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查文斌皺著眉頭問超子:「東西從哪裡來的?」

  超子摸摸腦袋道:「一老農民那收的,當破爛買回來的。」

  冷怡然說道:「這一次,我爸爸來,還是想讓你帶他去找那個人,這可能是現今為止發現的時間最早的一尊鼎,所以出土位置至關重要。」

  「馬家坡的。」超子回答道。

  馬家坡在哪裡?馬家坡是一個非常不起眼的小山村,一共只有十幾戶人家,位於幽嶺隧道的西邊。70年代到90年代初期,隧道沒通車之前,人們要繞行走山路過幽嶺,在幽嶺的右邊山坳里有一個小村莊,那地兒就叫做馬家坡。地名由來是因為那兒不通車,當地農戶要想出來只能依靠馬拉背馱,到了現在,馬家坡還留下三四戶人家,都是一些不願意搬離的老人。

  第二天一早,幾輛車就一起出發了,去那個那鬼地方淘貨估計也只有他超子才能想得出來,一般人是決計找不到的。順著幾十年前的老路上去,車子開到了山頂,此處距離隧道已經有一公里遠,徒步穿過一條林間小道,再往下走一公里就到了。

  這裡幾乎就是一個被遺忘的地方,因為人口太少,所以連基本的通電都沒有,留守的人還是靠蠟燭照明。幾乎人家熙熙攘攘的影藏在竹林里,房子也都是上世紀農村裡的土坯放,幾隻農家土雞被這群生人攆得到處跑,一條黃色的大狗正在衝著他們狂吠。

  待超子鑽出竹林的一瞬間,那條黃狗和他相識一對,竟然夾著尾巴就不要命一般的逃到了林子裡。

  卓雄打趣道:「它被你整怕了。」「哈哈。」

  冷怡然笑道:「你對它做什麼了?」

  「沒什麼,那次我來的時候它守著死活不讓我進去,我就丟了一個包子給它,只是包子裡頭我給它加了點料,塞了一點巴豆……」

  那隻倒霉的狗看見那個混蛋又來了,想必是想起了之前的那番痛苦,寧可躲著也不敢招惹了。這就是超子的性格,他才不會管是人還是狗,只要是敢擋他道的,就是閻王老子,他也敢擼一點鬍鬚下來。

  不遠處的莊稼地里有一個駝背的老農正在鋤草,超子努努嘴道:「就從他那弄的。」

  冷所長先去寒暄道:「老人家,你好啊!」

  老頭回過頭一看,丟了手中的活,他認出了超子,連連說道:「稀客啊、稀客。」

  就在這地里,冷所長跟老頭拉起了家常:老人今年七十三了,有一個兒子當兵復原在省城安了家;還有一個女兒遠嫁到外地了,省城裡他呆不慣,覺得還是這大山裡頭舒坦,就又回來了。村子裡頭現在已經沒別的人了,都搬出去了,就他一人和那條大黃狗。老頭說他喜歡清靜,在山裡住了一輩子了,也不想再出去,兒子一個月回來看他一次,他則是一周去鎮上一次買些生活用品。

  到最後,終於說起那個鼎的腳,老人說那東西丟在家裡有很多年了。最早的時候是他們在山裡頭撿來的,就門口這條小溪的上游,五幾年想拿去煉鋼鐵,土爐子硬是燒不化,又給拉了回來,一直到超子來了,就賣給了他。

  別了老農,開始朝他說的方向走,這兒山高水急,只能算是小溪,平時的水深也就到腳踝。但是到了暴雨天氣,山洪跟著嘩啦一下來,這種山坳里的水是極猛的,幾噸重的巨石都能給衝到下游去。

  小溪的上游只延續了不到一公里,裡面就是老林子了。這塊地方是屬於公家的集體山林,都是些粗壯遮天的大樹和讓人都鑽不進的灌木,自從國家出了封山育林的政策後,這些林子基本就這樣保持著原始的狀態,已經不知多久沒人來過了。

  再往裡鑽就要靠柴刀開路了,人是沒法走了。

  冷所長問道:「文斌,依你看,這地方風水如何?」

  「不管是陰宅還是陽宅都不適合,就是一荒山野地,依幽嶺險惡地勢而生,人鬼罕至的地方。」

  他點頭表示贊同,「我也算是有些經驗了,這地方不大可能會出古墓,他說這東西是從河裡發現的,我想被水衝下來的可能性較大,要不要再進去看看?」

  超子和卓雄兩人互相用視線做了個基本測量道:「這地方離你們當時封存的幽嶺坑洞也不過就兩里地的直線,難說的很,今天可以先探路試試,要真想去,我估摸著還得回去準備傢伙。」

  查文斌出乎意料地說道:「這樣吧,你們都先回去準備東西,晚上我和大山在山下那老農的家裡過夜,我想多問他點事情。」

  安排好後,超子和卓雄負責採購所需的裝備,冷家婦女則負責研究當年的資料,趙雲霄因為有事,就先回了省城,留下查文斌和大山兩人去了老農家中。

  第434章 狩獵

  老農姓程,想是平日這山溝溝里罕有人來訪,查文斌道明來意說想要留宿一宿,老人家顯得很高興,說是要去弄只雞來下酒,被查文斌給阻止了。

  「使不得、使不得,來投訴已經是打攪老人家了,怎能還要殺雞呢?」

  那老農又進屋換了一身迷彩服,腳上是山區人特有的一種襪子,我們那管它叫山襪。這種襪子一般是用廢棄的牛仔褲做的,正反兩層,襪子的底部得用做布鞋的手法,納千層鞋,密密麻麻的用的都是麻線編制的紋路。這種襪子長一般到小腿肚,上面用鞋帶或者布條子紮緊,山區林間多螞蟥,有了這種襪子,螞蟥便傷不了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