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為了擋住我的路,一個個急不可耐的跳出來。

  文官的意見,還真是一致呢。

  但這些人越是鐵板一塊,越是對李治和武媚娘形成威脅。

  無論是李治還是武媚,都絕不允許出現這種情況。

  看來今天這場朝爭,是躲不掉了。

  心中思量已定,蘇大為上前數步,叉手揚聲道:「天皇天后,臣也願成全谷侍郎,願以兵部尚書一職作賭。」

  聽得蘇大為如此說,谷德昭臉上露出得意之色。

  中計了!

  咱們文官就是吃嘴皮子上的飯的。

  若還論不過你一個蘇大為,那老夫這幾十年飯算是白吃了。

  他厲聲道:「既願賭,臣請天皇天后作證!老夫就要在這殿下,與蘇大為一較高下!」

  「好啊!」

  蘇大為大笑:「你說怎麼賭?」

  「既然你方才說老夫無功績,不配這官身,老夫就要與你論一論,究竟誰的功績大!若你功績大得過老夫,老夫就輸,反之,老夫贏!」

  蘇大為一口應下:「君子一言,什麼馬都難追!」

  「駟馬難追!」

  谷德昭撫掌大笑。

  小豎子,你連駟馬難追都不知道,還敢跟老夫賭。

  贏定了!!

  雙方的目光在空氣中碰撞,火花四濺。

  第二十二章 送瘟神(下)

  事情發展到這一步,已經完全脫出李治與武媚娘的掌控了。

  他們本來的計劃很簡單。

  直接當眾宣布要蘇大為繼任兵部尚書一職。

  一來,當眾宣布,就是杜絕蘇大為拒絕的可能,讓蘇大為捏著鼻子認下。

  二來,也是用自己人,把兵部尚書位置給占住。

  要說朝堂政爭,爭來爭去爭的是什麼?

  爭的是權力。

  可其中最關鍵處,說到極處,也無非是「兵權」二字。

  當年李治能扳倒長孫無忌,正因為長孫無忌專注於朝爭,被李治借征遼東等對外戰事,將兵權牢牢抓到自己人手裡。

  又取得李勣的允諾。

  這才一舉成功。

  這一手借長孫無忌對付門閥,再借兵權與武媚娘對付長孫無忌,借力打力,玩得是出神入化。

  但當時間來到乾封元年。

  老臣中的武將盡數凋零,何人可以接替蕭嗣業任兵部尚書?

  這成了李治心中,最迫在眉睫的大事。

  隨便任命一個人肯定不行。

  朝中大半官員,都是出自關隴高門。

  就算不是關隴,也出自山東士族,江南門閥。

  這些年他雖努力提拔寒門士子,用科舉一途來對抗世家門閥,避免大權集中在世家高門手中。

  但那些寒門出身的士子,大多為基層官吏,最多不過中層。

  朝廷中的高層權柄,仍舊把持在高門大姓手裡。

  到了現今,遍觀朝廷內外,能讓李治和武媚娘放心的寒門士子,要不是資歷不足,要不就是能力不夠。

  能力和資歷夠的,不是出身門閥,就是就是與各世家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數來數去,還真就沒有比蘇大為更合適的。

  無論其與武媚娘的關係,又或者出身,家世,功績,能力,遍觀朝廷上下,只此一人。

  也只有蘇大為接任兵部尚書,才能讓李治和武媚娘放心。

  本來只要李治和武媚娘定下來,蘇大為什麼也不做,自有天皇天后聯手,把他抬上兵部尚書的位置。

  天知道怎麼弄的,本來只用打醬油的蘇大為,變成了這齣戲的主角。

  所有的矛盾,也全集中到他身上。

  要完犢子了啊。

  李治揉著自己的眉心,太陽穴突突跳動。

  每次回到朝堂上,就感覺自己要折壽。

  特別是遇到蘇大為這種不省心的,簡直是皇帝克星,可稱之為六味帝皇丸。

  頭又疼了。

  可別把朕的舊病給弄出來了。

  想想之前的痛風暈眩之症,李治心裡沒來由打了個哆嗦。

  他偏過頭,視線從冠冕垂珠中投向一旁的武媚娘,催促著她趕緊了結此事。

  武媚娘今日因為上朝,也是一身盛妝。

  眉心貼著梅花妝。

  烏黑的髮髻中,插滿了金釵髮簪,金鳳步搖和鳳翅金冠。

  脖頸間掛著那枚精緻的玉佛,顯出武后的向佛之心。

  欺霜賽雪的臂上戴著紅瑪瑙鑲嵌碧琉璃的鐲兒。

  手執四獸鈕紋如意一柄。

  輕薄如雲的裙腰處,繫著一枚銀色合香囊。

  淡淡的香氣從香囊里透出。

  武媚娘手裡的如意輕輕擺動,像是在向李治說:陛下勿擾,臣妾為您分憂。

  她伸出塗了鮮紅豆蔻色指甲的纖細手指,輕撫著腰間香囊,似在權衡利弊。

  良久後,方才開口:「你二人真要作賭?」

  珠簾下,滿朝文武站立的大殿上,響起蘇大為與谷德昭的聲音:「臣願賭!」

  「如此,本後准了,准你二人自報功績,令百官為證。」

  武媚娘見身邊的李治似要發作,忙沖他搖搖頭,用只有二人才能聽見的輕聲道:「阿彌從不做無把握之事,事已至此,不如就讓他倆作賭,以堵住百官之口。」

  「若真有人輸了要撞死在殿中……」李治眉頭皺成一個川字。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