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八十章 足跡

  終南山之行也算是一個我的個人願望,畢竟可以走一走這傳說中的道教名山總是令人興奮的,我隱約的感覺此行八成是和查文斌有關,難道是他們了解了查文斌是會躲在這裡修道嘛?

  2015年,網絡上曝光了不少城市人為了躲避喧囂而來到這座深山裡面過著隱居的生活,這也讓外界多多少少再次對於隱士這個詞有了不同的理解。在我的印象里,查文斌總來都不是一個會選擇躲在這種環境裡的修道者,他時常說修道就是修心,塵世雜念才是考驗有無道心的最好驗證。我問河圖,但是他說他也不清楚,這次是超子主導的,不過看裝備大約是一周的準備,他們不說我自然也就不問了。

  這幾個人有著經驗豐富的野外生存能力,我和河圖相比之下就是菜鳥了,有些拖後腿的意思,但是男人嘛總不能輸了面子,起初的兩天一聲不吭的還能跟著,到了第三天就發現自己逐漸開始不行了。酸痛的肌肉開始抗議,腳底的血泡也讓我不得不放滿腳下的步伐。徒步穿越在這片無人深山中,還真得有不少收貨,這兩天裡我們總共遇到了六位修行者,人數看上去頗多,但以密度分布而言卻是少的很,這些人對於外來者的闖入似乎並不是很歡迎,其中有一位便是一個短期修行者,他的身份是一家私營企業主,第二天的晚上我們便借宿在他的那個小院子裡。

  這位道友告訴我們每年在業務淡季的時候他總是會來到這座深山,已經持續了整整八年時間,他的家在上海,和外國人做生意,家境殷實卻越來越感覺到自己內心的孤獨。為了生活他不得不忙碌在應酬和工作上,只有每年躲進這裡才會覺得是真正屬於自己的世界。這樣的人道友告訴我們,在這終南山里並不少,多數都是呆一陣子又走了,誰能真正吃得消整日在這原始的世界裡度過自己的生命,在這裡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那便是空置的屋子誰都可以住進來。

  「條件差,運輸不方便,」他指著後面那座用石頭和木板拼湊起來的兩間小屋道:「這是我花了兩年的時間在原來空置的小屋上擴建的,我會帶很多書來,會存上兩個月時間的糧食。」他笑著又補充道:「山下的農民每隔半個月會送一些蔬菜和水果進來,那是一個天價,不過我沒辦法,因為不像有些道友有時間可以自己開菜地圈養家禽。」

  這種狀況不得不說是一種可悲,在我看來,是一種自我的逃避,他害怕的並不是喧囂,而是無法面對自己的內心的真實。晚飯,我們一塊兒吃的,席間,大家都喝了一點酒,超子開始跟他打聽起有無這樣一個人在附近修行,其實他描述的那個人便是查文斌。

  答案是未知,這位道友告訴我們據他了解,在終南山做隱士的人有不下上百,分布在這茫茫的秦嶺山脈之中,但是他們彼此之間並沒有什麼聯繫,因為來到這裡的人都是孤獨的,孤獨的人是願意和他人分享的,哪怕是在這裡最廉價的時間。

  「我們充其量就是一群追夢人,道在夢中,真正的修道者還在上面呢。」他指著背後那片漆黑的大山道:「那座山的後面,我在來之前聽人說,那個地方才是真正的修道者的天堂,可惜我沒有那個能力和本事。」

  「山路難走嘛?」我笑著問道:「你可以僱傭一些腳夫幫你運上去。」

  他搖頭道:「小兄弟,這個是要講究緣分的,沒有道緣在那種地方是待不了的。」再問下去他反而不肯說了,大約修道的都有這麼點性格,自顧自的把我們丟到營地他便回去自己打坐了。

  「偽道友。」這是河圖給出的評價,他說這種人是不純粹的理想主義者,徘徊在自己的世界裡放不下也得不到。

  秦嶺山脈有多大各位可以去看看地圖,當年秦朝的先人們便順是跨過這條山脊到達了中原開啟了王朝,曾經超子他們來過這裡,不過只是冰山一角。若各大秦嶺要找一個人無疑是茫茫大海撈針,但是他卻絲毫沒有灰心的意思,我總覺得此行是做足了準備的。

  第三天,我的體力跟不上了,要去的地方便是那位道友說的有緣的那座山。真到了那裡我才明白他所說的緣分是什麼意思,終南山自古就是修道聖地,在全真教派創教之前這裡便有諸多前輩來此修行,古時候的道士可不像現在這般舒坦,他們往往在山下修到了一點程度之後便覺得自己可以向天問道了,這是一個很殘酷的過程。

  在荒無人跡的大山深處,找到一處位於半山腰的岩洞,然後用竹籃或者是繩索的辦法把自己垂下去,可以參考一下懸棺。人進入到洞府之內,拿掉那條送自己進來的繩索,然後便帶著餘下的一點口糧開始最後一程的衝刺,這種衝刺自然是精神方面的,也跟宗教的發展有著莫大的關係。彼時的修道者們相信,用自己對道最執著的一面可以換取問道的誠心,這是一種自殺式的表白,證明自己內心是有多麼的純粹。

  在這座大山的深處便有著無數這樣的洞窟,有些是前人們開鑿的,有些則是天然的。住進去的人都不會想著活著出來,等待著自己的要麼是羽化登仙,要麼就是成為一堆無人問津的白骨。他所說的緣分便是道緣,有緣者自然就成道了,現下這個社會斷然是不會有人再走這麼極端的路線,所以這塊地方也就成了修道者口中的禁地,一個充滿了傳說和悲劇的地方。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