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頁
面對著眾人,福熙微微一笑,面上的冷意褪去,露出了幾分慈愛:
「你們也認識,她喚歸瓊。」
難怪,難怪要為太女唐卿元找一個罪責,原來是為了給自己女兒鋪路?
唐卿元一派的人群情激憤,他們憤怒地看著才登基的陛下,簡直不知道要說什麼話。這算什麼事?太荒謬了!太荒謬了!
「朕打算把她立為儲君,眾愛卿以為如何?」如此地迫不及待。
唐卿元一派的人簡直要氣笑了:「陛下!不可!」這副嘴臉未免也太難看了,虧他們的太女殿下一心為福熙著想。
福熙面上的慈愛瞬間結成了冰,她看向那些怒目而視的人,問道:「哦,這位愛卿有何高見?」
「臣以為此事需要三思。立儲乃是一國之本,此事萬萬不能隨意而定。」
「臣附議!」「附議!」
「……」
大臣稀稀拉拉跪了一半多,每個人都面上都能瞧見不甘心。
「哦?你們是說朕,隨性妄為,棄整個大寧於不顧是嗎?」福熙聲音嚴厲,她的視線像是尖刺,想要將這些人全都扎得血流不止。敢反抗她?敢違背她?誰給他們的膽子?
無人應答。
福熙華美一笑,像是自言自語般:「既然如此,那你們就去死吧。」
第115章 。
新皇登基當日, 她將文武大臣殺了一多半,濃稠的血液鋪灑了整個地面,一眼看去竟以為身處陰冥, 令人自心底就打了個寒戰。誰都沒有想過,昔日盛華京城的福熙長公主竟有這般狠厲的手段,令人乍舌。
眼下朝中除過多年追隨她的臣子外, 只剩下零星幾個素來唯唯諾諾謹小慎微的,大寧朝堂一下子空曠起來。隨著冬日的加深,整個皇宮更顯得冷颼颼的,總感覺腳下冰涼的地面是血冰凍而成的。
有人心思微動, 上奏舉薦了一番自己的親朋子侄,卻石沉大海,沒有半點回應。
登基後的女皇也沒有上朝,只是每日召喚自己的心腹入宮, 周圍的太監宮女都被驅趕走了, 誰也不知道他們談論了什麼, 除過女皇新找回的女兒寧歸瓊外。女皇對自己這個失而復得的女兒很是寵愛,寶物珍品如流水一般的贈予, 寧歸瓊眼下還不是儲君,當日她的心腹們勸阻了她。
說:「不急在這一時。」
不能急, 才登基就殺了這麼多臣子,又將頗有名望的儲君廢黜, 這在百姓心中會留下一個不大好的印象。如果在這時又新立一個儲君的話, 難免會百姓的閒言碎語,會導致很多人逆反。
只是這些心腹們沒有想到的是,昔日野心勃勃一心只想著登上皇位的福熙,在登基後好像沒了目標, 每日閒散著度日,朝政全都擱置在一邊,整日只想著和親生女兒在一起。
新皇的手段和荒廢的朝政被傳了出去,響聲越來越大。百姓的不滿之聲甚囂塵上,波浪翻滾,如果可以,他們真想衝進皇宮將這個女皇揪下來。
百姓們都說:
「新皇是個瘋子,如果當日是太女登基就好了。」
「太女真是可憐。」
「……」
唐卿元的公主府早已被毀,被貶為庶人的她無處可去,只能去了好友林長徽在京城中的住宅中,整整一個月都沒有邁出這個宅院,她又回到了四年前第一次儲君之位被廢的時候。
同那時候一般,一言不發,只默默地把自己鎖在屋子中,不知外面白晝與黑夜。
林長徽就是在這個時候回來的。在福熙登基的前一天,她恰好被唐卿元支使出去做事,因此也逃脫了那一場的劫難。以她剛烈的個性,定要和新皇爭個子午卯丑來,能想像到她在時的下場。
登基之變林長徽早就知曉了,這也是她現在才回來的主要原因。唐卿元分配給她的那個任務不艱難,只需一兩日就能趕回來,拖到今日是因為她回來的時候遇見了寧鳴,她們都不甘心,於是暗中好好謀劃了一番。
林長徽現在回來,是和唐卿元報信的。
林長徽說:「殿下,我們準備好了。」唐卿元雖沒有下令,林長徽卻已知曉唐卿元的打算。
辛苦織就的嫁衣讓給被人,也不是不行。可對方穿上嫁衣後就將織嫁衣的人殺死,這換做誰都會憤怒。
雖與第一次被廢黜儲君一樣的做法,可這一次唐卿元並沒有消沉。在暗色中,她的雙眼迸發出比夜明珠還亮的光芒,雌心壯志在她眼底堆積著。
唐卿元的語氣卻是低沉甚至帶著幾分哀傷的,她說:「現在還不是時候。」
現在還不是時候,那什麼時候是時候呢?
百姓之中依舊在傳播著關於新皇如何的狠厲無情和荒誕無道,有官員將傳閒話的人逮了一個又一個,依舊阻攔不住,甚至愈演愈烈。
像是暴雨衝破了湖堤,天災之下,人力顯得太過微不足道。
又過了一個月,是新皇親女兒的生辰,出於對親生女兒的看重,新皇舉辦了宴會並特意叮囑要帶上自己的子女。這是要……為失散多年的女兒定親?臣子們紛紛赴宴,並將自己的兒子打扮了一番,細抹胭脂鬢帶珠花穿著紗衣,在冬日中凍得瑟瑟發抖,顯得我見猶憐。
新皇是女的,公主是女的,如今站在權力最頂峰的倆人是女的,只要攀上這二人,何談地位不穩固?至於被廢黜的儲君唐卿元,眼下她還被拘在京城,雖有月陰為她做靠,可朝堂之上的風向輪轉誰也說不清,倒不如先討好這二位。
「你們也認識,她喚歸瓊。」
難怪,難怪要為太女唐卿元找一個罪責,原來是為了給自己女兒鋪路?
唐卿元一派的人群情激憤,他們憤怒地看著才登基的陛下,簡直不知道要說什麼話。這算什麼事?太荒謬了!太荒謬了!
「朕打算把她立為儲君,眾愛卿以為如何?」如此地迫不及待。
唐卿元一派的人簡直要氣笑了:「陛下!不可!」這副嘴臉未免也太難看了,虧他們的太女殿下一心為福熙著想。
福熙面上的慈愛瞬間結成了冰,她看向那些怒目而視的人,問道:「哦,這位愛卿有何高見?」
「臣以為此事需要三思。立儲乃是一國之本,此事萬萬不能隨意而定。」
「臣附議!」「附議!」
「……」
大臣稀稀拉拉跪了一半多,每個人都面上都能瞧見不甘心。
「哦?你們是說朕,隨性妄為,棄整個大寧於不顧是嗎?」福熙聲音嚴厲,她的視線像是尖刺,想要將這些人全都扎得血流不止。敢反抗她?敢違背她?誰給他們的膽子?
無人應答。
福熙華美一笑,像是自言自語般:「既然如此,那你們就去死吧。」
第115章 。
新皇登基當日, 她將文武大臣殺了一多半,濃稠的血液鋪灑了整個地面,一眼看去竟以為身處陰冥, 令人自心底就打了個寒戰。誰都沒有想過,昔日盛華京城的福熙長公主竟有這般狠厲的手段,令人乍舌。
眼下朝中除過多年追隨她的臣子外, 只剩下零星幾個素來唯唯諾諾謹小慎微的,大寧朝堂一下子空曠起來。隨著冬日的加深,整個皇宮更顯得冷颼颼的,總感覺腳下冰涼的地面是血冰凍而成的。
有人心思微動, 上奏舉薦了一番自己的親朋子侄,卻石沉大海,沒有半點回應。
登基後的女皇也沒有上朝,只是每日召喚自己的心腹入宮, 周圍的太監宮女都被驅趕走了, 誰也不知道他們談論了什麼, 除過女皇新找回的女兒寧歸瓊外。女皇對自己這個失而復得的女兒很是寵愛,寶物珍品如流水一般的贈予, 寧歸瓊眼下還不是儲君,當日她的心腹們勸阻了她。
說:「不急在這一時。」
不能急, 才登基就殺了這麼多臣子,又將頗有名望的儲君廢黜, 這在百姓心中會留下一個不大好的印象。如果在這時又新立一個儲君的話, 難免會百姓的閒言碎語,會導致很多人逆反。
只是這些心腹們沒有想到的是,昔日野心勃勃一心只想著登上皇位的福熙,在登基後好像沒了目標, 每日閒散著度日,朝政全都擱置在一邊,整日只想著和親生女兒在一起。
新皇的手段和荒廢的朝政被傳了出去,響聲越來越大。百姓的不滿之聲甚囂塵上,波浪翻滾,如果可以,他們真想衝進皇宮將這個女皇揪下來。
百姓們都說:
「新皇是個瘋子,如果當日是太女登基就好了。」
「太女真是可憐。」
「……」
唐卿元的公主府早已被毀,被貶為庶人的她無處可去,只能去了好友林長徽在京城中的住宅中,整整一個月都沒有邁出這個宅院,她又回到了四年前第一次儲君之位被廢的時候。
同那時候一般,一言不發,只默默地把自己鎖在屋子中,不知外面白晝與黑夜。
林長徽就是在這個時候回來的。在福熙登基的前一天,她恰好被唐卿元支使出去做事,因此也逃脫了那一場的劫難。以她剛烈的個性,定要和新皇爭個子午卯丑來,能想像到她在時的下場。
登基之變林長徽早就知曉了,這也是她現在才回來的主要原因。唐卿元分配給她的那個任務不艱難,只需一兩日就能趕回來,拖到今日是因為她回來的時候遇見了寧鳴,她們都不甘心,於是暗中好好謀劃了一番。
林長徽現在回來,是和唐卿元報信的。
林長徽說:「殿下,我們準備好了。」唐卿元雖沒有下令,林長徽卻已知曉唐卿元的打算。
辛苦織就的嫁衣讓給被人,也不是不行。可對方穿上嫁衣後就將織嫁衣的人殺死,這換做誰都會憤怒。
雖與第一次被廢黜儲君一樣的做法,可這一次唐卿元並沒有消沉。在暗色中,她的雙眼迸發出比夜明珠還亮的光芒,雌心壯志在她眼底堆積著。
唐卿元的語氣卻是低沉甚至帶著幾分哀傷的,她說:「現在還不是時候。」
現在還不是時候,那什麼時候是時候呢?
百姓之中依舊在傳播著關於新皇如何的狠厲無情和荒誕無道,有官員將傳閒話的人逮了一個又一個,依舊阻攔不住,甚至愈演愈烈。
像是暴雨衝破了湖堤,天災之下,人力顯得太過微不足道。
又過了一個月,是新皇親女兒的生辰,出於對親生女兒的看重,新皇舉辦了宴會並特意叮囑要帶上自己的子女。這是要……為失散多年的女兒定親?臣子們紛紛赴宴,並將自己的兒子打扮了一番,細抹胭脂鬢帶珠花穿著紗衣,在冬日中凍得瑟瑟發抖,顯得我見猶憐。
新皇是女的,公主是女的,如今站在權力最頂峰的倆人是女的,只要攀上這二人,何談地位不穩固?至於被廢黜的儲君唐卿元,眼下她還被拘在京城,雖有月陰為她做靠,可朝堂之上的風向輪轉誰也說不清,倒不如先討好這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