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但她的心在片頭嗩吶聲響起來的那一瞬間只會更疼。

  楊甄真坐在她身邊, 看著她一身黑裙,外面的黑色西裝外套更顯肅穆。

  她很久沒見到沈添青, 慶功宴少了女主角和女二總是壓抑, 更何況其中一個已經故去。

  坐在身邊的少女看上去瘦了很多,楊甄真感覺她臉上的肉感都消失了,瘦出了尖尖的下巴。

  沈添青長得漂亮, 她第一眼就知道,但那種好看是富養出來的無憂無慮,好像什麼都不懂的小姑娘味。

  現在的沈添青,給楊甄真一股巨大的頹喪感,她胸前別了一個白青色花形的胸針。

  電影開幕,嗩吶聲由遠及近,開篇就是公孫家的滅門慘案,是邢東個人獨有的那種血腥美學。

  他還是名不見經傳的導演,風格卻從趙滿春那種俠義凜然偏離,給人一種陰雨天隱約的天光感。

  因為公孫蕪的年紀設定的就是十五歲,沈添青也能演。

  剛出場的時候打扮得特別少女,天青色的紗裙,雙頭的髮髻,壓根看不出一點武學世家的味道。

  反而像個待字閨中的少女,武學屁點不懂。

  公孫蕪的裙擺在迴廊里搖曳。院子裡火光沖天,池塘的水倒映著的火,還有開敗了的荷花,筆直地矗立,像是一個個死去的公孫男兒。

  仇人全部蒙面,身上的黑衣都被血染透。公孫蕪無處可逃,她靠著柱子,想著自己不如溺死算了。

  她是家裡的么女,上面的兄長和姐姐都大她許多,武學世家的武到她這裡就斷了。

  父母也不強求,想著無所謂。

  熒幕里的沈添青造型格外古典,眼眶含淚,最後看了一眼身後拿著刀的賊人,發紅的眼眶凝著眼淚,在最後打算跳湖。

  那一瞬間,有人從遠處而來,漫天細雨里,她抱起了閉上眼的少女。

  今天沈添青不是一個人來的,沈家的大哥二哥都在,和陳歌妮一起坐在後面。

  沈添青這一年的痛苦他們看在眼裡,如果可以後悔,陳歌妮就不會同意沈添青的這個要求。

  補償時絮。

  是姐姐欠她的。

  那為什麼是用你的痛苦還呢?

  熒幕里的石灣從天而降,對公孫蕪來說宛如天神降臨。

  時絮對沈添青來說不是天神,卻同樣是一個意外。

  公孫蕪對石灣的感情複雜又純粹,現在的沈添青看著時絮那張臉,卻有點痛恨拍戲時候的自己那麼遲鈍。

  如果我早一點……早一點想清楚。

  可是時絮依然是譚檀的前女友,譚檀是她的姐姐。

  她們註定尷尬。

  就像這一版開頭,是邢東在時絮殺青前再補的。

  導演想一出是一出,覺得人生里應該不會再碰到如此闊綽的投資方,巴不得多拍一點。

  時絮那時候拿到補拍的形成笑容都凝固了,然後無奈地問導演:「不是吧,開頭都要重拍啊?」

  邢東點頭,一點導演的架子都沒,像是商量一樣:「可以嗎?」

  時絮:「行唄。」

  沈添青也很高興,這一版的開頭她覺得更唯美。那點少女心作祟,沒摸清自己的感情卻想要靠時絮更近,在對方吊著威亞過來的時候因為太過激動,還被卡了很多條。

  她當時想得很好,等電影上映,就算賣得不好,也要做點假的成績出來,讓時絮高興高興。

  可是物是人非,時絮死了,她身邊的位置沒有時絮了。

  劇情推進,成長型女主角公孫蕪在師父石灣的教導下一邊奔逃一邊學武。

  從江南到漠北又回江南,偏偏離手刃仇人不遠了,石灣卻要走了。

  這個電影的基調開局就讓人激動,後面的打鬥戲更是兼具武學和美學。空境都是實景,無論是綿綿細雨里不綿綿的廝殺,還是塞北黃沙里的近身搏鬥,還是蒼山深雪裡的文戲交談……都讓人移不開眼。

  最後公孫蕪殺死仇人的時候,全場叫好,可是這個長大了的少女,卻流淚了。

  這部電影除了剛開始滅門慘案發生的時候公孫蕪哭過,中間她再苦再累,都沒哭,哭也是假哭,給石灣看的。

  而第二次流淚,播放的畫面是她的家人,在什麼都沒發生的時候。

  後來全是石灣,她還很年輕,卻已經被人留下太深的痕跡。

  那個女人教會她很多東西,卻唯獨沒教她怎麼忘了自己。

  她提劍會想起石灣,拔劍會想起她,收劍也是她。

  那不要劍了,一年四季,她跟對方都走過,那能怎麼辦?

  天地四季,她左右不了。

  就像這種大仇得報的暢快,始終因為無人分享而寂寥。

  這個哭戲的鏡頭很好看,背後是血海,沈添青這張臉演出了成長後公孫蕪的成熟。

  眉宇里凝著被世事催成的愴然,最後收劍而去的背影顯得的格外孤獨。

  公孫蕪沒有盼頭了。

  那時候沈添青不懂,邢東給她講戲,解釋了好大一堆。時絮路過,輕飄飄地丟下一句:「一無所有你又沒體驗過。」

  沈添青反問:「不是還有朋友嗎?」

  時絮笑了一聲:「我就說你不懂吧。」

  所以這個鏡頭拍了好多天,只能算是勉強過的,後期經過音樂的渲染,才能把情緒推進。

  在作為觀眾的沈添青眼裡,還是有瑕疵。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