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7頁
自己能提供的這些思路,無疑是可以解決掉相當一部分問題的。
蘇七月說這番話的時候,沒有去想其他東西。
比如首長們會不會覺得自己言過其實啊,或者其他級別相當的同僚們,會不會覺得自己太喜歡表現啊,這些蘇七月都沒有考慮。
他只希望這支「數位化快速反應部隊」建成之後,能真正成為我軍的一把利器。
蘇七月做了一大段的講解之後,接下來大家在「數位化快速反應部隊」建設理論、技術上的探討就少了許多。
顯然,大家能想到的問題,之前蘇七月都已經提出來,並且給出了相應的解決思路。
其餘人提出的問題,想要比他還有技術含量,那幾乎是不可能的。
看看大家討論的差不多了,杜仲平和身邊的李振祥、鍾元年、譚笑天等人低聲商量了幾句,就咳嗽一聲說話了。
「剛剛大家對於『數位化快速反應部隊』建設的討論很熱烈,也提供了不少的好點子。」
杜仲平語氣平靜地表示道,「聽了大家的想法,我們對這支部隊的建設就更有信心了。」
杜總長說這番話的時候,大家點頭認同的時候,目光都不經意地在蘇七月的身上掃過。
在眾人看來,蘇七月一個提供的點子,就足夠解決一大半問題了。
「既然座談會有了結果,那我就宣布總部的決定了。」
杜仲平的目光在與會人員神色一一掃過:「總部決定,將在B軍區組建這支『數位化快速反應部隊』。部隊的級別,暫定為加強師一級……」
聽到這裡,與會幹部們很多都露出了驚訝之色。
「加強師」這個名詞,大家並不陌生,但真正有所接觸,也確實有些年頭了。
師作為部隊裡的一級建制單位,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軍兵種,其編制人數是不同的。
比如說陸軍有炮兵師、裝甲師、機械化步兵師、摩托化步兵師等。
空軍有航空兵師、空降兵師等。
海軍則由海軍水面艦艇部隊、海軍岸防部隊等組成。
因此,加強師的編制規模,通常要看原先該「師」所屬的軍兵種。
比如陸軍的步兵師,若成為加強師,則通常在原先的基礎上增加一個步兵團或炮兵團或其他兵種團。
空軍的航空兵師,若成為加強師則通常在原編制基礎上增加一個航空兵大隊等。
一般來說,加強師雖然部隊數量肯定有所增加,但是行政級別不會有什麼變化,依舊是師一級。
但是這支「數位化快速反應部隊」作為一個作戰單位,卻顯然不是這樣的。
這個加強師的頭銜,應該是對應的副軍級了。
第1074章 重任在肩
「什麼,加強師一級的配置?」
會議室里,聽得杜總長的一番陳述,與會幹部們大多露出了震驚的神色。
「數位化快速反應部隊」的建設一經提出,大家就對上面接下來的動作有過預測。
想法大家各有不同,但有一點是很一致的:想要滿足快速反應部隊這個要求,這支新組建的部隊,應該至少師旅一級的架構才行。
結合這次座談會的規格,那麼一個師一級的編制肯定是跑不了。
但是副軍級、加強師的架構,這個是大家沒有想過的。
原因很簡單,進入到二十一世紀以後,我軍一直在部隊精簡的問題上做著努力。
目前師改旅的工作,在各軍區正如火如荼。
突然搞出一個超出師一級架構的部隊,這是所有人事先沒有想到的。
最關鍵的是,聽杜總長的口氣,這個加強師的架構,還是自上而下的,不是那種軍政主官高配的性質。
也就是說,這支「數位化快速反應部隊」不光是軍政主官會是副軍級,其餘部隊副職幹部都將是正師級。
除此之外,這支部隊下轄的四個一級部、直屬部隊等等,也將水漲船高。
副師級幹部,肯定不在少數。
換句話說,這支部隊的人員構成,肯定遠超普通師一級單位,幾乎和半個集團軍相當了。
從這一點來看,杜部長和總部領導還真是對這支「快速反應部隊」寄予了厚望。
相比大家的驚嘆,蘇七月的表情倒是沒什麼變化。
在他看來,既然上面決定要搞這個「數位化快速反應部隊」,肯定要給出自己的重視。
師一級的編制,固然可以滿足這支部隊的基本要求,但卻還不夠。
舉個例子,這樣一支快速反應部隊,肯定會碰上需要同時應付兩處戰場的情況。
這個時候,就需要指揮部的領導力量,能夠一分為二分別去兩處戰場前沿指揮。
如果部隊的領導班子只有一個師級配置,那就顯得捉襟見肘了。
現在杜總長將這支部隊的配置明確為「加強師」一級,就是為了和普通師一級單位區分開。
另外,在蘇七月看來,這支新建的部隊,應該和DA師一樣,為多兵種的合成部隊。
除了一支主戰旅之外,其餘兵種構成,則會為大隊配置。
比如飛彈大隊、特戰大隊、陸航大隊等等。
當然了,具體會不會這麼建設,那還不好說。
反正如果是上級領導讓大家發言討論的話,自己肯定會這樣提出建議的。
蘇七月說這番話的時候,沒有去想其他東西。
比如首長們會不會覺得自己言過其實啊,或者其他級別相當的同僚們,會不會覺得自己太喜歡表現啊,這些蘇七月都沒有考慮。
他只希望這支「數位化快速反應部隊」建成之後,能真正成為我軍的一把利器。
蘇七月做了一大段的講解之後,接下來大家在「數位化快速反應部隊」建設理論、技術上的探討就少了許多。
顯然,大家能想到的問題,之前蘇七月都已經提出來,並且給出了相應的解決思路。
其餘人提出的問題,想要比他還有技術含量,那幾乎是不可能的。
看看大家討論的差不多了,杜仲平和身邊的李振祥、鍾元年、譚笑天等人低聲商量了幾句,就咳嗽一聲說話了。
「剛剛大家對於『數位化快速反應部隊』建設的討論很熱烈,也提供了不少的好點子。」
杜仲平語氣平靜地表示道,「聽了大家的想法,我們對這支部隊的建設就更有信心了。」
杜總長說這番話的時候,大家點頭認同的時候,目光都不經意地在蘇七月的身上掃過。
在眾人看來,蘇七月一個提供的點子,就足夠解決一大半問題了。
「既然座談會有了結果,那我就宣布總部的決定了。」
杜仲平的目光在與會人員神色一一掃過:「總部決定,將在B軍區組建這支『數位化快速反應部隊』。部隊的級別,暫定為加強師一級……」
聽到這裡,與會幹部們很多都露出了驚訝之色。
「加強師」這個名詞,大家並不陌生,但真正有所接觸,也確實有些年頭了。
師作為部隊裡的一級建制單位,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軍兵種,其編制人數是不同的。
比如說陸軍有炮兵師、裝甲師、機械化步兵師、摩托化步兵師等。
空軍有航空兵師、空降兵師等。
海軍則由海軍水面艦艇部隊、海軍岸防部隊等組成。
因此,加強師的編制規模,通常要看原先該「師」所屬的軍兵種。
比如陸軍的步兵師,若成為加強師,則通常在原先的基礎上增加一個步兵團或炮兵團或其他兵種團。
空軍的航空兵師,若成為加強師則通常在原編制基礎上增加一個航空兵大隊等。
一般來說,加強師雖然部隊數量肯定有所增加,但是行政級別不會有什麼變化,依舊是師一級。
但是這支「數位化快速反應部隊」作為一個作戰單位,卻顯然不是這樣的。
這個加強師的頭銜,應該是對應的副軍級了。
第1074章 重任在肩
「什麼,加強師一級的配置?」
會議室里,聽得杜總長的一番陳述,與會幹部們大多露出了震驚的神色。
「數位化快速反應部隊」的建設一經提出,大家就對上面接下來的動作有過預測。
想法大家各有不同,但有一點是很一致的:想要滿足快速反應部隊這個要求,這支新組建的部隊,應該至少師旅一級的架構才行。
結合這次座談會的規格,那麼一個師一級的編制肯定是跑不了。
但是副軍級、加強師的架構,這個是大家沒有想過的。
原因很簡單,進入到二十一世紀以後,我軍一直在部隊精簡的問題上做著努力。
目前師改旅的工作,在各軍區正如火如荼。
突然搞出一個超出師一級架構的部隊,這是所有人事先沒有想到的。
最關鍵的是,聽杜總長的口氣,這個加強師的架構,還是自上而下的,不是那種軍政主官高配的性質。
也就是說,這支「數位化快速反應部隊」不光是軍政主官會是副軍級,其餘部隊副職幹部都將是正師級。
除此之外,這支部隊下轄的四個一級部、直屬部隊等等,也將水漲船高。
副師級幹部,肯定不在少數。
換句話說,這支部隊的人員構成,肯定遠超普通師一級單位,幾乎和半個集團軍相當了。
從這一點來看,杜部長和總部領導還真是對這支「快速反應部隊」寄予了厚望。
相比大家的驚嘆,蘇七月的表情倒是沒什麼變化。
在他看來,既然上面決定要搞這個「數位化快速反應部隊」,肯定要給出自己的重視。
師一級的編制,固然可以滿足這支部隊的基本要求,但卻還不夠。
舉個例子,這樣一支快速反應部隊,肯定會碰上需要同時應付兩處戰場的情況。
這個時候,就需要指揮部的領導力量,能夠一分為二分別去兩處戰場前沿指揮。
如果部隊的領導班子只有一個師級配置,那就顯得捉襟見肘了。
現在杜總長將這支部隊的配置明確為「加強師」一級,就是為了和普通師一級單位區分開。
另外,在蘇七月看來,這支新建的部隊,應該和DA師一樣,為多兵種的合成部隊。
除了一支主戰旅之外,其餘兵種構成,則會為大隊配置。
比如飛彈大隊、特戰大隊、陸航大隊等等。
當然了,具體會不會這麼建設,那還不好說。
反正如果是上級領導讓大家發言討論的話,自己肯定會這樣提出建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