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要建房子,這是好事,那個年月蓋屋子簡單,基本村里也都會過來幫忙,快的話三五天就能蓋好。我當時說要給他建個磚瓦房,可是他執意不肯,說是土坯房冬暖夏涼。花了沒幾個錢,一周的功夫屋子就建好了,總共四間屋子,其中一個裡面供奉著三清畫像,畫像下面還有天正派各個時期的掌門靈牌,有一個神龕,一個香爐。

  我以為查文斌是要出家了,因為當時的他狀態非常不好,袁小白曾經幾次找他談話都被潑了冷水,好在那姑娘心理素質挺高,查文斌新家落成的時候她也跟著一塊兒搬了過去,自己收拾了一間屋子索性住了下來。

  第一百五十五章 螞蟻鬧墳

  在中國道教有兩大派別:分別是全真和正一,而茅山派卻是大約在漢代時期由三茅真君所創,與龍虎山、閣皂山同為道教三大符籙派。在元代的時候茅山被併入正一道,而正一道的前身便是張道陵天師所創的五斗米教,此人以善用符籙驅鬼治瘟疫而聞名,茅山一派則更是符籙中的高手,此派乃是江浙一帶乃至兩廣和南洋地區最為活躍的民間教派,衍生出的分支更是數不勝數,其中查文斌所在的天正道便是其一。

  正一道和全真派不同,正一的弟子是可以婚娶的。

  全真派道士為出家道士,不結婚,吃素食,平時住在道觀里,因此他們又被稱為隱仙派。由於他們修煉孤身修行的清淨丹法,所以禁止門人婚娶,並將斷淫作為修道的重要標準。

  全真弟子男的為道士,女的為道姑,都需要蓄長發,男道士還得蓄鬍須。

  而正一派道士可以結婚,吃葷。這個分支里的大部分都是不出家的道士,道教裡頭也叫他們是火居道士,很少有部分才會出家。

  不出家的正一道士,有些是在宮觀里活動的,而更多的是沒有宮觀,又叫做為散居道士。這散居道士,一般情況是平時穿俗裝,住在家中,平時下地幹活,不穿道袍也很少有人鬚髮帶冠,看著和普通沒什麼區別,查文斌就是屬於這一種。

  從某種角度上來說,全真派更加虔誠,正一的道士則更加灑脫,兩者各有千秋。

  查文斌弄了這個屋子其實就是他的道觀,外面看著和一般農家小院無二,家裡還置辦了一套農具,那幾日我也老住在那兒,很少看見他說話,除了早晚各打坐一個時辰外,更多時間他便像個地道的農民。

  我也勸過他,我說這些事不適合他干,我們又不是沒吃的,至少在那個年月里,我是少有的大戶。但是他卻說那不是他想要的,他想在生活中去重新尋找到自己,這個人就是犟脾氣,很難說得通,我知道老鷹洞的事兒對他的打擊太大了。

  那天傍晚,小白炒了幾個菜,這丫頭也挺好的,飯反正多做一份,你們愛吃不吃,到時間就收走。我坐在院子裡喝著啤酒,查文斌則在一旁自己用煤球爐燉粥,我實在忍不住了就說道:「你是不是存心的?沒看見人給你飯菜準備妥當了,非要一個人燒什么小灶。」

  他頭也不回地說道:「你吃你的,我吃我的,誰也不礙著誰。」

  「我說你是不是太矯情了,有必要嗎?」這時,袁小白拿著碗筷也走了過來道:「小憶,別理他,愛吃什麼吃什麼去,老娘還懶得伺候呢,來我們吃自己的。」

  我放下啤酒瓶子對她說道:「我說你也是的,腦子怎麼跟他一樣都轉不過彎來,這地兒哪好了,能比得了你袁家公館還是美國公寓啊?跑這兒整天受人白眼,你倆這唱的是哪一出啊?」

  她沒好氣地說道:「吃你的,這麼多菜還堵不住你的嘴?」

  這倆人就是這麼個狀態,住在同一個屋檐下卻互相不說話,不干涉,不來往。好歹幾年前也是一個坑裡的戰友,咋就成這樣了呢?有時候我真的很想把他倆拉一塊兒,把話挑明了,不然我看著都難受得想去死。可是這倆貨吧,一個腦子缺根弦,一個腦子一根筋,這話說不是一路人他還真就不進一家門。

  那陣子我也幾乎不怎麼回家,大約是半個月以後,鈄妃找上門來了。

  啥事呢?原來是她姐和她爹媽要做百日,人死滿一百天,按照習俗孝男孝女要辦一桌酒菜接亡靈回家受香火,俗稱「叫飯」。到午後或傍黑,後輩子孫及親友們再拿香紙到墳上焚燒,稱為「敬百日」。

  鈄妃是個女生,哪裡懂得這些,再說眼下她不還是我乾妹妹麼,跑來找我商量倒也在理。我瞟了一眼查文斌道:「這事兒你在行啊,我可一竅不通。」

  這活兒查文斌是不會拒絕也是不能拒絕的,於情於理他都該去瞧瞧,於是一合計,明天準備去一趟上安村,因為她家也沒人了,尋思著就我們這幾個湊湊給她辦個一桌算了事了。

  按照規矩,人死後第一年要有:做七、百日和周年,然後是三周年和十周年,這些都是重要日子。百日本來就是個祭奠的傷心時刻,人也不多,我和查文斌,小白和鈄妃,因為沒大人張羅,我爹和我媽算是以乾親的身份過去,另外請了當時幫忙抬棺材和治喪的,總共也就兩桌子。一大早的男人們負責買菜,女人們負責做飯和折元寶,我和查文斌則去墳山上瞧瞧。

  老鈄家的兩座墳是在一塊兒的,老鈄和女人一座合葬墓,鈄笑單獨一座在左邊,地址是老鈄生前花了一百塊錢給人買的,原先是片廢棄的莊稼地,在個竹林裡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