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回大總管,草原各部聞之大總管親臨,都自動奉上牛羊和牧草,暫解缺糧之急。」

  「大軍口糧可支多久?」

  「半個月。」

  蘇大為沉思片刻,再次開口:「還有多久會與大食人的軍馬遭遇。」

  這一次是盧照鄰開口:「回大總管,還有半日。」

  半天之後,將到達大食軍隊力量的邊緣。

  到那時,戰場的迷霧將被打開。

  大食與大唐,將會發現彼此。

  大戰一觸即發。

  蘇大為沉思著,將一道道命令發出去。

  盧照鄰與駱賓王一一照辦。

  他們倆連同王勃、楊炯原本在蜀中任從事。

  此次蘇大為的唐軍精銳皆從蜀中調拔,順便將他們四人也徵召入軍

  以充幕僚和主薄。

  軍中往來,千頭萬緒,光靠安文生和南九郎、楊博等人,顯然無法應付那麼多的往來文書和信息。

  對初唐四傑來說,這亦是蘇大為給他們一個晉升之機。

  從營帳里出來時,王勃深懷憂慮,深深回看了一眼,手拿著蘇大為的手令,不急著交令,而是憂心仲仲道:「大總管不知有沒有受薛仁貴之事的影響。」

  楊炯看了他一眼,眉頭微揚:「不至於吧,大將軍什麼風浪沒見過?何況慈不掌兵。」

  「那是你對大總管不了解。」

  王勃回憶起昔年在長安之事,搖頭道:「大總管表面看著平靜,但他十分重兄弟之情,薛禮與他相交二十載,此兄弟情義,只怕他……」

  正說著,駱賓王掀開帳簾出來,低喝道:「軍情如火,不趕緊辦事,還在這裡說些什麼?」

  「哦哦,我們這就去。」

  兩人忙拿著手令,向各軍機營帳奔去。

  大軍上下,除去唐軍,還有數萬是胡人僕從。

  如何作戰,如何聯絡,資源如何調度,情報如何共享,如何令行如一。

  皆是學問。

  其中傳遞手令,皆要靠大總管身邊幕僚去操持,也即王勃等人的調度分配。

  駱賓王長嘆一聲,他久在西域和蜀中行走,但此次大戰未開,心中竟有一種前所未有的凝重。

  仿佛第一次感到唐軍前途未卜。

  這在大唐開國數十年來,是從未有過的情景。

  哪怕當進吐蕃氣勢洶洶,一度吞併吐谷渾,殺了大唐公主和吐谷渾王。

  大唐依舊信心滿滿。

  因為那時的大唐,可以輕易從關中抽調十幾萬府兵精銳。

  但這一次,東面要彈壓叛亂。

  西面既有突厥和諸胡叛亂,又有大食人的進犯。

  唐軍在此連折了兩陣。

  這可能是大唐開國以來,最惡劣的情況了吧。

  「駱兄。」

  駱賓王順著聲音回頭,一眼看到盧照鄰手拿數份蘇大為簽署的手令出來。

  「照鄰,邊走邊說。」

  駱賓王要去後勤處去尋周良,做最後戰馬和戰車的調度,不敢怠慢。

  「依你看,這次大總管成算如何?」

  「不好說。」

  駱賓王沉吟道:「光看紙面上的數,大食人實力在我們之上,若此次大總管手裡有五萬府兵,都不用顧忌,但是……」

  哪有五萬大唐府兵,連一萬人都不到。

  剩餘七萬多人,都是胡人僕從。

  雖然胡人畏懼大唐,畏懼蘇大為。

  但這些人,打順風仗行,一旦作戰不利,只怕不戰自潰。

  沒有如大唐府兵一樣,犧牲的覺悟和勇氣。

  這仗究竟要如何打?

  以駱賓王和盧照鄰等長年在邊塞從事的官吏,一時間,也想不到絲毫有把握的辦法。

  只能將希望寄托在蘇大為身上。

  希望他不負名將之稱。

  真能出奇計,一舉擊敗大食。

  咚咚咚~~

  日頭漸向西斜。

  迤邐數十里的唐軍軍陣,氣氛有了微妙的變化。

  充任唐軍斥候的吐蕃騎手與大唐歸化突厥騎已經回報,斥候部已經與大食人的斥候對上。

  兩方的斥候如飛舞的蜜蜂,不斷碰撞,凋亡。

  這是大戰即將開始的前奏。

  大食人就算再遲鈍,現在也當知道,大唐救安西大都護的援軍,已經來了。

  雙方都在極力活捉對方的斥候,以審出有用的情報。

  相信用不了多久,大食人對大唐這邊的兵力、勢力構成、主將,都會有一個更清晰的了解。

  這一切需要時間。

  兩軍主力交接,也需要時間。

  和普通人想像的不一樣。

  無論是八萬大唐混合軍,又或者是大食人的軍陣,都無法迅速移動。

  近三十萬人匯聚在龜茲城附近,瀰漫百餘里。

  就猶如兩片洋流,漸漸流動匯聚。

  大食人一襲白衣,黑甲。

  唐軍精銳則是清一色的大唐十三甲,金甲,血色披風。

  而唐軍數萬胡人僕從,衣甲旗號則是五花八門,五顏六色。

  這一相比較,顯得唐軍這邊成分更加複雜,軍陣更加雜亂。

  雙方的斥候不斷交接碰撞。

  雙方的游騎輕騎已經奔出。

  輕騎的速度最快,既可以突破敵方軍陣,刺探敵情,也可以靈活機動,護住本部側翼。

  出人意料的是,無論是唐軍這邊,又或大食這邊,輕騎都是由突厥人充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