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從公到伯,這特麼是封爵直接跳說了吧。

  心中直呼好傢夥。

  「什麼邢國公!」

  茶客急得將手中銅錢劈臉擲在思莫爾身上,罵道:「我本來以為你是個伶俐人,怎地如此消遣人,老子說的乃是小蘇總管!」

  「小蘇總管?」

  「就是開國伯蘇大為!」

  轟隆!

  耳旁仿佛一記驚雷。

  思莫爾歡喜得整個人都傻掉了。

  連面前的茶客口沫橫飛的叱罵,都聽不見了。

  ……

  「阿爺!」

  一個中年人疾步走入房中。

  房內昏暗,有一種濃深的草藥味。

  中年人的眉頭皺了一下:「阿爺,怎麼不開窗?這草藥味忒刺鼻了。」

  一邊說,一邊走到窗邊,推開窗。

  外面的陽光如一道光瀑般投入房裡。

  一時明亮。

  他回頭看向屋裡,看到侍奉阿爺的家中婢女恭敬的站在一旁行禮,床上正臥著一位鬚髮花白的老人。

  在老人床邊,還有婢女正認真的煎著草藥。

  屋內那古怪難聞的藥味,便是爐上的藥罐發出的。

  「阿爺,你今天覺得身子好些了嗎?」

  中年人幾步走上去,向兩旁的婢女揮手道:「這裡沒你們的事了,下去吧。」

  「是。」

  婢女們行禮退下。

  蕭歸伸手握起床上老人的手:「阿爺。」

  床上半閉著眼睛,仿佛在入睡的蕭嗣業張開了眼睛。

  雖然因為年紀大了,不似年輕人那般清澈。

  但他的雙眼,卻依然十分精神,看著並不像是生病之人。

  「何事?」

  「阿爺,外面有契必何力投的拜帖,他想見你?」

  「契必何力?他來做甚。」

  「他說來探望阿爺,還有些事想請教。」

  「就說我身體沉重,暫不見客。」

  蕭嗣業道。

  「不見?」

  蕭歸有些不甘的問:「前幾天的阿史那將軍您也說……」

  「以後這一類事,就不要稟報我了,統統回了吧。」

  蕭嗣業嘆了口氣。

  他的曾祖便是南朝梁明帝蕭巋,隋煬帝的皇后蕭美娘則是蕭嗣業的姑奶奶。

  自幼便跟隨在隋煬帝和蕭皇后身邊。

  隋煬帝在江都被宇文化及所害,蕭嗣業跟隨姑奶奶蕭皇后和隋煬帝的孫子楊政道一同四處流浪,最後前往突厥投奔處羅可汗和義成公主。

  最終在貞觀九年從突厥回國,因為長期在突厥生活,深知突厥風土人情,被太宗李世民任命他為鴻臚卿,兼領單于都護府長史。

  貞觀二十年,蕭嗣業招降了叛逃的薛延陀部落首領咄摩支。

  顯慶二年,蕭嗣業跟隨伊麗道行軍大總管蘇定方攻滅西突厥,在可汗阿史那賀魯潰逃的時候,蘇定方曾命令身為副將的蕭嗣業與蘇大為一起,帶兵追擊阿史那賀魯。

  「阿爺,我不明白,太宗和陛下,因為阿爺熟知突厥情事,所以將突厥的事都交給阿爺來料理,這是何等的信任,為何阿爺現在連這些突厥將領都不肯見了?」

  「此一時彼一時。」

  蕭嗣業緩緩道:「我出身蘭陵蕭氏,如今武后當權,與各世家門閥矛盾激化,我的出身本就敏感,若此時再見胡人將領……」

  搖了搖頭:「你按我的吩咐去做就是了,不必多問。」

  「喏!」

  蕭歸心中凜然。

  聽到阿爺如此說,才意識到眼前的局勢竟然如此兇險。

  以致於戰功赫赫的阿爺都要通過裝病來避禍。

  「對了阿爺。」

  正要出去,忽然想起一事,低聲道:「阿爺可知今日朝會上發生了什麼?」

  「不知,也不想知道。」

  蕭嗣業揮了揮手,示意蕭歸出去。

  後者只後無奈的行禮,一步一退的向外走去:「是關於開國伯的事,我還以為阿爺你有興趣……」

  「開國伯?」

  蕭嗣業眼神微動:「哪個開國伯?」

  「還有哪個開國伯?便是昨日回長安的蘇大為,聖上封他為開國伯,結果今日早朝在含元殿上,又發生了好多事。」

  「你等等。」

  原本躺在床上好似要睡覺的蕭嗣業一下坐直身體,向蕭歸喊道:「你回來,和我說說是怎麼回事。」

  不是您老讓我出去的嗎?

  怎麼一提起蘇大為的事,您老就不困了怎地。

  蕭歸有點懵,但還是依言回來。

  將上午聽說含元殿發生的事,一一道來。

  蕭嗣業的眼睛隨著蕭歸的聲音,時而張大,時而微眯,時而疑惑,時而爆發精芒。

  待蕭歸將蘇大為含元殿上發生的事說完,蕭嗣業久久不語。

  「阿爺,阿爺?」

  「你把蘇大為在殿上念的那首詩,再吟一遍我聽。」

  「送瘟神?」

  「不,是那首定風波。」

  「哦哦,我今天聽人說了十幾遍了,記得清楚。」

  蕭歸微一思索道:「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好。」

  床上的蕭嗣業以掌拍床,大笑道:「好一個吟嘯且徐行,好一個煙雨任平生,老夫以前卻不知蘇大為有此詩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