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蘇大為卻不理會蕭禮盯著自己的眼神,充滿敵意和陰鷲,平靜的道:「一查之下,發現許多有趣的事,比如你當年是我麾下折衝都尉,比如,你最早在百濟時便跟過我。

  在我攻下倭島後,你曾在倭島跟安文生他們駐守了很長時間。

  至今提起你的名字,安文生他們還有印象。」

  昔年蘇大為率軍從對馬島攻倭。

  在攻破倭王筑紫,並創立統馭倭人的「不良人」制度後。

  還未及推動全面改革,便收到大唐長安聖人,李治的詔令,令其返回長安。

  不得已之下,蘇大為留安文生他們繼續分兵攻掠。

  直到返回長安的第二年,基本平定整個倭島。

  安文生他們更是在倭島又駐留了一年。

  最後是被李治全數招回。

  將倭島防務交給時任熊津都督劉仁軌負責。

  而蕭禮,當時為安文生的麾下,參與了整個對倭國的作戰。

  甚至還是倭島上「不良人」制度的參與者和推動者。

  蘇大為看著蕭規,目光平靜得令人心悸。

  這種目光,猶如深海一般。

  看似無波,內里卻暗流洶湧。

  蕭禮不想承認,但又不得不承認,他心裡在害怕。

  似乎在面對蘇大為時,再多的底牌,算計,都不足以保全自己。

  所有心底的秘密,都像是被蘇大為看穿了。

  「有些信息,是我通過舊部收集來的,有些是我的推測,你姑且聽之,如果有不對的地方,你可以指出。」

  蘇大為似乎顯得異常有耐心:「若我猜得不錯,從當初隨我征倭後,你的心裡便有奇妙的想法,或許更早一些,總之你通過我在倭島上設立的不良人制度,找到了將想法實現的途徑。

  所以在回到大唐後,在連我都沒發覺的情況下,你仿照倭島制度,一手建立暗部組織,名『不良』,並自封為矩子。

  將戰國墨家和我朝不良人,雜揉成一隻『縫合怪』,也算別出心裁。」

  這話說出來,太子李弘和武媚娘、上官婉兒等人的目光,一齊投在蕭禮身上。

  那目光里有太多的吃驚、審視、疑惑。

  蘇大為所說的事,有一些是她們知道的。

  更多的則是不清楚。

  倭島的不良人制度,乃是仿大唐不良人,以吸納「倭奸」來監督倭國本地的大地主和保皇黨。

  類似基層的片兒警、刑警、武警。

  這是仿大唐不良人的組織。

  同時還加入了軍功爵。

  只有立功受賞,才能在這個組織里晉升,得到榮譽以及更大的權力待遇。

  倭國下層百姓以及寒門武士,破產戶,對此趨之若鶩。

  這種制度對底層人士,也即所謂的「無產」者。

  擁有極大的吸引力。

  甚至蘇大為還在倭島搞了土改。

  把原本忠於倭王的舊貴族統統抄家,抄沒。

  讓原本的農奴、耕戶,開訴苦大會,將那些貴族鬥倒。

  然後分田到戶。

  所謂有恆產者有恆心。

  打土豪,分田地。

  那個時候,倭島是全世界,最像「社會」主義萌芽的地方。

  這種制度如果再演化下去,究竟會出何種局面?

  就連始作俑者的蘇大為,都難以做出判斷。

  只是始終抱著幾分期待。

  期待將星星之火反哺大唐。

  若果能如此,將大唐改造為一個不為高門大姓,不為一家一姓,不為貴族門閥而生,而是真正為底層百姓,為無,產者,人民而服務的社會國度。

  此為不朽之功。

  足以名垂青史,甚至封聖。

  可惜,這個進程終究是被李治一手打斷了。

  也不知是李治嗅到了其中的風險,看穿了蘇大為的圖謀。

  又或者是別的原因。

  他將蘇大為和一大幫大唐將士調回長安。

  派熊津都督劉仁軌看管倭島。

  待泰山封禪之後,更是將高市倭王放回倭國。

  在那幾年裡,高市手腕老辣,聯絡倭國舊貴族來了一場反攻清算。

  經過合縱連橫,甚至借劉仁軌之力。

  最終,重新奪回了權力。

  在倭島上燃燒的革命星星之火,也終於被撲滅。

  原本最有可能,在公元668年出現的大變革,自此結束。

  但真的結束了嗎?

  倭島上的變革結束了,可是受到革命火種感召的一批大唐底層兵卒,在蕭禮的帶領下,悄悄開始了「不良人」2.0版。

  結合在倭島上變革的經驗,結合大唐的經驗。

  他們花了十餘年時間,編織了一張大網。

  這是一張由底層士卒、百姓、寒門織起的網。

  一張不亞於都察寺,不亞於倭島不良人的網。

  自下而上,發揮「農村包圍城市」的風格,緩緩滲透。

  量變到質變。

  「矩子。」

  蘇大為看向蕭禮:「你還挺有想法的,究竟是想做什麼?」

  「你在嘲笑我嗎?」

  蕭禮的目光一下子變得銳利起來。

  「你有何資格嘲笑?你做不到的事,我做到了。」

  蕭禮的眼睛,透著血紅光芒。

  那裡面有劇烈燃燒的野心。

  他脖頸的血管賁起,帶著金屬特質的聲音響聲,冷靜異常:「當年在倭島,你明明可以振臂一呼,改變這個世界,可是你不敢,你膽怯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