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所以這伙隴右老兵目標還是陛下?」

  薛禮皺眉道:「我聽說他們中有些人,是不滿近幾年的兵制變革,對朝廷頗有怨言。」

  「這也不對,若對兵制之事有意見,何不直接衝擊兵部?去紫宸殿衝撞陛下,這是十惡不赦的大罪,會誅連九族的!」

  安文生輕咳一聲:「這一路強闖宮禁,如果從目地上無法弄清誰在幕後,不妨從結果去反推。」

  這話出來,全場靜了一瞬。

  無數目光並匯,最後,是蘇慶節輕輕吐了一個詞:「武后?」

  無論這伙隴右兵目地是什麼,但這件事目前的結果,一定會牽扯到朝中許多重臣,甚至是兵部一些大佬。

  而這些人,正是當今反對武后的主力。

  有了此次的事,武后大可以藉此清除異已。

  反對遷都之人的聲音,一定會被削弱。

  越想,越覺得有道理。

  「這一路,其實是陽謀,無論能否行刺武后成功,隴右兵的身份,必然會牽出阿彌,甚至令阿彌被陛下冷遇雪藏。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幕後之人沒想到阿彌居然得陛下信重,而且第一時間趕到宮中。

  如此一來,反而洗脫了阿彌的嫌疑。」

  蘇慶節的話說出來,在場眾人都覺得後背生出涼意。

  他們與蘇大為是死黨。

  都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如果此次隴右兵的事把蘇大為扳倒,那在場眾人,多半都會被牽連進去。

  弄不好,會被羅織成一場大案。

  蘇大為一系在軍中的人脈和勢力,將被清掃一空。

  現在想來,猶覺驚險萬狀。

  幸虧,蘇大為當時做了正確選擇。

  眾人沉默了片刻後,還是薛仁貴開口道:「那伙突厥人,又是什麼來頭?」

  「不知道。」

  不知道三個字,令阿史那道真有些急了:「你怎能說不知?那猛火雷,你……」

  他的話音突然收住。

  突然想起來,這猛火雷,若是牽扯開,最近使用者,正是蘇大為在征吐蕃邏些城的時候。

  豈非也是隱隱指向蘇大為?

  「有可能,只是一路障眼法,也有可能,是與隴右兵配合,真的想做出點什麼。還有可能是那些突厥亡族,被人利用,幻想能襲殺陛下,從而令大唐崩潰,讓突厥得以復國。」

  蘇大為此時開口道:「可能性太多,一時無從分辯,可若從事後推想,似乎,也有利於遷都之事。」

  畢竟,大明宮作為大唐的心臟,居然如此容易被賊人突入。

  除了代表內部出了問題,將要清洗一大批人之外。

  也代表著大明宮不再安全。

  武媚娘完全可以藉此為由,一邊清洗,一邊啟動遷都洛陽之事。

  待遷到洛陽,原本依託長安的門閥世家,無論是關隴還是山東,又或者江南等士族,實力將大為削弱。

  而武后所支持的一些寒門士子,將趁勢而起。

  那是一個遠比關隴更龐大的群體。

  若到了洛陽,武后就真正羽翼豐滿。

  世家門閥,也只能仰其鼻息了。

  所以,此次的事,最大得利者,居然是武媚娘?

  但這次的事,究竟是不是武媚娘的手筆。

  還是說,只是一個巧合。

  蘇大為現在還無法確認。

  「最古怪的還是第三路吧,那些詭異……從哪來的?」

  隨著蘇慶節的話,所有人把目光一齊集中在蘇大為身上。

  「你們……都看我做甚?我知道的也並不比你們多。」

  「但是那些詭異,聽宮裡傳出的消息,是被你攔住的。它們究竟目標是什麼?你昨夜保護的又是什麼人?」

  「有些話,我現在不方便說。」

  蘇大為道:「總之這個事你們別問。」

  他越是這麼說,眾人越是好奇。

  可惜蘇大為打定了主意,咬定青山不放鬆。

  眾人幾番追問也是無果。

  只得作罷。

  「這事吧,我覺得還有些不對。」

  薛仁貴道:「不論是否幕後有人指使,又或者最終是誰得利,臨夜禁中被敵人突入,那是實打實的失職重職,只怕我們幾個都危險了。」

  「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安文生道:「如若之前的推論正確,入宮的那一二批人,目標指向是武后,順帶著想解決阿彌,現在不是我們要擔心,而是武后絕不可能坐視阿彌被敵人除掉,連帶著我們,都會被顧及幾分。

  所以依我之見,昨夜的事,只會高高舉起,輕輕放下。

  要擔心的,反而是幕後之人。

  以武后和陛下的手段,是絕不會輕易饒過的。」

  「但願如此吧。」

  「神仙打架,池魚遭殃,只盼這事能早日了結。」

  蘇慶節和程處嗣等人,均是嘆息。

  只有蘇大為的心神飛到另一件事上。

  昨夜李治匆匆趕回紫宸殿……

  當然,回去的是原本在偏殿的真李治。

  這意味著,那位「隱武者」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李治提前結束了隱居修煉的生活。

  這個信號,是否說明,昨夜發生的那些事,與那位「替身」有關?

  難不成是替身想以假亂真,取代真正的李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