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緊接著再將抹鹽醃的薺菜心放在太陽底下再次曬乾,隨後加入醬油,白糖,黃酒,用手抹勻後,把薺菜心放在蒸鍋上蒸熟。最後二次風乾,就能保存到罈子中。

  要吃時也很簡單,只需把芥菜心切碎,鍋中倒油,油熱後,先把梗放下去炒,炒熟了再把葉子放下去炒,這樣做出來的香乾菜十分下飯。

  孫國棟再炒香乾菜時,就讓孫寶寶把冬芥菜洗乾淨。

  冬芥在古時有個好聽的名字,叫雪裡紅。而如今呢?鄉下有人叫它嘎菜。

  冬芥菜的醃製是麻煩的,普通的家庭婦女,需要花上整整一天的時間去處理它。

  這還不算前期的晾乾時間。

  冬芥先切碎,然後攤開曬乾水分,再撒鹽揉搓,揉搓好的冬芥全部放入醃菜罈子中,壓得嚴嚴實實,最後封壇發酵。

  如果不願意切碎,一整顆拿去醃製也是可以的。孫國棟做的冬芥就是如此。

  「冬芥要拿去煮魚湯嗎?」孫寶寶將洗完的冬芥放在菜板上問。

  孫國棟點點頭,「水缸中不是還有一條魚嗎,就拿來煮湯吧。」

  孫寶寶去看了一眼,「鱸魚啊,那等一會兒我來煮吧。」說著將這頭鱸魚抓起來,然後開始去鱗破肚,宰殺洗淨後,把魚切個花刀,放一旁備用。

  孫國棟把香乾菜炒完了,他還放了辣椒進去炒,那味道聞著都嗆人,咸辣咸辣的。

  炒好的香乾菜,不僅能夠久放,而且還十分下飯。

  根據孫國棟說,當年因為百姓生活水平不太高,家中油水不太充足,柴火更是需要花時間花精力去準備,所以每家每戶都會做這個香乾菜。

  炒一次就能吃許久,還利胃口。

  她這會兒看爺爺把部分的香乾菜裝到兩個小瓶子中,又綁好放在一旁,想著應該是明日給老祖宗兩人帶走的。

  孫寶寶:「……」

  老祖宗兩人難道還得跋山涉水嗎?

  這裡誰都沒有去過那個地方,只能盡力準備的充足一些。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孫寶寶想想確實也該謹慎。

  想著,鍋中的油熱了。油熱後將魚放到其中煎,煎至兩面金黃之時,往油鍋中沖料酒,下薑片,然後倒入熱開水。

  蓋上鍋蓋沒煮一會兒,鍋中的湯變得奶白奶白的。

  孫寶寶又切了幾塊今天剛做的豆腐,再把冬芥也放入其中,再次蓋上蓋子。

  冬芥是鹹的,所以魚湯會帶一些鹹味,此時就得酌量放食鹽了。

  魚湯很鮮,放冬芥煮的湯更鮮,而且還帶著微酸味,喝著和一般的魚湯大不相同。

  做好後,孫寶寶把魚湯端上桌,這是最後一道菜了。

  幾人圍坐在大桌子上,菜擺的滿滿當當,更有糕點以及美酒,只是所有人沒把心思放在這一桌的菜上。

  「來,吃吧!」

  還是老祖宗先起個頭,眾人才拿起筷子。

  氛圍低沉,讓月光好似都涼了幾分。

  孫寶寶這餐飯有點食不知味。再好吃的菜,在她嘴中都有點味同嚼蠟。

  喝幾杯酒,回到房間後,依舊久久睡不著。

  躺在床上,望著窗外月色,心中開始琢磨起自己以後的日子。

  若她有幸在去世之後也能進入這片空間中,那自己會做些什麼呢?

  她喜愛逛街,她還喜歡抓娃娃,她更喜歡天文觀測,還有看電影,刷八卦,聽演唱會……

  這些都是她喜歡的,但來到空間後,肯定與這些事兒無緣了。

  空間是寂寞的。

  孫家人有機緣,能不能抓住機緣就是個考驗,那麼空間就是你通過考驗後,打磨你的場所。

  就如同當年爺爺們禁錮著她在廚房學習廚藝一樣,用強硬的手段,把你的性子磨平,讓你達到我想要的模樣。

  那麼,打磨完後會去哪兒呢?

  孫寶寶心中有憧憬,但更多的是害怕。

  ……

  第二日。

  朝陽從東山慢慢升起,染紅了東邊的天際,讓天空似火燎一般。

  幾位爺爺們早已起來,孫寶寶跟著眾人走出院子,沿著山路大概走了兩三公里,到達一個山口處。

  這座山,竟然也叫望天山。

  從望天山而上就能梯登天梯的傳說,是代代祖宗口口相傳的。

  誰也沒見過天梯,但確實能看到登天梯的祖宗從山口而入,然後爬上山,等快爬到頂之時,會有一陣雲霧吹過,山上的人便沒了蹤影。

  這些都是老祖宗前段時間對孫寶寶說的,孫寶寶此時忍著淚水,將她做的兩個平安符給老祖宗與二爺爺。

  同時送上的還有她炒的茶葉,以及她花費許多功夫,從一位中醫那裡買到的藥膳書。

  那位中醫聽說專門給一些領導人調養身體,是真真有些本事的,而且本事不小。

  孫寶寶通過趙明達認識了他,他曾被趙明達三顧茅廬,邀請為趙老爺子把個脈,調養下身體。

  她知曉後,便連續做了半年的菜,才從這位中醫手中買到這本藥膳書。

  而那份茶葉,也是她這麼多年以來,炒得最滿意的一份。老祖宗制茶手藝一流,孫寶寶在這方面天賦不夠,經常把老祖宗氣個夠嗆。

  想必,這份茶葉他應該會滿意。

  山口兩邊楊柳眾多,不曉得是自古長在那兒,還是因為「折柳送別」這個典故,所以先前的祖宗把它栽在這兒。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