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可到了大總管人選上。

  雙方就有些圖窮匕現的味道了。

  武后自然是希望蘇大為率軍出征。

  於公是增加唐軍的成算。

  於私,少了蘇大為,這朝堂上,就沒人再能阻撓天后了。

  哪怕是皇帝李弘,也擋不住武后那強大的氣場。

  在武后面前,只有乖乖聆聽教誨的份。

  環顧大唐朝廷,恐怕也只有蘇大為一人,能在武媚娘前,談笑自若。

  而蘇大為這邊。

  很明顯,是希望維持住朝廷目前的局面。

  不希望武后將李弘架空。

  不忍見母子相殘。

  以目前的局面來看,他若在朝堂上,就能形成第三方勢力,從而緩衝李弘與武媚娘之間的矛盾。

  單獨蘇大為與李弘,都不足以威脅到武媚娘。

  但若這二者結合,就算是堂堂天后,也頗感頭痛。

  所以必須將此二人拆開。

  邢國公蘇慶節,正因為看到這一點,出於兄弟情義,出於為大唐社稷大局考慮,明知此次敵人十分棘手,仍主動站出來。

  表示願做這征西大總管。

  心愿是好的。

  原本也有幾分機會。

  只是情況急轉直下。

  從天竺被大食人攻略,王玄策獨木難支開始,這場戰役的危急程度,已經脫離控制。

  上升至滅國級的危難。

  那絕非現在蘇慶節所能駕馭的。

  而都察寺卿嚴守鏡提供的情報,更令大唐君臣對此次敵人的決心和實力,感到震驚。

  非蘇大為,不足以統懾唐軍。

  非蘇大為,不足以應付此次危機。

  到了這一步,甚至逼得李弘喊出御駕親征這種話。

  蘇大為思前想後,確定只有一個選擇。

  就是他為征西大總管。

  所以他站了出來。

  但他絕非是一時衝動,而是做了各種思考和預案。

  向武后開出條件。

  將幾位皇子隨軍,以做「監軍」,提振士氣。

  是監軍也罷,是人質也罷。

  本質上,就是絕了武后換掉李弘的念頭。

  蘇大為在外領兵這段時間,武后可能架空李弘。

  但絕對無人可以替代李弘。

  只要李弘還在,蘇大為得勝回朝時,挾著戰爭勝利的巨大威望,就擁只手翻天的可能。

  許多事,心照不宣,隱而不發。

  均是雙方心中博弈。

  對這一點,議政殿上這些重臣和老狐狸,自然看得清清楚楚。

  正因為看得清楚,才覺得可怕。

  擔心被捲入這場看不見的較量里,被殃及池魚。

  粉身碎骨。

  這是真的害怕。

  能混在滅國戰爭中博弈的東西,其中有何等大的利益,有多少人命、家族為此殞落。

  在這一切面前,哪怕滿朝公卿的命,都是微不足道的。

  都只是數字。

  李弘暗自吞咽一口口水。

  躲在屏風之後的李賢被安定思公主死死捂著口。

  其餘皇子皇女瑟瑟發抖。

  對自己未卜的前途,充滿恐懼。

  大殿上,閻立本腦袋低得快要扎到地上去。

  狄仁傑眼觀鼻,鼻觀心。

  右相、左右武衛大將軍,六部主官等一個個都仿佛變做了泥塑木偶,不發一言。

  空氣里充滿凝重氣氛。

  煙霧裡那一條條繞著紅漆大柱纏繞的巨龍,雙目猙獰俯視下方大唐群臣。

  眼中隱隱帶著嘲諷。

  像是嘲笑這些人,算計太多。

  所有人不敢看,但注意力都放在武媚娘身上。

  處在漩渦中心的武媚娘,一動不動。

  像是凝固住。

  只有一雙鳳眸閃動著光芒。

  似忿怒,似冷笑,似嘲諷,似痛恨。

  看著蘇大為的目光,猶如看一個叛徒。

  「阿彌,你果然長大了呢。」

  這句話,在這朝堂大殿上說及,未免有些奇怪。

  以蘇大為的年紀,軍功,在朝中的身份地位,異人的實力。

  何止是長大了。

  說一句大唐第一人。

  不過份吧?

  天后居然說他「長大了」?

  這個長大,它正經嗎?

  咳咳,不要想歪。

  以武后和蘇大為二十多年的交情,親姊弟相稱,以阿姊的身份說這麼一句,似乎也正常。

  但若是結合眼下的環境和局勢。

  只怕武后說的是,蘇大為「翅膀硬了」,不聽從阿姊的話,反而處處與之作對吧。

  果然,隨著武媚娘的話,蘇大為淡淡一笑:「雄鷹長大了,總要翱翔的。」

  六部主官低著頭,不敢看武媚娘的表情。

  只是彼此之間,暗自眼神交換。

  果然,果然是說蘇大為翅膀硬了。

  他們倆該不會,當堂掀桌子,撕破臉吧?

  以大家對武后的了解,別看她只是個女人,但心氣之高,之傲,世所罕見。

  凡是她認定的事,不管多少困難險阻,都必定會做成。

  這個女人身上,有一種異乎常人的韌性。

  實在無法想像,她會退讓。

  不,她是絕不會退讓的。

  可是蘇大為那暴躁脾氣,動不動就屠人家白馬寺,好像……也不是會退讓的樣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