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足夠一生衣食無憂。

  但在遼東,在百濟,在倭國,親眼見識蘇大為的威風。

  見蘇大為翻掌間撫百濟,滅倭國,平高句麗。

  威懾新羅。

  那時尚年輕稚嫩的蕭禮,內心受到極大的震盪。

  原來,這世上並不止我一個是穿越者。

  原來,還有穿越者,能在這時代混出頭。

  他那時候,一方面震動,一方面也生出深深疑惑。

  為什麼,憑什麼,大家都是穿越來的。

  我便被當做妖怪險些溺死。

  你蘇大為,一個從不良人起步的草根,卻能到如此高位。

  他開始暗中了解蘇大為的一切。

  越了解,就越覺得不可思議。

  而當蘇大為在倭國建立不良人組織,去瓦解舊貴族勢力,扶持底層百姓變革時。

  蕭禮大受鼓舞。

  他終於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意義和位置。

  雖然,他不是那個首倡者。

  但蘇大為玩的這套,他熟悉啊。

  這不就是咱們自小學過的「屠龍術」嘛。

  教員千古!

  只要參與到這場大變革里,至少也是個從龍之功吧?

  或者說,至少能混個凌煙閣的功業吧?

  蕭禮的心頭一片火熱。

  終於找到了人生價值。

  直到,再次遭遇重挫。

  蘇大為被李治一紙詔書招回。

  倭國的事,中途夭折。

  這其中,最心痛的莫過於蕭禮。

  沒人比他更了解,這種變革的威力。

  沒人比他更期待,把倭國,乃至大唐,變成他熟悉的那個環境。

  但是沒了。

  蘇大為一走,剩下的人也作鳥獸散,蕭禮一人獨木難支。

  只能眼睜睜看著倭國的變革停滯,直到倭王高市回歸,局勢崩潰。

  變革的火滅了。

  蕭禮不得不返回大唐。

  那段時間,他異常焦慮,痛苦。

  那是一種人生好不容易找到意義和方向,一種天生我才必有用。

  結果被現實狠狠一耳光打回來的痛苦。

  經過漫長的思考。

  他將一切失敗歸於蘇大為。

  「這就是買辦的……軟弱性,蘇大為在大唐有太多的好處和利益,他舍不下。

  若變革不徹底,等於徹底不變革。蘇大為的歷史評價,最多是覺醒里的獨秀吧,不,可能還不如。

  真要推動變革,還得我來。

  我來做這時代的教員!」

  龍首原的群峰之上,一個自負曠世奇才的青年,仰天怒吼。

  他把那一年,自己定為大唐覺醒的元年。

  自那以後,潛心向學。

  花了三年時間,在倭國失敗的基礎上,走遍大唐,補充調研,充實理論。

  直至著書立說。

  向底層百姓,傳播他的理論。

  並將歷年作戰得到的賞賜財賦散盡,招攬人手。

  先從行伍中的袍澤開始,從昔年一起征倭國的那些不良人骨幹開始。

  開始是最難的。

  但他堅持做下去。

  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

  到第五年的時候,環顧左右,竟已聚起一張網。

  無數英賢皆聚在他身邊。

  口稱矩子。

  蕭禮終於也享受到,蘇大為當年在倭國那種一呼百應的威勢。

  新建的組織,羽翼已豐。

  可以開始進行下一步了。

  從某方面來說,蕭禮在努力模仿蘇大為崛起的路線。

  先成立類似不良人和都察寺的暗部組織。

  結成網絡。

  打通各方關係,悄然滲透拉攏。

  身邊聚起一批狂信徒。

  最後打通上層路線。

  直到抱上武后的大腿。

  完全是複製蘇大為的模板。

  可是到搭上武后的線後,他也面臨昔日蘇大為同樣的困境。

  往上,有一層天花板。

  上面皆是宰輔之臣,世家門閥,名臣名將。

  要麼加入,要麼打破。

  打破是不可能打破的,時機不到。

  加入,那不又是另一個蘇大為?

  就算蘇大為這種戰功,還得苦熬資歷。

  何況他蕭禮。

  而且李治,並不好糊弄。

  一旦被李治察覺,就會是滅頂之災。

  特別是還有蘇大為這個變數存在。

  當蘇大為從蜀中,挾著治疫成功,滅吐蕃的大功回來。

  蕭禮徹夜難眠。

  他終於下定決心,行刺李治。

  要亂。

  只有亂,才有機會。

  若天下太平,以他蕭禮之才,恐怕到老了,都一事無成。

  只有大亂,才能篡奪權力。

  有權力,才能掀起最終的變革。

  哪怕行刺不成,還可以把水攪渾,可以把髒水潑到蘇大為身上。

  作為跟著蘇大為平定過倭國的老兵。

  蕭禮對蘇大為有著深深的忌憚。

  諸多手段盡出,以有心無心。

  但效果並不令人滿意。

  蘇大為全都化解了。

  蕭禮繼續蟄伏下去。

  比起十年前,他已有了足夠的耐心。

  也有足夠的城府與陰忍。

  所有線索都被他掐去。

  王方翼也死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