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保寧公,看來這湘潭我是必然要走一遭了!保寧公的親軍借我用一用如何?」陸寧嘆息著問,實則,已經打定了主意,這五百親軍借過來就不還了,編入赤虎軍。

  畢竟,優秀的弓手太難訓練了,按原本的計劃,這赤虎軍成軍初具戰力,怎麼也得一年後,但弓手如果多數是訓練好的,那時間會大大縮短。

  「好吧……」李景逷有些無奈,但是,這位總院身邊,只有區區十名北朝士卒,就這樣去湘潭是不太穩妥,看樣子自己也勸不住,就此不理的話,如果出了問題,那厚臉皮傢伙,又要賴上江南了。

  陸寧咳嗽一聲,看李景逷的樣子,倒覺得怪對不住他的。

  不過,隨之想到王寒時生死未卜,便起身,「如此,傳令下去,拔營啟程!」

  第一百二十六章 生口買賣

  以一縣之治所來說,湘潭縣城頗為繁華,湘江繞城而過,北上經長沙匯入洞庭湖、長江,這裡也是前唐時嶺南楚地到京城所謂萬里漕運的重要節點,行商們進入楚地的要衝,茶葉貿易和湘米的重要集散地。

  「游遍九衢燈火夜,歸來月掛海棠前」,這首前朝詩人的湘潭偶題,依稀可見湘潭繁華夜景。

  湘潭縣令鄧旻深是一位儒雅文士,很是惶恐的接陸寧這個文總院入城,不過他對道州到底發生了什麼並不清楚。

  第二天,武平軍節度使周保全就從長沙府到了湘潭縣來見文總院,他剛剛八歲,本該是天真爛漫之時,但來見陸寧,卻戰戰兢兢,幾次嚇得要哭的樣子,跟隨他而來的掌書記趙清,也是一個勁兒請罪,言道小公子對道州事一無所知,更節制不到道州。

  陸寧劍斬郎州張文表,嚇死長沙周行逢後,現今楚地已經群龍無首,周行逢時的十兄弟,也就衡州刺史楊師璠還在,但他的威望,自不足以統治楚地。

  陸寧一邊令鄧旻深找來畫師,臨摹李大畫像西四處張榜,自己則在周保全一眾陪同下,帶著李景逷的親軍,進了長沙城。

  本來正想將秘旨送去長沙府的密監據點,但旋即就從衡州傳來消息。

  王寒時沒有死在亂軍中,逃難到了衡州地界,但箭傷發作昏厥,被鄉農收留,該當他命大,高燒後竟然活了下來,退燒清醒後,要鄉農送他進了橫州府。

  見到王寒時後,衡州刺史楊師璠已經驅兵前往道州平亂。

  而引發道州兵亂的,卻是道州當地的土蠻。

  楚地西南及嶺南,生活著許多土蠻,前唐在嚴禁逼良戶為賤戶的律法實行後,「南口」就成了奴隸的重要來源。

  所謂南口,就是「南邊來的生口」,也就是來自楚、嶺南、閩、越等地的土蠻奴隸,他們或是叛亂被抓發為官奴或是互相之間征伐掠奪奴隸賣給唐人。

  到現今,楚及嶺南的土蠻部族,仍和以前一般。

  北朝在道州「買生口」的消息傳到嶺南,這些部族立時聞風而動,有的部族首領從本族挑選精壯,有的更向鄰近弱小部族發動戰爭,掠奪奴隸,女的留下,男的便送來道州。

  畢竟,已經很久沒有這種大宗生口交易了,而且唐人以前買土蠻奴婢,女婢更值錢,現今男奴二十貫,可是高價,嶺南蠻族幾乎都為之瘋狂。

  更有桂州蠻族大部侵入道州蠻部,令道州數十個小蠻部聯合抗拒,擊退桂州洞蠻後,索性就攻入了道州,要殺了來道州買「生口」的北朝使者,道州守軍也隨之譁變。

  王寒時在親隨及一眾土蠻奴死命護衛下,才逃出生天。

  看到道州兵變的原因,陸寧錯愕了好一會兒,招募軍卒變成了「買生口」,雖說土蠻們如此理解好似也沒什麼問題,但其中,要說沒人推波助瀾,不可能引起這麼大的風波。

  王寒時,還是有些急功近利了,見每日送來的土蠻眾多,可以從中精中選精,所以他卻是將錯就錯,根本就沒遏制這種流言的傳播,反而真的接收那些被當作豬羊一樣驅趕來的奴隸,令北朝在道州正「買生口」的消息做實。

  不過,還別說,那些買來的土蠻奴,道州兵及諸蠻譁變,王寒時四面楚歌之際,卻是和王寒時親隨一起,護衛王寒時殺出重圍,雖說是因為道州城破,他們怕也被殺死,但這些被劫掠賣來道州的土蠻們,因為以前處於部族生活狀態,很多部族又處於原始的奴隸制架構,所以,他們骨子裡並沒有多少追求自由的念頭,反而是成了誰的奴隸,便習慣性為主人效忠。

  在楊師璠送來長沙府的軍報中,說是已經收攏了百餘名逃落在四邊的土蠻奴,送去了衡州王招撫處,但王招撫的二十名親隨,應該都已經戰死。

  畢竟亂軍中,這些盔明甲亮的親隨很惹眼,而且,各個親隨都殺了不知道多少亂軍,自然是被圍攻的對象。

  甲冑齊全的這二十名齊軍與道州兵、土蠻兵廝殺在一起,雖然有著壓倒性優勢,但亂軍實在太多,他們匆忙間只搶出幾匹馬匹給王寒時逃難,自己則只能步行和這些亂軍廝殺,自然最後都力竭而死。

  看著楊師璠的軍報,陸寧沉默良久。

  隨之,便修改了送往江陵府的兩道諭旨,且又加了一道諭旨。

  江陵府駙馬府、南京行宮,都有常備的一名中書舍人,聖天子諭旨到,便由他們去宣講。

  送往江陵府的這三道諭旨,前兩道,是關於行政區劃及湖北大營、神武軍等等調整。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