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胖子還想說話,查文斌給了個眼色道:「讓你休息你就繼續休息吧,大事兒錯不到哪裡去的。」

  起身,他還垂了垂自己的腰背,從年齡上看,葉歡今年也六十好幾了,說是一個遲暮的老人也不為過。因為他修習鬼道,所以身體其實是比不上正道的,他的骨骼已經發生了變形,聽馬肅風說但凡是走這條路的,就不會長壽到哪裡去。收的鬼魂多了,難免的也會遭天譴,速成總是付出代價的,而其中一條便是無後,但凡是修這個的,命根子那玩意兒據說會萎縮,直到失去生育能力。而保持處子之身也是其中一點,所以有得必有失,如果沒有純陽之血他一早就會被鬼氣反噬,饒是這樣,也僅僅是表面上看見來比較光鮮罷了。

  一人手裡拿著一個火把,三十步的距離,算不得長,也算不得短。查文斌像是個孩子一般跟在他的身後,如果說以前葉歡給他的感覺是厭惡和邪惡,那麼今天他竟然有了那麼一點的安全感。應徵那一句,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當此刻危險來臨的時候,他也需要依靠。

  火把能照亮的也就三四米,再遠就是一片黑了,當一個輪廓凸顯出來的時候,查文斌還以為是石頭或者是倒下的樹幹。幾乎與他腰齊平的地方出現了一個綠油油的東西,走近才發覺那東西表面上殘留了一堆苔蘚,這東西很長,呈圓柱形,有一定的斜度,高高低低的並不平。葉歡輕輕剝離了一些表層的苔蘚,逐漸露出的是帶著些許中空模樣的黃褐色鈣化狀物體,用手輕輕扣著有回聲,這說明,這東西裡面是中空的。

  看著葉歡的臉色鐵青,查文斌問道:「前輩,這是個什麼東西,是不是傳說中的龍骨?」龍骨就是恐龍的化石,在1977年,浙西北曾經發覺過一批恐龍的化石,其小腿骨就有一米多長,全身更是超過了十五米,曾經轟動一時。在崇拜龍圖騰的中國,龍骨歷來就是一種非常特殊的東西,所以查文斌第一個便覺得是龍骨。

  「一開始我也覺得可能是龍骨,」葉歡用手摸著那東西道:「可是它這裡有個膝蓋,更加像是人的,我們且往前面走走看。」再往前,地上還散落著不少這種奇怪的東西,有的大有的小,還有一些已經斷裂埋葬在了土中,要區別一具骨架,最簡單的便是找到頭骨,當他們想要的答案出現的時候,兩個人都震驚了!

  不知道怎麼形容,那是一具完整並且巨大的類人形態骨骼,大部分都保存完好,其比例和對應的骨骼位置與現代人相差無幾,尤其是牙齒和眼窩都可以判斷出這的的確確是一具人形骸骨。光是眼窩就有足球大小,一顆牙齒能比一般的麻將還要略大,雖然他們先前已經領略到此處的異樣,但是從未想過竟然會有人的骨骼出現!

  「是個巨人!」葉歡說道:「原來傳說是真的!」

  「什麼傳說?」

  葉歡道:「《史記·周本紀》中說,后稷的母親姜嫄,在野外曾見到過巨人的足跡,她因踐踏了巨人足跡而生后稷。同樣的內容,首先見於《詩經·大雅·生民篇》,也恰巧你們這裡有一座稷王廟。而另外一件事則是在《史記·孔子世家》記載的:

  說吳國討伐越國,攻占會稽後,得到了『骨節專車』。

  吳國人從來沒有見到過這樣長的骨節,便派使節去請教學問淵博的孔子。使者見到孔子,並不直接說明來意,而是首先問孔子:『什麼東西的骨頭最大?』孔子說:『當年大禹召集群神在會稽山聚會,防風氏遲到。大禹一怒之下便殺了他。防風氏的大腿骨節正好與車一樣長,這便是骨頭中最大的了。』

  使者又問防風氏部落的歷史,孔子告訴他:防風氏這個部落,在舜、夏、商時稱為汪罔,在周時稱為長翟(dí),現時叫他們大人。

  使者又問:『人最多能有多麼高?』孔子回答說:『僬僥氏高三尺,是人類中最矮的了。最高的人不過是他們的十倍,就算是人高的極限了。』吳使者聽了孔子的這些話,無限敬佩地說:『您真是個了不起的聖人啊!』

  浙西北自古就是越國的領地,這個防風氏也就是汪罔部落是更隨著大禹的一支,其位置應該距離會稽,也就是現在的紹興不遠。根據傳說自虞舜至春秋時期,中國一直有一個巨人部落或巨人種族存在著,但到了孔子時代,已經有許多人不知道這件事了,可見這個種族的發展越來越不興旺。

  而在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曾下令收集全國的兵器,集中到咸陽銷毀,並用這些青銅重鑄了各重達三十四萬斤的十二個銅人,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事。但是,秦始皇為什麼忽然想起來要鑄十二個個銅人呢?

  據《漢書·五行志》解釋:這是因為秦始皇二十六年,曾有十二個『大人』出現在臨洮。這些大人『長五丈,足履六尺,皆夷狄服』。秦始皇就是從這突然出現的十二個『大人』得到啟示,所以才想到要鑄十二個巨大的銅人以威示四方的。」

  葉歡繼續說道:「在《路史·國名紀》曾注引《吳興記》:『吳興西有風山,古防風國也。』吳興就是現在的湖州,這裡剛好位於湖州的西邊,還有一件事你恐怕不知道。在防風氏被殺後,鮮血順著山坡流下,『血染上下紅』,鮮血先流經過的地方叫做上紅,後流經過的地方叫做下紅,在歷史上人們曾經稱呼這兩個村莊為上洪和下洪!同樣是屬於遠古神話部落,它們與風氏之間有什麼聯繫,單從防風氏和風氏這兩個字來看,其中必定是有一些淵源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