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大約五百年前,洪村再一次承受了劫難,元末的時候一場天災使得天下動亂,紅巾軍起義,南方的朱元璋揭竿而起。一支地方散兵游勇組成的軍隊誤打誤撞進了洪村,這個富饒的世外桃源再一次迎來了滅頂之災,充實的糧倉成了致命的導火索,洪村人被迫再一次重建家園。

  又過了三百年,好不容易恢復了一點生機的洪村卻迎來了白蓮教和太平天國運動,戰火順著浙皖兩省一直燒到了洪村。再也經受不起磨難的洪村人決定離開這個已經被太多人知曉的家園,翻過大山,踏過大河,一直來到了現在的霍山縣境內,這裡有和洪村相同的十萬大山,這裡有著同樣惡劣的自然條件,這裡人煙稀少,於是他們把這裡當做了第二個洪村。

  為了祭奠那一場浩劫,每年的農曆七月二十二,雷雨人都會重新回到洪村的故鄉,他們要去祭拜死去的先祖,祭拜曾經的祠堂。

  「現在你明白了?」風起雲說完這些的時候,查文斌不禁開始對這個顧老的民族有了一絲崇敬。

  「那你們求雨是?」

  風起雲起身指著那籠內的女子玉雕道:「求雨是真,祭拜也是真,這尊女丑之屍並不是真品,而是仿的,封七爺找它可也是花費了不少的手段啊。」

  那老人趕緊起身低著頭道:「教您失望了。」

  原來這封七爺的確也是那雷雨後人,他原本姓風,為了掩人耳目改姓了封。這一品茶樓就是他們對外的一個據點,封七爺則是幕後的實際掌控人。剛才那幾位虎爺、陳三爺都是這條道上混的,風氏為了尋回那尊女丑之屍秘密建立了一支專門尋找此物的隊伍,這樣大的物件如果被人找到就一定會露出信息,於是風氏便在這霍山腳下建立了第一家一品茶館,不光是這裡,在西安、在成都、在北京、在上海、在兩廣、在江浙,幾乎所有的省份都有類似的經營活動,表面上也許它們是茶館,是澡堂子、甚至是裁縫鋪,可私底下卻是一支地下文物交易的龐大通道。

  從徹底離開洪村後,風氏人終於明白這個世上是弱肉強食的,他們需要建立起一個穩固不可摧的巨大網絡,分散在全國的點不停的收集和打探消息。他們與各種各樣的人來往,雷雨人有著自己的智慧去經營,如今的雷雨氏依然成了地下文物交易的最大老闆。

  而他們的另外一個潛在對手則是:羅門!

  「我們和羅門沒有衝突,橋歸橋,路歸路,有時候也有些合作,查兄還有身後的那位小哥,我這麼說你們不會覺得有問題吧?」

  這下輪到查文斌覺得尷尬了,他那個羅門身份確實可有可無,葉秋呢,更是說不清道不明,對方居然能知道自己的底細。好比那個女丑之屍一樣,查文斌以為披著紅綢子在場的人都就都不知道綢子裡面的是什麼,可別人呢早就把你瞧的一乾二淨,他不是胖子,沒有那些憑空而來的底氣,那也不叫底氣,那叫不知者無畏。

  查文斌也沒有去回答他那個問題,起身道:「既然風兄是洪村人,那在下就直說了,那天在那棵大樹里發現了一些東西,想請教樹里封藏的到底是何物?你們那天是否是在祭拜?」

  風起雲看了一眼封七爺,呵呵笑道:「那棵樹,讓我想想,是哪一年種下的,大概是他們下山後的第二年吧。所以這件事,我也想請查兄幫我一個忙,三百年前走的時候我們有一位長老不肯離家,說是要誓死守護先祖的祠堂,於是他就被封進了那棵樹里。」

  「死了?」

  「不,活著的時候就已經封了進去,封七爺你可以告訴他一些情況。」

  那封七爺嘆了一口氣道:「您見過琥珀嘛?」

  「見過。」查文斌如實說道。

  「風氏十部里的候虫部最擅長這種法門,我們的先祖學習了其中的一種辦法,便是將活人放進融化的蠟裡面,蠟會在特定的模具里成型。蠟分兩層,第一層里是人,第二層里則是鮮血,我們的先祖相信這種辦法可以讓蠟里的人得到永生,鑿開大樹封入蠟棺。」

  「所以,想請查兄幫我要回先人的遺體,當然這個忙不會讓你白幫的,我會額外再回答三個你想要知道的問題,你考慮一下吧。」

  三個問題換一具死屍?這個買賣划算不划算查文斌心中有數,可是那具死屍已經被拉走了,他查文斌一介草民,難不成去搶去偷?

  晚上,查文斌陷入了思考,如果要拿回那具屍體他唯一能求助的恐怕也只有……

  黑龍,查文斌親眼看見了他埋葬在了水底,這些年和羅門的聯繫早已斷了,能夠置身事外是他現在最大的享受,可以選擇的話,他寧願做一個凡人。

  第二天,一品茶樓,查文斌很早便醒了,靠著窗戶的位置風起雲正在靜靜的發呆。

  「風兄。」「這麼早?」「我想先問你一個問題可以嘛?」

  風起雲笑著看著他道:「先借了可是要還的哦。」

  「我們幾位朋友,每個人的八字里,我缺金,其餘四位是缺木、火、水、土。有一位高人告訴我,說我們都是天註定會遇到劫難的。跟我一起來的那位小哥名叫葉秋……」查文斌把他們五人所發生的事情都與那風起雲說了一遍,說到最玄妙的地方,連風起雲也皺起了眉頭,尤其是那狀元村的伏羲八卦台。

  查文斌說完後,風起雲沉思了好久,終於他好像做了一個重要的決定似得,起身道:「你隨我出去一趟,不過你的朋友不可以一起,答應我,等下你所看到的,聽到的,不可以跟第二個人說,我是冒了極大的風險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