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蘇大為微微一頓,待眾人稍做消化,繼續道:「我大唐將吐蕃邏些城打破後,這些部族重新歸為四分五裂的狀態。

  既是分裂,既然各有部族,便可分化拉攏。

  何況,大唐滅國之威,只怕多的是願意為大唐效力的部族。

  再加我手上一萬大唐精銳,以及徵召的吐谷渾人,足以應付局面。」

  蘇大為這番話,已經藏有許多的廟算心機在裡面。

  李玄信細細思索,只覺得蘇大為看似隨意。

  但思路卻極為清晰。

  若要蘇大為自己說,便是邏輯嚴謹,老鐵沒毛病。

  其實最早的先民,都是以部族、族群為單位。

  都是一盤散沙。

  但是戰爭,是最好的融合劑。

  大家為了共同的目標奮鬥,那叫什麼?

  那叫事業!

  古人仆素的事業心,那就是搶錢搶糧搶女人。

  在松贊干布這等強盜頭子的帶領下,各部族跟著他搶掠發財。

  自然加入者越來越多。

  只要不斷勝利,就會有越多人加入。

  最後打下一個大大的江山。

  這一點,後世女真也是如此。

  老奴以十三副盔甲起家,統合遼東無數部落,最後聚起萬餘人。

  繼續南下搶掠。

  按理說,女真族內部分是分裂多如牛毛。

  但只要勝利,就能融合一切分岐。

  這是創業公司的做法。

  直到最後,公司上市。

  各部族也都自認自己是公司的一份子。

  所謂民族、國家,也都形成了。

  若是在上市之前崩了的,還未完成融合。

  便會重歸於散沙。

  在蘇大為如今這個時代。

  吐蕃正是這種情況。

  李玄信有些無奈的看了一眼武媚娘方向。

  聲音越發弱了幾分。

  他起先出聲,是有些咄咄逼人氣勢的。

  但是蘇大為越說,他就越覺得自己在蘇大為面前顯得無知。

  原本引以為傲的宗室身份,右武衛大將軍身份。

  從未有一刻感覺這般令他不安。

  感覺自己愧對這一身軍甲。

  但是武后的目光如芒在背。

  他不得不硬起頭皮繼續道:「我還有最後一個問題。」

  唰!

  所有人的目光一下子集中在他身上。

  不是剛才說好了是最後一個嗎?

  怎麼又來最後一個問題。

  蘇大為倒是不以為意,伸手虛抬:「右武衛將軍但說無妨。」

  「徵召吐谷渾人和徵召吐蕃人做僕從,應該沒什麼問題,但是徵召蜀中一萬府兵,這人員,究竟從何處徵召?

  蜀中的防務也不輕鬆,那麼大的地方,就這麼些人。

  未知蘇郡公,想從何處調撥人手?」

  蘇大為看著他。

  久久不發一言。

  那目光,令李玄信有一種被剝光看透的感覺。

  那目光像是在質問:你連這個都要問我?

  李玄信咬牙硬撐著抱拳道:「在下才疏學淺,委實不知如何調度,還請郡公不吝賜教。」

  這個問題,也是武媚娘和李弘所關心的問題。

  更是左相閻立本、刑部尚書狄仁傑。

  及殿上十二衛大將軍。

  從將軍和各部主官所關心的問題。

  蜀中,前幾年也是才遭過災的啊。

  而且兵力本就不多。

  蘇大為究竟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就見蘇大為洒然一笑,目光投向一旁沉默的蘇慶節道:「獅子,你來說?」

  程處嗣久在帝都戎守。

  缺乏一線作戰的經驗,可能不太清楚。

  但像是蘇慶節、程務挺這些經過戰陣。

  而且跟過他打吐蕃的大將,怎麼會想不到其中的關竅?

  被蘇大為一說,蘇慶節抬頭,雙眼透出凌厲的,略帶桀驁的笑意:「那自然是,將防備吐谷渾一線的鎮軍,抽調一萬人出來。」

  這話一出,李弘、武媚娘和李玄信、閻立本等人都是一呆。

  就見蘇大為鼓掌笑道:「善!」

  就是如此了。

  既然把吐谷渾人和吐蕃人中的精銳都徵召了,都抽調光了。

  哪還用留那麼多唐軍防備著?

  我們就放開防線,那些吐谷渾和吐蕃人的老弱婦孺,敢向大唐邁出一步嗎?

  這不是狂妄,而是自信!

  一位大唐將軍,百戰名將對一切事情,如掌上觀紋的自信。

  自此,蘇大為整個思路完成閉環。

  武媚娘閉目沉思良久,陡然張眼贊道:「好!好一條計策,好一個蘇大為,依哀家看,此計大妙,不費我大唐多少國力,便能借這些外藩為我用。

  而且還削弱了這些外藩的力量,足以安定我大唐邊疆。

  一石二鳥,大善!」

  滿殿文武官員,壓抑已久的一口濁氣終於吐出來。

  忍不住一齊向蘇大為稱頌不已。

  「蘇郡公眼光卓越,更兼多智,難怪能屢戰屢勝。」

  「我大唐前有邢國公蘇定方,現在又有蘇郡公,大唐武德後繼有人矣!」

  「嘿嘿,那些西域叛亂的胡人,還以為我大唐拿他們沒辦法,這次依蘇郡公之計,定要讓他們,有來無回!」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