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當日,便有消息傳出,宜芳郡主自願要和親北夷,以保證大魏與北夷的和平。

  眾人知道後,紛紛稱讚宜芳郡主為國家奉獻的精神,縱然從前名聲微瑕,但早前也有孝順溫柔的傳聞,宜芳郡主會主動要和親,聽起來也很合理。太子也十分欣慰,請示章平帝後,決定封宜芳郡主為宜芳公主,命禮部備嫁。

  而那天有在宮宴上的,聽了消息也不覺意外,宜芳郡主犯了大錯,若不去和親,還不知有什麼責罰等著她,還不如去當這個蠻王妃,至少在那裡也是一國之後。

  但這些人自然不敢議論出來,於是一時之間,滿京對宜芳郡主,不,如今該稱宜芳公主了,都對她讚揚不已。

  既被封為公主,又贏得一片讚譽之聲,這正是趙芷螢一直以來想要的。

  趙永樂坐在東宮書房裡,聽著陸行墨說起外頭的事,忍不住嘲諷地笑了。

  趙承元也在一旁,眼神有些憂慮,問他倆道:「這高士寧果真會在和親隊伍的路途中現身嗎?」

  陸行墨十分自信道:「啟稟太子殿下,會的。和親乃是大魏與北夷和解的象徵,高士寧,應該說,這冒充高士寧的肅孫人海兒,跟肅孫皇太子妃祿菲,他們平生所做之事,都在破壞大魏與北夷的和平,希望兩國發生戰爭,故而肯定不會放任和親順利進行。」

  陸行墨說完,與趙永樂對看一眼。

  當然他倆最為篤定的,是前世發生過的事。

  他倆在和親路上被炸死,這是祿菲與海兒的思考方式,如今給他們創造機會,他們不會錯過的。

  第102章 人各有命(完結)

  宮宴當夜, 高士寧聽說本該赴宴的妻子忽然告病缺席,心中便有了警訊。

  他自己在宴席上不能走動,難以施展, 所以安排的彩霞,原本是要趁機過來男席, 裝作傳菜的丫鬟,將『烏塗石』放進北夷蠻王的食物里。

  北夷蠻王在宮宴上猝死, 北夷定會怪罪大魏,北夷本就屯兵三十萬,預備侵魏, 正可藉此為由興兵。

  大魏看似風調雨順, 天下太平, 但官員陳蠹積非, 尸位素餐, 早已千瘡百孔,若出大事,一個都不能頂上。

  當男席這邊聽到女席的宮女奔來稟告皇后出事, 高士寧便知可能是彩霞壞事了。

  他佯裝聽命上司調派, 去守殿門,卻直直往宮門而去,當時消息尚未傳到宮門, 他拿著禮部令牌,禮部是主辦宮宴的職官, 當夜也有其他人進出宮門,因此侍衛們並沒有攔他。

  高士寧回到家中,便聽『妻子』路氏說到今日被北夷蠻王瞧見,可能有被認出來的風險。

  因此高士寧果斷地決定帶著路氏逃跑。

  行李不必多帶, 他另有放錢的地方,只是他快步回到自己寢室,換了簡便的行裝,又去揭了牆上的磚,將裡頭的小匣子拿出來,用鑰匙打開,裡頭赫然是一枚玉璽,高士寧將玉璽珍而重之地放進衣裳的胸口內袋。

  宮中出了事,外頭尚不知道,他在京作官十幾年,對京城熟門熟路,身上也有功夫,便帶著路氏悄悄避到京城另一處房子,此處幾年不來,與看守房子的死士平時亦無聯繫,外人再難找到。

  在此房子暫且安歇一夜,等待天亮出城。

  但這次皇室的反應卻很迅速,即刻命禁軍嚴防城門出入人口,又有大匹禁軍四處巡邏。

  高士寧便想著一不做二不休,北夷蠻王沒死,但他可以策動這幾年放在各戶人家裡的奸細,放火燒屋,造成混亂,京城一旦大亂,他們便可以逃出去,且北夷也不會放過這個機會,肯定會藉此占些好處。

  這個計劃起初很順利,四處驚現火光,高士寧在房裡,彷佛都能聽見大魏百姓們的慘叫聲,他聽了十分舒心。

  但沒想到,這些失火的地方,很快被控制下來,只不過造成一些損失,並沒有人傷亡。

  待得清晨,才打聽到朝廷抓了許多放火的奸細,正在一一拷問。

  高士寧臉色很難看,用肅孫語問路氏:「那些人咬破毒囊應該立刻死去,怎能留給朝廷拷問的機會?」

  路氏滿面不解,回道:「這不可能,他們被你訓練,會立刻自盡,且我前陣子才調製好新的毒囊,發給他們……」

  路氏說到這裡,連忙打開自己的包袱,拿出新做好的毒囊,她聞看一番,心有懷疑,便丟了一顆毒囊給院子裡的老鼠吃。

  只見老鼠吃了,一點事都沒有。

  路氏才面露驚恐,說道:「我們中計了,有人換了我的藥材。」

  高士寧大吃一驚,這大魏里,有誰還能識破他的計謀?

  他百思不得其解,但再不敢大意,便讓京城僅剩的手下,用牛車裝了糞水,他與路氏藏在糞桶里,身上被糞水掩蓋,手下們對守城門的禁軍謊稱是抬大戶人家的糞水出城去,那些禁軍打開桶蓋,見臭味撲鼻,連忙蓋上,讓他們出城了。

  這是高士寧最不願出城的方式,但也無可奈何。

  尤其肅孫的傳國玉璽,也跟著他一起泡在糞水裡,這是令他難以忍受的恥辱。

  他們找到地方洗漱過後,便想去尋京外養著死士的莊子,卻發現那三處莊子都有禁軍駐紮,也不知何時,這些地方竟被朝廷發現了!

  高士寧已再撐不住冷靜的面貌,他表情猙獰,痛苦地拋棄這些經營已久的莊子,帶著路氏逃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