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空場盡頭有道彎曲小路,由茂密林木遮擋,不知通向何處。何安下問了左右,再往前走是道士們的墓地,不許信徒進入。

  何安下沿著那條路走了沒多遠,見眼前出現了岔口,分歧有三條,便揀了一條地上落有香灰、米粒的,走了幾步,見到地上落的松針枯葉沒有被人踩過的痕跡,而且香灰米粒也不見了。

  心中起疑,繼續前行,視野突然開闊,勁風打面,見一片茂密的黑松林在腳下,團團松針如浪滾動,原來已到懸崖邊上。

  只得原路返回,見另一條路上也有香灰,便沿此追去。追了半晌,耳聽得身後響起鼓樂之聲,料想下葬儀式已經開始,這條路肯定不對,於是原路返回,朝著第三條路竭力追趕下去。

  跑得熱汗淋漓,小路一拐,轉過山去,見眼前一片平地,已然到了山頂,山頂空蕩蕩,哪裡有半個人影?

  站在山頂向四下望去,入目的都是山石樹木,剛才跑過的三條小路也無法看見,鼓樂聲響,卻無法辨別方位。

  眼望白茫天空,想到懂得玄關一竅的前元戲子尚且不能躲過一死,這個玄關一竅不懂也罷,人人都會忽然就亡去,由此一想,不由得傷感萬分,躺在地上,再也不想起來。

  他在山頂也不知躺了久,身上一片冰冷,已然下起雨來。舉目四望,是人類誕生之前的原始荒莽,覺得身上皮膚是與周圍一切都不同的溫暖,忽然有了一種說不出的感動。

  於是不再躊躇,站起身來,尋路向道觀跑去。

  道觀中,信男信女擁在三清殿前,有的躲在屋檐下,更多的人就在雨中淋著,神情甚是肅穆。大殿閉著門,裡面絲竹鐘鼓聲不斷,似乎在舉行儀式,一會鼓聲大作,七聲鐘響後,便靜悄悄全無聲息,殿外信徒響起一陣小聲耳語,面上都帶著喜色。

  過了一會,大殿門打開,眾道士走出,其中一人衣冠華貴,由眾人擁著走出,院中的信徒紛紛作揖,有的便跪在雨地里行禮。眾道士低頭垂目,各自散去,直到道士走淨,那些信徒才嚯地一下跑離院子,各找地方躲雨。

  何安下向信徒詢問,說剛才是新一代觀主的升座儀式,想來那衣冠華貴之人便是新的觀主,只是從未見過。這時見到一個道士最後走出大殿,將殿門反手鎖上,以手掩頭,跑下台階,正是震和子。

  何安下自屋檐下跳出,震和子面容一緊,愣在當場,兩人登時渾身濕透。

  移到走廊,震和子向何安下說了一番話。

  前元戲子死前有感覺,並算出了確切的時辰,吩咐死後一百天將棺材打開。死後屍體不腐爛,這是成仙的標誌,看來他對於自己的修為十分自信。

  由於他有言在先,所以埋葬沒有用木料棺材,以棺材出殯到墳地,埋葬他時換上了一口大缸,坐著裝進去,缸頂嚴密封好,淺淺埋入土中。那口抬他到墳地的棺材,又抬了回來,存在道觀的庫房中。

  震和子講:「以老道長的修為,一百天後,屍體一定會鮮活得跟生前一樣,這叫屍解,死了這個肉身,其實變化出了另一個肉身,活在遠方。」

  聽完震和子講述,何安下舒了口長氣,成仙的信心重又燃起,對於一百天後情況心裡一番憧憬。震和子哈哈大笑:「你不是見到咱們有了新的觀主了嘛,他懂得玄關一竅。」

  前元戲子只傳給了一個人玄關一竅,他被一個富商供養在家中。前元戲子也不強求他回山,所以何安下從未見過他,直到前元戲子即將去世,才將他請回山來。

  談到新任觀主,震和子喜不自禁,說以前同做小道士時,交情十分好,此次他當上觀主,仰仗交情說不定會傳給自己玄關一竅。何安下一聽更是高興,心想:震和子要是學了玄關一竅,能不告訴我嗎?

  新任觀主叫畏界風,由於常年在富商家接受供養,皮膚白潤,眉目清秀,四十歲年齡,鬢角的髮絲仍如十來歲少年般纖細棕黃,仿佛身體剛剛長成。

  他的一切起居用品都很高級,還有許多精美的小擺設,比如玉蝴蝶、瓷仙鶴等,放在手中觀賞,會把玩很長時間。

  他的床邊有一個玻璃魚缸,玻璃器皿在那時還很少見,當早晨陽光照在玻璃缸上,水色晶亮,金魚肚腹透明地遊動,他一看也是半天。他的窗外擺放了許多名貴的花草,都是從富商家一盆盆搬來的。

  他還吩咐小道士們在觀主院中種植葫蘆、葡萄,一時間弄得鳥語花香,眾道士紛紛議論:「我們的新觀主是個很有生活情趣的人。」

  畏界風在山上住了幾日後,開始開堂講經。眾道士都想看看他的真實本領,一個個表情嚴峻。

  畏界風一開口,聲音低沉渾厚,眾人胸腔都覺一震,只聽道:「講道經之前,先問一句,道經上有沒有真東西?」眾人登時譁然。

  畏界風等眾人安靜下來,說:「當然有!」眾道士鬆了一口氣。畏界風又說:「可是誰能看得出來?」又是一陣譁然。

  畏界風不動聲色說:「自古的道家是太吝嗇了,事事都打馬虎眼。」在場的道士們顯出怒容,幾位年長的道士便要一躍而起,大聲辯論。

  畏界風語氣一轉:「但是悟出來後,又覺得自古道家真是太大放了,丹經上早把一切都寫得明明白白。」見眾人臉色緩和,又說:「可是道家的秘密究竟能不能悟出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