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結果又被小蘇舊話重提。

  一時整個人都不好了。

  「生孩子的事,拜佛有什麼用。」

  「可是阿兄你剛才說香火靈驗。」

  「香火靈驗這個是人家說的。」

  「所以我們去拜一拜吧,也許有用呢?」

  「咳咳,佛陀自己都是拋家棄子,沙門法師都不成婚的,還能保佑咱們生孩子?這簡直是無雞之談!」

  「嗚~那阿娘問起來,我就說是哥哥不願意……」

  「願意,願意!咱們這就去!」

  一抬出柳娘子,蘇大為立刻投降了。

  他還記得,那一夜被柳娘子拿著大棒追得上躥下跳的恐怖。

  就算是異人,也怕親娘啊。

  跟著人流沿著長街向前,不多時,遙見一座大寺佇立,正是洛陽白馬寺。

  長街兩頭各式彩燈。

  將夜色照得燈火通明。

  陣陣頌經之聲,伴著青香從寺中直鑽入天。

  寺前遊人信眾,絡繹不絕,人聲鼎沸。

  白馬寺始建於東漢平十一年,據傳是佛教傳入華夏後興建的第一座官辦寺院。

  乃佛學在東土發源地,又稱「祖庭」。

  其「馬寺鐘聲」象徵吉祥如意,被列入「洛陽八大景」。

  才到寺前,正覺遊人太多,有些煩悶。

  蘇大為一眼看到前方有熟悉的身影,不由伸手招呼:「大兄!」

  前方一位身材胖大的男子,回過頭來。

  此人雙眸炯炯有神,有如明燈。

  相貌寬和,頷下卷鬚兜腮,梳理得一絲不亂。

  左手抱著小童,右手牽著一位美婦人。

  正是狄仁傑。

  美艷婦人,是狄仁傑的妻子蘇慶芳。

  此時她的手,牽著一個十餘歲的童子,是和狄仁傑的長子狄光嗣。

  懷裡抱著的,就是他們的二子狄光遠,年方六歲。

  聶蘇在袖下,輕輕擰了一下蘇大為。

  一雙眼睛裡,隱透著羨慕。

  你看看人家,都兩個孩兒了。

  蘇大為瞪了他一眼,拉著她大步迎上去,與蘇慶芳狄仁傑再次見禮。

  「大兄,你是什麼時候到洛陽的?」

  「昨日才到,趕著去吏部交接,所以沒顧上去尋你,你家宅子在哪?」

  「就在東大坊,巷中第一家。」

  「大兄你呢?」

  「我們住在……」

  蘇大為一邊親熱的與狄仁傑拉了拉手,一邊道:「大兄這次入朝,是補大理寺的缺吧?」

  「唔,還是左相閻立本推薦,任大理寺少卿。」一說起閻立本,狄仁傑濃黑的眉毛微微揚起,眼中閃過一抹感激。

  閻立本可以說是他的貴人。

  已經是第二次向朝中舉薦提拔。

  否則他也沒法從一個蜀中都督府法曹,一躍成為大唐中樞大理寺少卿。

  這是知遇之恩。

  「正好發揮大兄斷案的長處。」

  蘇慶芳在一旁微笑著看著兄弟倆敘話,一隻手溫柔的撫在自己的肚子上。

  她的小腹微微隆起,竟然是又有了。

  聶蘇一臉艷羨的上前,與她小聲說話。

  雖是入夜,因為解了霄禁,再加上白馬寺前沐佛節。

  遊人眾多,人聲鼎沸,一時將眾人的說話聲都壓了下去。

  狄仁傑兩個兒子,都把眼睛投在蘇大為身上,似乎對這位身材比父親更高大的年青貴人,充滿了好奇。

  蘇大為身高在後世接近兩米,哪怕在大唐,也是高大如小巨人一般。

  但他身材勻稱,氣勢沉斂。

  舉手投足間,有一種輕盈而又暗蘊著爆發力的感覺。

  簡直就是一頭凶獸。

  但偏偏又沒任何殺氣和威脅透出。

  這只能說明,他已經修煉到返璞歸真之境。

  能夠欺騙常人的眼睛。

  「光顧與大兄敘話,險些忘了。」

  蘇大為一拍腦袋。

  他與蘇定方是師徒關係,與蘇慶節是兄弟,又與狄仁傑有舊,可以說是通家之好。

  此時才反應過來,居然沒給兩個侄兒見面禮。

  伸手摸遍全身,搜來找去,只找到一柄短刀勉強可以當做禮物。

  正在窘迫,聶蘇纖柔的小手自袖下伸來,悄悄往他手心裡塞了塊溫潤之物。

  蘇大為心中一寬,向小蘇笑了笑,將手中的短刀,與小蘇遞過來的玉鎖捧在掌中。

  「還是第一次見兩個侄兒,這刀與平安玉鎖,就當見面禮了。」

  「都是自家人,何須多禮。」

  蘇慶芳抿唇笑。

  她眼波瞥了一眼狄仁傑,見他微微頷首,便伸手接過:「既是阿彌的心意,我就代光嗣和光遠收下了。」

  說著,摸了摸狄光嗣的腦袋,將短刀給長子:「還不謝過小叔。」

  「謝小叔!」

  狄光嗣正是愛舞刀弄劍的時候,接過短刀愛不釋手,兩眼透著興奮的光芒。

  「哈哈,看來光嗣還十分喜歡這件禮物。」

  蘇大為伸手過去,拍了拍小男子狄光嗣的肩膀,贊道:「骨骼精奇,是練武的好材料。」

  言者無心,聽者有意。

  蘇慶芳秀眉微微一皺,接著舒張開來。

  她心道:自己蘇家本就是武勛出身,如今與狄郎君有二子,現在還懷了一個,將來總有一個,要繼承家學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