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頁
他頭皮發麻,急忙回身,自他經常偷溜進來的狗洞那鑽了出去,逃回了家中。
在家裡躲了幾日後,他去尋了當時的師爺田晗,藏頭露尾地打聽了一下樑府的事情。他本想著,若是知縣大人正在搜尋殺人兇手,那他便索性去一趟縣衙,把自己見到的事情全盤托出。結果田師爺卻表示梁府走水是一場意外,雖說死了二十三口人,但已結案。
甄顯心裡發慌,又很是內疚。
那以後,他耳邊時不時就會響起潮湧般的呼救聲。他甚至還夢見梁府二十三口人從那火場裡走出來,一個個站在他床邊,問他為什麼不救他們。
他嚇得要死,也不敢睡覺,生生折磨了一段時日後,便去敬山寺出了家。
甄顯說完,已是一身汗。
衛常恩又再次同他確認:「當年的卷宗里並未提到門上的鎖。你當真看見了?」
「是。」甄顯點頭,「燒得都紅了,是一把大鎖。」
「馬廄那人你可認識?」丁牧野緊緊看著他,知縣大人的官威迫得甄顯垂了腦袋,「不……不認識。可佟瑜提過,說……說前一日知府夫人收留了一名短髮男子,那名男子自稱是前任屋主的遠房侄子。」
「那她可有說知府夫人收留他的原因。」衛常恩疑惑道,「便是前任屋主的遠房親戚,斷沒有隨意收留的理由。」
甄顯就點了點頭:「當時草民也這麼問的。佟瑜說,那男子讓人傳話給知府夫人。說前任屋主託夢於他,請他去前任屋主先前住的院落歇腳。」
「那院落……平日裡鬧鬼,梁家人從沒住過,也從未修繕過。那人這麼一說,知府夫人素來又信那套,便著人安排將他住進了那處破院落,還給送了些吃的。」
一個短暫落腳的男子,卻縝密又兇狠地策劃了一起滅門案?
「便是家宴,何至於所有人都在花廳?」丁牧野仍是不解。
甄顯就道:「大人有所不知。此處有風俗,若是家中有喜,晚宴後便會叫所有人去廳里,等主人家發銀錢,沾沾喜氣。想必便是這個緣由吧。」
「梁府火災只活了知府大人一個。你可曾在火場見到知府大人?」衛常恩又問道。
甄顯搖頭:「未曾見過。」
「梁家一共多少人口?這,你可知曉?」丁牧野像是想起了什麼,莫名其妙問了句。
「佟瑜提過,知府夫人備了二十一個荷包。」甄顯有些發愣,像是自言自語,「知府大人與夫人自個定是不用的。那便是二十三口人。」
他自己算了算,後背冷汗頻出,面色蒼白,像是意識到了什麼嚴重的問題,哆嗦著嘴皮子道,「……可……可能是草民記岔了。」
衛常恩也有些頭皮發麻:「主人家通常是不會給自己發喜禮的吧?」
「按……按習俗是不會的……」甄顯仍有些心慌,十多年來他從未考慮過此事,此刻意識到不對勁,便覺後背的麻意一股股竄上頭頂,額際的汗細細密密地冒了出來。
「梁府一共二十三口人,死了二十三口人。」丁牧野沉吟道,「若苟活的知府大人為真,火場裡那人是誰?若知府大人已死在火里,那後來的知府大人是誰?」
甄顯感覺自己的腿發軟,他扶住了方幾,大氣都不敢喘。
衛常恩心下微震,她先前便有些懷疑知府大人已被掉包,如今聽了甄顯的話,更覺掉包之事為實,於是她又問道:「你可知梁知府祖籍在何處?」
「不……不知。」甄顯慘白著臉回道,沒一會又抬頭,「佟瑜的乾娘,對,佟瑜有個乾娘是知府大人的奶娘,據說搬來周縣的第二年,她奶娘回鄉養老去了。」
頓了頓,又結巴起來,「論……論年歲怕是七十多了……許是……」
衛常恩心下一喜:「倒不知這位嬤嬤祖籍何處?」
「玉州萍水縣……說在海邊一處村落,姓常。」
甄顯說完,就見知縣大人和女師爺在那湊著腦袋嘀嘀咕咕地說話。
他靜靜站在下邊,眼神也不敢亂瞄,情緒還未從方才的震驚中緩過來。
沒一會,女師爺直起身子,又開口問他:「你可認識敬山寺的小和尚長故?」
甄顯微愣,似是想到了什麼,大為震驚:「說……說起來。當年的知府大人來過敬山寺,估摸有兩三趟吧。回回都尋長故接奉的。」
衛常恩警覺起來:「可是六年前和三年前?」
甄顯張張嘴,凝神想了想:「草民記不清了。」
「無妨。」丁牧野思忖了會又道,「甄顯,門鎖的事,你還同誰說過?」
「沒了。田師爺那邊,草民沒提。」
丁牧野點頭:「那便好。此後,若覺身邊有異常情況,可徑直來縣衙。」
「草民曉得了。」甄顯雖有些心慌,比方才好了很多。見衙役過來請他出去,他行了禮走了。
衙皂房內,空氣有些沉悶。
衛常恩心下一陣陣發寒,兀自沉默了會才開口道:「大人,梁有為會不會已經死在了那場火里?」
「娘子,你比我清楚。」丁牧野亦有些心驚,「若以相貌來說,如今的梁有為便是這幾宗殺人案的真兇。而他,極大可能並不是真的梁有為。」
「冒充朝廷命官,又犯下連環命案,且同鳳慈幼有關,他竟如此膽大妄為。」
在家裡躲了幾日後,他去尋了當時的師爺田晗,藏頭露尾地打聽了一下樑府的事情。他本想著,若是知縣大人正在搜尋殺人兇手,那他便索性去一趟縣衙,把自己見到的事情全盤托出。結果田師爺卻表示梁府走水是一場意外,雖說死了二十三口人,但已結案。
甄顯心裡發慌,又很是內疚。
那以後,他耳邊時不時就會響起潮湧般的呼救聲。他甚至還夢見梁府二十三口人從那火場裡走出來,一個個站在他床邊,問他為什麼不救他們。
他嚇得要死,也不敢睡覺,生生折磨了一段時日後,便去敬山寺出了家。
甄顯說完,已是一身汗。
衛常恩又再次同他確認:「當年的卷宗里並未提到門上的鎖。你當真看見了?」
「是。」甄顯點頭,「燒得都紅了,是一把大鎖。」
「馬廄那人你可認識?」丁牧野緊緊看著他,知縣大人的官威迫得甄顯垂了腦袋,「不……不認識。可佟瑜提過,說……說前一日知府夫人收留了一名短髮男子,那名男子自稱是前任屋主的遠房侄子。」
「那她可有說知府夫人收留他的原因。」衛常恩疑惑道,「便是前任屋主的遠房親戚,斷沒有隨意收留的理由。」
甄顯就點了點頭:「當時草民也這麼問的。佟瑜說,那男子讓人傳話給知府夫人。說前任屋主託夢於他,請他去前任屋主先前住的院落歇腳。」
「那院落……平日裡鬧鬼,梁家人從沒住過,也從未修繕過。那人這麼一說,知府夫人素來又信那套,便著人安排將他住進了那處破院落,還給送了些吃的。」
一個短暫落腳的男子,卻縝密又兇狠地策劃了一起滅門案?
「便是家宴,何至於所有人都在花廳?」丁牧野仍是不解。
甄顯就道:「大人有所不知。此處有風俗,若是家中有喜,晚宴後便會叫所有人去廳里,等主人家發銀錢,沾沾喜氣。想必便是這個緣由吧。」
「梁府火災只活了知府大人一個。你可曾在火場見到知府大人?」衛常恩又問道。
甄顯搖頭:「未曾見過。」
「梁家一共多少人口?這,你可知曉?」丁牧野像是想起了什麼,莫名其妙問了句。
「佟瑜提過,知府夫人備了二十一個荷包。」甄顯有些發愣,像是自言自語,「知府大人與夫人自個定是不用的。那便是二十三口人。」
他自己算了算,後背冷汗頻出,面色蒼白,像是意識到了什麼嚴重的問題,哆嗦著嘴皮子道,「……可……可能是草民記岔了。」
衛常恩也有些頭皮發麻:「主人家通常是不會給自己發喜禮的吧?」
「按……按習俗是不會的……」甄顯仍有些心慌,十多年來他從未考慮過此事,此刻意識到不對勁,便覺後背的麻意一股股竄上頭頂,額際的汗細細密密地冒了出來。
「梁府一共二十三口人,死了二十三口人。」丁牧野沉吟道,「若苟活的知府大人為真,火場裡那人是誰?若知府大人已死在火里,那後來的知府大人是誰?」
甄顯感覺自己的腿發軟,他扶住了方幾,大氣都不敢喘。
衛常恩心下微震,她先前便有些懷疑知府大人已被掉包,如今聽了甄顯的話,更覺掉包之事為實,於是她又問道:「你可知梁知府祖籍在何處?」
「不……不知。」甄顯慘白著臉回道,沒一會又抬頭,「佟瑜的乾娘,對,佟瑜有個乾娘是知府大人的奶娘,據說搬來周縣的第二年,她奶娘回鄉養老去了。」
頓了頓,又結巴起來,「論……論年歲怕是七十多了……許是……」
衛常恩心下一喜:「倒不知這位嬤嬤祖籍何處?」
「玉州萍水縣……說在海邊一處村落,姓常。」
甄顯說完,就見知縣大人和女師爺在那湊著腦袋嘀嘀咕咕地說話。
他靜靜站在下邊,眼神也不敢亂瞄,情緒還未從方才的震驚中緩過來。
沒一會,女師爺直起身子,又開口問他:「你可認識敬山寺的小和尚長故?」
甄顯微愣,似是想到了什麼,大為震驚:「說……說起來。當年的知府大人來過敬山寺,估摸有兩三趟吧。回回都尋長故接奉的。」
衛常恩警覺起來:「可是六年前和三年前?」
甄顯張張嘴,凝神想了想:「草民記不清了。」
「無妨。」丁牧野思忖了會又道,「甄顯,門鎖的事,你還同誰說過?」
「沒了。田師爺那邊,草民沒提。」
丁牧野點頭:「那便好。此後,若覺身邊有異常情況,可徑直來縣衙。」
「草民曉得了。」甄顯雖有些心慌,比方才好了很多。見衙役過來請他出去,他行了禮走了。
衙皂房內,空氣有些沉悶。
衛常恩心下一陣陣發寒,兀自沉默了會才開口道:「大人,梁有為會不會已經死在了那場火里?」
「娘子,你比我清楚。」丁牧野亦有些心驚,「若以相貌來說,如今的梁有為便是這幾宗殺人案的真兇。而他,極大可能並不是真的梁有為。」
「冒充朝廷命官,又犯下連環命案,且同鳳慈幼有關,他竟如此膽大妄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