裡的友誼商場,用外匯券才能換得到。
錢嘛顧小寶是有的,只是這外匯券還真的是不好搞,要不是老師挺喜歡他,估摸著得要花顧小寶好一番心思才能夠達到目的。
有了球和球拍,場地也很重要,他畫了桌球檯的樣子,準備回去給木匠送過去,讓他幫忙打一個放在學校的操場上。這樣一來,大家平時就能夠在那邊玩耍了,無論是排球還是桌球,也算是給村子裡頭的孩子多一個娛樂的工具。
於是,周末,顧德山跟著老何去商量買房的事兒,董美華得加班,因為這段時間警察局那邊有個緊急任務,顧德田帶著一隊人出差了,剩下的人就得全部值班,她自然也不能休息。放假的顧小寶不願意繼續呆在家裡,索性帶著顧小珍和顧小珠,搭上了東叔的順風車回了顧家村。
這是他去鎮上上學之後第三次回來,也算是穩定每個星期回一次,兌現了之前自己的承諾,也讓小夥伴們看到了他的誠意,不再跟第一次那樣興奮,第二次那樣觀望,更平和些對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