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望月一木只說了三個字:「就是他!」然後快步回了自己屋子。

  晚飯時,借著酒勁,卓玉貴就故意提起了蘄封山,把蘄封山說得神乎其神,果然查文斌一群人很是感興趣。眼看任務就要完成了,卓玉貴很是高興,可偏偏這時卓雄出來打岔,他說什麼也要跟著查文斌進山。雖說卓雄不是自己親生的,可爺兒倆相依為命這麼多年,也似親生的一般,卓玉貴自然不願他去冒險。可望月一木說這事要是辦不成,他們父子倆一樣會被滅口;而若是辦成了,不僅此事一筆勾銷,還會給卓玉貴一大筆財富。卓玉貴本就是個貪財膽小之人,經過這胡蘿蔔加大棒般一頓捶,他也就答應了。

  第067章 望月

  至於後來的事,查文斌帶著一行人浩浩蕩蕩地趕往蘄封山,卓玉貴帶著望月一行緊隨其後,他們和前者始終保持著五里路的距離。

  第二日,查文斌他們下山,望月一木害怕自己會暴露,便在查文斌的營地休息起來,差了桃井千代,也就是手拿那柄紅色數珠丸恆次的女子跟著他們下山,兩隊前後進村的時間相差不過半小時。

  等到他們再次發現查文斌一行人的蹤跡時,只剩下了三個人,另有一個胖老頭和一名女子不見了蹤影。

  千代唯恐情況有變,於是按兵不動,在遠處觀察著三人的動靜,一直到晚上,他們看見超子下井,然後天降大雨,古井出水。

  千代被這種異象所震撼,不敢貿然出擊,便隨著卓老漢藏在了村里一座廢棄的屋子裡,直到第二日早晨,發現查文斌下井,接著便是青龍出井,嚇得卓玉貴屁滾尿流,一個勁兒地說是祖宗顯靈了,要不是數珠丸恆次架在脖子上,他怕是早就衝出了村子。眼見逃跑無望,卓老漢只能跪在地上懇求祖宗原諒,那桃井千代也不理睬,專心盯著井口的變故,一直到超子和卓雄先後下了井,這才跑到古井邊。

  現場只留下了一根登山索,古井深不見底,什麼也看不到。千代拿出對講機呼叫望月一木,可是發現無線電完全被干擾,無奈之下,只得抽了登山索上來,返回去跟望月一木報信。這一耽誤花了不少時辰。等到望月一木帶著人趕到時,村子裡已是一片狼藉,這時的查文斌都已經到了地下暗河的岔口了。

  千代詳細匯報了自己的所見。望月一木也十分奇怪那沒了蹤影的胖老頭和女子到底去了哪裡。為防止查文斌在附近留了暗號,望月一木又差人把整個村子翻了個底朝天,除了那四個義莊。

  祖父望月羽閣曾交代過他,那個村子裡有四間屋子不是人待的地方,是去不得的。可那望月一木偏偏不信邪,仗著自己手中有「數珠丸恆次」和「鬼丸國綱」兩柄名刀,便帶著人砸開其中一個義莊大門就要進去。

  桃井千代手中所持為「數珠丸恆次」,此劍本是隱居在身延山的日本一代宗師日蓮上人所有。劍鞘通體紅色,劍柄纏著一串念珠。因常被上人佩戴在身上,吸收了無上密法,久而久之便能破邪顯正,是日本「天下五劍」之一。

  桃井千雪手中所持為大名鼎鼎的「鬼丸國綱」,是鍛冶匠國綱齋戒耗費三年打造的名刀。相傳鎌倉幕府第一代執權北條時政的一個將軍在夢中以此刀砍下鬼首,因而得名「鬼丸」,後北條家滅亡後,此刀便流落到了民間。此刀刀鞘通體黝黑,造型古樸簡約,實乃無上神兵器,同樣位列日本「天下五劍」。

  關於望月家族,與其說它是一個武士道家族,還不如說是專門替日本王室搜羅奇珍異寶的秘密小部隊。早在千年之前,日本便流傳一種說法,說有一樣東西在古老的中國,關乎著日本的興亡。傳說千年之前,倭人在海邊無意間得到一件器物,帶回日本獻給了當時的王室。眾人皆不能識得此物來歷,便找來當時的王室神職祭司,那祭司一看此物,竟頂禮膜拜。他告知天皇,此物關係著日本國的興亡,只是它只是原物的一部分,而原物則遠在中國。只要能找到原物,並將二者結合,那整個日本的國運就將會掌握在王室的手中。

  不僅如此,整個日本的歷史和來歷都和此物息息相關,有通天徹地的妙用。此後,王室就專門在國內挑選了一流的武士進行培養,為的就是在中國找到原物,並帶回日本。

  望月家族的祖輩,就是在那個時候被選中執行這項任務的。

  當年望月家家主望月羽閣,也就是望月一木的祖父,一直在巴蜀之地尋找那件傳說中的器物,幾經輾轉,最終把目標定在了蘄封山。

  為了掩人耳目,望月羽閣竟下令屠村。之後便連夜趕去蘄封山。

  只是不知在蘄封山上遇到了何種危險,最後回來的只有受了重傷的望月羽閣,憑著一口氣,他找到了卓玉貴,並和他約定了等待的時間。

  返回國後,望月羽閣自知時日不多,便把此事交代給了家族的繼承人,也就是望月一木的父親。望月羽閣說整個蘄封山是被一環扣著一環的遠古大陣所保護著,其中蘊含的神奇不是他們日本人能夠破解的,要想進山,必須要找到一個精通五行八卦的道人。說完他便一命嗚呼了。

  之後,望月一木的父親便潛心學習中國道術,然而其中的奧妙豈是他一個外行人所能輕易理解的,於是他又把這項任務託付給了年幼的望月一木。

  望月一木自幼被送到中國化為一個普通的中國人,他曾走遍了大大小小的道家名山,妄圖從中學習道家精髓,無奈他本就心術不正,怎能參透其中奧妙,只是學了點兒皮毛之術便回了日本。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