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裡空氣稀薄,就算是異人,也有一種呼吸困難之感。

  好在他可以轉為胎息。

  暗運周身真元,將自己狀態稍稍調整。

  胯下青驄馬一聲長嘶,奮蹄而上。

  昔日的神女峰,苯教聖地,終於,又回到這裡。

  輪迴了這麼些年。

  當年未能解決的事,在這裡,終於要畫上句號。

  隆隆隆~~

  神峰之上,積雪突然崩塌。

  不知是出了何事。

  一層層冰雪不斷剝落。

  起先還慢。

  但越滾越大,積雪漸漸化作巨浪,向下傾瀉。

  雪崩。

  冰雪巨浪掀起數十百丈高。

  此起彼伏,爭先恐後。

  如萬馬奔騰。

  天崩地裂。

  不知過去多久。

  只聽一聲長嘶,那青驄馬躥上冰雪浪尖,馱著蘇大為與聶蘇兩人,不斷向前狂奔。

  四蹄如飛,踩雪踏浪。

  如騰雲駕霧一般,在雪崩的巨浪中,縱躍前行。

  半個時辰之後。

  只聽一聲馬嘶。

  精疲力竭的青驄馬終於登上神女峰頂,四蹄一軟,跪在地上。

  蘇大為懷抱聶蘇,踏實地面。

  抬頭向前,隱隱辯認出當年苯教建築。

  那些彩旗和經幡,因為無人打理,早已破舊不堪。

  只剩一些破爛布條。

  轉經筒和苯教法器散落了一地。

  還有當年經歷戰火,凌亂的痕跡。

  蘇大為抱著聶蘇,向著青驄馬微微頷首:「辛苦了。」

  青驄馬點點頭,長嘶一聲,身形轉淡,化為微塵隨風飛散。

  走了這麼遠的路。

  終於,回到當初的起點。

  ……

  長安。

  太子李弘天不亮便起身了。

  他有例行的功課,需要太子府上大儒輔導。

  此外還要按孫仙翁的交待,每日勤練五禽戲等導引煉體之術。

  做完這些,才能吃上早膳。

  然後又匆匆趕去養政殿,處理堆積如山的奏摺。

  天皇與天后不在時,由太子輔國。

  如今雖然大唐政治中心遷往神都洛陽。

  但平日奏摺和信件往來,有一大半,都要經過長安。

  這既是過去的制度慣性決定。

  也是李治有意鍛鍊太子。

  每日洛陽與長安兩都交流的信件,絡繹不絕。

  開始李治處理的奏摺,都會交由李治和武后審過之後,才頒行天下。

  最近一個月開始,除了大事奏摺要傳閱洛陽。

  一些小事,已經可以由太子自行決斷。

  這是一種權力交接的信號。

  似乎是聖人李治,也察覺到自己的身體,已經無力再支撐繁重的政務。

  轉而將事務分給武后與太子。

  呼哧~~~

  修煉完導引之術。

  李弘雙手抱圓,長長一口氣息吐出。

  他的鼻尖和額頭微微冒汗。

  接過一旁宮女遞上的濕巾細細擦拭過汗水。

  早有內侍上前小聲道:「太子,洛陽那邊有急信。」

  「嗯?」

  李弘看了他一眼,琢磨了片刻道:「既是急事,先給我看。」

  「那早膳……」

  「邊吃邊看吧。」

  李弘道。

  他是個極重規律的人。

  十幾年的習慣不是說改便能改的。

  練功便是練功,上課便是上課。

  早膳絕不會與其它的事交雜在一起。

  今個兒倒有些出奇。

  內侍點頭應喏,倒著退下。

  心裡想著,大概是與蘇縣公有關。

  前陣子蘇縣公大鬧洛陽白馬寺,傳至長安,一時為之轟動。

  不知多少朝臣彈劾蘇縣公。

  當時是聖人和武后保下來。

  將那些彈劾摺子壓住。

  太子雖沒有表態,但看那個意思是極為氣惱的。

  也是,他之前與那位蘇縣公,關係頗為親近。

  如今聽聞蘇縣公犯事,想必……

  早膳就在太子的偏殿裡。

  一張木桌簡單的擺著幾個碗碟。

  並不奢華。

  相反,以太子的身份而言,有些過份簡樸了。

  李弘牢記著教課大儒說的話,也記著蘇大為與他說過: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生民維艱,當思一粥一飯,來之不易。

  面前擺著小米粥,清可照人。

  李弘並沒有急著去吃。

  儘管他早已飢腸轆轆,仍按著禮儀,先淨手,然後取過內侍奉上洛陽來的信。

  幾封信里,有大臣的,也有武后的。

  每看一封,李弘的臉色就更難看一分。

  「上次,已經屠了白馬寺,後來聽聞又殺了好些沙門佛宗,前太史令李淳風等人親往傳召,但蘇大為抗旨不遵,父皇已是大怒。」

  「蜀中與吐谷渾邊境積石關,蘇大為又不顧昔日袍澤之情,殺傷唐軍多人,揚長而去……」

  啪!

  合上這信。

  李弘微微閉上雙眼。

  在他腦海里,浮現出蘇大為的樣子。

  「阿舅,你……你為何會變成這樣。」

  李弘伸手捂著心口。

  那是一種本以為了解,本來無比信賴之人,突然翻臉,給自己心口狠狠插上一刀的感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