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聶蘇雙眼瞪大,眼中星光浮沉。

  一股不甘的念頭,自心中激盪。

  空空空空~~

  大地在震盪。

  空氣在轟鳴。

  天空雲海沸騰如粥。

  層層疊疊,形成巨大漩渦。

  仿佛整個世界,都依著眼前靈山為中心。

  法則,靈山就是唯一法則。

  蘇大為收起寶扇,天視地聽打開,視過方圓百里之境。

  「賊禿倒也有些門道。」

  細察之下,發現這座靈山大鎮,乃是集合了數千僧眾之力,籠罩方圓百里。

  而且與地脈相連。

  形成一個隔絕結界。

  一品異人的強大,在於對法則的領悟駕馭,在於借用天地之力,力量幾乎無窮無盡。

  但,若把異人與天地隔絕開呢?

  如果不能從天地借到力量呢?

  這便是所謂——絕地天通。

  集合大唐五大佛宗,再加一個吐蕃密宗之力。

  這些僧人,並非是無能之輩。

  為了今日之事,他們苦心造詣,特意選擇在這裡伏擊。

  便是做好萬全準備。

  靈山大陣一起。

  方圓百里,皆為佛門道場。

  天地法則,皆為佛法。

  就算強如蘇大為,此刻也在諸佛法壓制下。

  無法再施展法寶,也無法從天地借力。

  一身實力,被壓制到最低。

  「一個虛假的靈山,只能暫時屏蔽我對天地感應,難道真以為憑著假貨,能贏一品真仙?」

  蘇大為負手上山,意甚悠閒。

  「就算不用法寶,我要破你們,易如翻掌。」

  回答他的,乃是一聲巨響。

  眼前山谷開裂,煙籠霞蔚。

  自那煙雲中,只見一尊尊巨大羅漢走出。

  這些羅漢,或騎異獸,或踏祥雲,或坐珍禽,或拈壽眉。

  「十八羅漢?」

  蘇大為臉上露出古怪之色。

  他還記得,自己上一世在武漢歸元寺中摸諸羅漢的腦袋。

  傳說最後數到誰,便是自己前世。

  現在想來,殊為可笑。

  不過怎麼也沒想到,自己在這大唐,居然會面對傳說中的十八羅漢。

  羅漢之說,最早出現在玄奘法師《大阿羅漢難提密鑫羅所說法住記》中。

  當時記載乃是十六位羅漢。

  後來又有增減。

  直至定為十八位。

  分別是坐鹿羅漢、歡喜羅漢、舉缽羅漢、托塔羅漢、靜坐羅漢、過江羅漢、騎象羅漢、笑獅羅漢、開心羅漢、探手羅漢、沉思羅漢、挖耳羅漢、布袋羅漢、芭蕉羅漢、長眉羅漢、看門羅漢、降龍羅漢、伏虎羅漢。

  最為世人所俗知的,當為降龍、伏虎、布袋、長眉等。

  這些羅漢,每一個都身高丈二。

  一尊尊透出如山如海般可怕的威壓。

  天地一時變色。

  空空空~~~

  巨大的力量,形成無形壓力。

  喀吱吱。

  蘇大為的雙腳,被氣機壓制,一寸一寸向地下陷去。

  嘩啦啦~

  腳下山石凹陷崩裂。

  山道邊就是萬丈懸崖。

  碎裂石子翻滾跌落,瞬間不見。

  連回音都傳不回。

  蘇大為皺眉仰望這些丈二羅漢,竟覺得自己變得緲小起來。

  不是錯覺。

  十八羅漢,每一個身上透出的力量都是……

  一品!

  這怎麼可能?

  卻見那長眉羅漢一甩壽眉,枯壽臉上,現出一抹詭異微笑。

  「奉我佛法旨,特來拿你,還不束手就縛?」

  話音未落,雪白壽眉陡然延長,化作一條捆仙索,向蘇大為捲來。

  同一時間,降龍羅漢一聲大笑。

  精赤的上身,但見肌肉發達,閃爍金光。

  自那肩膊上,一條紋龍突然化作真龍,張牙舞爪,向蘇大為直撲上來。

  「大威天龍!!」

  布袋羅漢赫然是彌勒相貌,笑容可掬,胖手一招。

  肩上的乾坤布袋,猛地飛上半空。

  那口袋放大,一種可怕吸力,陡然生出。

  蘇大為之前一直用寶葫蘆吸別人,沒想到自己也有被人吸的一天。

  一股無形有質的力量,硬生生將他深陷入山石中的雙腳拔出,向著布袋飛去。

  更有伏虎羅漢、坐鹿羅漢、歡喜羅漢、舉缽羅漢、托塔羅漢、靜坐羅漢、過江羅漢、騎象羅漢、笑獅羅漢等諸羅漢,一齊出手。

  「我佛慈悲!」

  羅山腰中,一時佛光大盛。

  ……

  「動手了!」

  神都洛陽,李治盤坐於禪房中。

  在他對面,擺放著一尊巨大銅鏡。

  秦鏡!

  又稱秦王照骨鏡。

  這是傳說中的寶物,當年秦亡之後,漢得天下。

  是以歸漢所有。

  漢亡之後,又歸魏晉。

  至隋。

  後來落入大唐手中。

  大唐建立後,李淳風與袁天罡,為壓制大唐龍脈,特意防秦鏡制出唐鏡。

  秦鏡一直密不示人。

  許多人猜測,秦鏡應該還在龍首員上大明宮中鎮壓氣運。

  只是不知何時竟來到洛陽。

  此時此刻,太史令李諺與一幫太史局星官,諸百騎、緹騎異人,皆護在李治身邊,嚴陣以待。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