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又是一站到了,我們四個人里的那個胖子也下了車,臨走前,他和我們打了個招呼互相道了聲保重,這是我們彼此第一次發出聲音。

  我發誓,我真的聽到了有人肚子裡傳出「咕嚕」得聲音,那聲音已經快比火車的聲音更大了。低下頭翻了翻自己的包,還有兩個飯糰,這一路我不知道要走多遠,每天儘量只吃一個,外面的夜已經漆黑了,我對著角落裡的那個人輕輕喊道:「查文斌,你還認得我嘛?」

  「不認得。」他的回答很乾脆,聲音很也很輕,聽上去虛弱極了。

  我沿著車廂慢慢靠了過去小聲道:「我是夏憶啊,洪村的,小時候我們同過班啊,你不記得我了?」

  「夏憶?」我能聽出他聲音里有些顫抖,他接著說道:「一早覺得是你,但是我不敢亂認,怕連累人。」

  我回頭看了一眼,確定車廂里只有三個人,便過去和他坐在一起,要知道,在這種地方遇到認識的人是何等的激動,就像是兩個落水的孩子同時抓住了彼此的身體:那就是唯一的依靠。

  「太好了,先前聽他們念名字,咱倆是分在同一個地方,又是老鄉又是同學,這下可不怕了。」我一下子就高興了起來,然後拿出一個飯糰對他說道:「我見你一天沒吃過東西了,拿著!」

  他接過飯糰想往嘴裡送卻突然停下來了,輕輕碰了碰我的手臂對著牆角努努嘴道:「那個女孩子好像好幾天沒吃了,你給她吧,我還不餓。」

  沒想到這小子這麼多年不見,還學會英雄救美了,我調轉了個頭對他說道:「你吃吧,我這還有,有我在,餓不著她。」

  那女孩一路就坐在我的對面,她始終把頭埋在雙腿中間,自從上車起我就沒見她抬起頭過。走到那女孩身邊,我蹲在她的面前道:「喂,醒醒,你叫什麼名字?」

  那女孩抬頭看了我一眼,我看見她的眼眶紅紅的,她沒有回答我的話,而是又把頭低了下去。

  真是個有意思的人,我拿出最後那個飯糰放在她的面前說道:「我叫夏憶,他叫查文斌,我們倆是同學,不是什麼壞人,這個飯糰是給你的。」

  我蹲在她面前足足有兩分鐘,她絲毫沒有抬頭的意思,我也覺得無趣便把飯糰放下朝著查文斌那走了過去。

  查文斌問我道:「她不吃?」

  「你管她呢,好心當成驢肝肺,她不吃我們吃!」說著,我故意從查文斌那掰下一小塊飯糰塞進嘴裡然後大聲道:「啊,真的好香啊,來文斌,我們一起吃!」

  糯米特有的黏性讓飯糰嚼在嘴裡發出「咂吧、咂吧」得聲音,人在餓極了的時候哪裡還能抵抗這樣的誘惑,再說,她不過也就是和我同年的少女罷了。很快,她就抬起頭了,然後她看著我們,我們也看著她;再然後,她拿起了那個飯糰吃了一口對著我們笑,我們也對著她笑,就這樣,三個年輕人在那個苦難的歲月里第一次走到了一起。

  她叫袁小白,上海人,祖上出過官,曾祖父是清朝的內閣學士,官拜從二品,書香門第。父親留過洋,回國後在上海經商,經營香料和布匹,最大的愛好便是收藏,在上海原本是一個頗有名望的家族。

  這樣的家庭出身在那個年月想逃過劫難都很難,紅衛兵們砸爛了她家的營生,又搶走了她家的收藏,她的父母都被帶走了,也不知道關在了哪裡,好端端的一個家被貼上了封條,只剩下她孤身一人被送上了這截冰冷的車廂。

  在那個年月,有很多像我們的一樣人被送往全國各地的農村,那是為了響應「知識青年到農村卻接受再教育」的口號,在那個一切以家庭成分論高低的年月,我們這樣父輩被打倒的孩子只配被發往沒有人願意前往的最艱苦的邊疆。

  也是在那一天,我得知,查文斌的養父養母在他九歲那一年就全部過世了,他一直跟著他的師傅生活。不知道是誰去告了一狀,說他的師傅是個神棍道士,於是乎,一頂封建迷信臭老九的帽子就被死死的扣上了,整日整夜的被關在牛棚,哪天心情不好就拉著他出去批鬥,而查文斌就這樣跟我一起踏上了這趟北上的列車。

  第十六章 借宿

  我們是在第七天的早上到了,整列火車只剩下我們仨,到站後,有個穿著綠軍裝的人把我們領下去辦了交接手續。

  下車後的第一感覺就是冷,在這個季節里南方人還可以穿著短褲光著膀子,但是這裡的人已經開始穿上長袖單衣了。孤零零的,我們仨被扔在了鐵路邊,那邊的人說會有人來接我們,接著就再也不管帳了。一直到了中午,我終於瞧見遠方的地平線上出現了一輛驢車,一個身背獵槍,鬍子花白的老人揮舞著長鞭,用山里人獨有的嗓音唱著小曲姍姍來遲。

  他姓苗,好像跟站里的人挺熟,那些人很客氣的和他辦完了手續,然後又從屋子裡給他領出了一個人。這個人據說比我們早兩天來的,個子很高,也很胖,他手裡除了行禮之外最惹眼的便是肩膀上掛著長長的一串紅辣椒,跟打仗時候的機關槍似得。

  這個胖子姓石,他的名字很有意思叫做「石敢當」。對這個名字最感興趣的莫過於查文斌,因為石敢當是個物件名,一般是立於街巷之中,特別是丁字路口等路沖處被稱為凶位的牆上,用於辟邪的石碑。

  過去古人認為泰山石具有鎮邪的作用,就會在石頭上刻上「泰山石敢當」幾個大字,有的還會在石頭上加上獅虎一類瑞獸作為浮雕,用來禁壓不祥之俗。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