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是查文斌親手替他換的衣服,一直到把他身上的衣服解開的時候才發現他的背上足足有十多處瘀傷,葉秋說這是重力打擊造成的,但是從外表來看,衣服是完好的。唯一能解釋的或許就是那些鬼嘯,它們在那一瞬間全都發泄到了查文斌對面那位老者的身上,一直到火花的時候他的嘴唇邊還在不停地冒著帶串的血色泡沫,葉秋說這是全身內臟多處破裂導致的內出血,這就是他真正的死因……

  「做道士的就是這樣的下場。」這句話很多年前馬肅風也曾經告訴過查文斌,所以他只希望自己的徒弟做一個普通人便好。

  抱著那還帶著溫熱的骨灰盒,查文斌喃呢道:「做道士的最後當真都是這樣的下場嘛?」

  「查道長,節哀順變!」王老闆一心早在外面等著了,黑色的麵包車前面懸掛著白色的喪花,這幾個人一大早的就來守在外面。只是查文斌一路上都沉默,他們也不好開口,王老闆不停的給朱子豪使眼色,而後者則不斷的用搖頭來回復。

  「是想問那塊地吧,」查文斌道:「地,我可以幫你解決餘下的問題,但是你要答應我兩個條件。」

  「什麼條件?」王老闆連忙說道:「只要我能辦得到,別說兩件,十件都可以!」

  「第一,把這個骨灰盒派人送到蓬萊閣,我不管你花多少錢,我要他能夠進入蓬萊閣現在的墓地;第二,你要在蓬萊附近修一座小道觀,名字就叫國惟道,至於怎麼打理我不管,但要保證每逢初一十五裡面的香火不可斷,這是你們欠他的。」

  第一百四十三章 家的方向

  諸如國惟道這樣的人在臥虎藏龍的神州大地不乏少數,他們或許是天橋下面算命的先生,也或許是某個鄉野小觀中的布衣道人。更多的他們就和身邊的你我一樣,過著最普通最平凡的生活,有好些高人連自己的名號就沒有,學道,並不像人們想像中的那麼遙遠,它就在生活中,就在離你一步之遙的身邊。

  從風水上講,現在這塊地已經是解除了危險了,常常掛在嘴邊的「地氣、龍氣」可以理解為一個高度集中的能力磁場,這種磁場的凝聚力非常強大,就和向日葵追著太陽旋轉一樣,周遭的事物都會被凝聚起來的風水地所吸引。經常說的,為什麼有些人家每天熱鬧非凡,來串門的絡繹不絕,除了和主人家的行事風格有關外,其風水旺不旺也是有著極大的講究。

  有些宅子,一走進去就覺得敞亮,人的心裡就覺得舒服;而有的宅子則一進去就覺得是昏暗陰冷的,那就自然不願意久呆。其實這是一個雙向循環,越是風水好的地方越是人氣旺,則自然就產生了更多的凝聚力,而風水差的就是一落千丈,越是沒人去就越是沒人氣。做生意也是這個道理,所以有很多商家會擇機搞一些哪怕是不掙錢的促銷活動,一個地方,只要長久沒有人氣,氣散了,則財不聚。

  王老闆自然是關心這一點的,他問道:「那查道長,照您這麼說,這塊地的氣已經散了,剛才那龍捲風不是把龍氣都給帶走了,我們這塊地還能叫風水寶地嗎?」

  「氣太足則為剛,你壓不住,即使下面有龍也不得被馴服,要了又有什麼用?這龍鳳寶地,要龍鳳來配,既是將來以後要蓋樓的,誰也不能保證都是八字金命,壓得住這一頭。壓不住,則被反噬,就如同你們先前屢次打樁不進,相反釋放掉氣,再慢慢聚氣,這塊地有先天優勢,只要破掉下方那些困住咒怨的東西,再加蓋樓房就好比是一條通道,連接了天和地。這天地一貫通就好似人的血脈通暢,加上大量的人氣,要不了多久,這裡就會成為一處絕佳的寶地。只有自己引來的氣才會被自己所用,別人聚的氣那是別人的,不會輕易讓你使用的。」

  第二天便是施工,按照原先張若虛畫好的地方往下打,果然是三疊三的祭台模樣,這些單個的祭台體積的確非常巨大,其中最中間的那一處僅僅是頂部就超過了二十個平方,這樣大的面積單一的洞打下去根本無用,所以前後花了約莫有一周的時間才完全到底。

  如同他們所料,每處祭台的周圍都或多或少的發現了一些殘骸,這些殘骸早已無法拼湊出人形,也只能盡力的清理出來統一堆放,並在祭台的兩邊各放上一面鏡子再用泥土回填。一切都是謹遵著國惟道的囑咐,忙完這些東西已經要到那年12月了。

  後來那塊地起了一棟當時非常高檔的寫字樓,曾經在2011年我有幸到過那棟樓,在樓層的某一層一間小辦公室里見到了那個和我說故事的人。河圖說,這間辦公室是他離開師傅後南下選擇的第一站,這也是朱子豪送給查文斌的禮物,空間不大,但是視野很開闊,對面就是一江之隔的香港。房間裡布置的東西很少,只有一個書桌,一排書架,兩張座椅。

  河圖說,這間房子只有他遇到困惑的時候才會來,每每思緒受堵,就到這裡來呆上兩天,還真的就解開了一些難題。而在2013年,當我再次南下去到深圳出差的時候,那棟樓已經被打上了拆遷的記號,聽說規劃又要重新開始了,畢竟是屬於上世紀80年代的產物,無論是結構還是檔次都與現下的深圳不再符合了,從這棟樓里後來走出了好多名震江湖的企業家,不知道它的第二春是否會重現當年的繁華。

  1984年12月,那年的低溫超過了以往,浙西北的洪村有一條小溪都結了冰。根據後來的考證,說是黃浦江的源頭,所以小時候我們經常對著河裡尿尿,一邊尿一邊說道:「尿啊尿,尿到黃浦江里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