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就在這時,突然一聲大喝傳來:「住手!」

  一個人影,快如奔馬,沖入場中,一腳將那武候踢翻在地。

  下了對方的刀,然後返身向著蘇大為,推金山倒玉足般,單膝重重跪下。

  呯!

  所有人的目光,落在此人身上。

  這是一個年紀在三旬左右,一身黑衣玄甲的軍人。

  看甲衣上的品階,當是折衝府都尉。

  甚至很可能就是駐守延平門附近的駐軍。

  「三……三郎,你,做甚麼打我?」

  翻倒在地上的燕髯武候一臉懵逼。

  被喚作三郎的人,頭也不回的恨聲道:「打你,老子恨不得殺了你,有眼無珠的東西。」

  說完,三郎單膝跪著,朝著蘇大為,伸出右拳,狠狠的在自己胸膛上捶了三下。

  「隴右老兵,見過總管!」

  聲音慨慷激烈,透著金戈鐵馬之氣。

  城門前,再一次寂靜下來。

  城衛、城門吏一時間面面相覷,不清楚出了什麼事。

  而先前那老吏,更是臉上微微變色,心中暗道:莫不是踢到鐵板上了,這個黃安縣令,真有些來頭?以前是隴右的將領?

  在長安,得罪那些小官小吏不怕。

  怕的是兩種人。

  一是哪位高官世家的子弟。

  二便是征西域,征吐蕃的那些老兵。

  而眼前這位三郎,老吏自是識得,乃是在隴右駐守六年的老兵。

  回來因功得授折衝都尉,是一個狠辣的角色。

  平日裡守城的那些個武候,見了他都跟乖貓兒一樣,點頭哈腰,極盡恭謙。

  像這位燕髯武候牛七郎。

  更是每月都請三郎喝酒,一心想要結交,甚至幾次提出要結拜,都被三郎給拒絕了。

  一句話,人家瞧不上。

  但是這心高氣傲的折衝府都尉,居然大禮參拜對方。

  這……

  這人究竟是什麼來頭?

  「你認識我?」

  蘇大為俯視三郎,兩眼微微眯起。

  他的記憶很好,每一個跟過他的老兵,都留有印象。

  「總管,我在隴右當了六年兵,若非總管,我現在可能還守在外面吃沙子!」

  三郎的喉嚨微微蠕動,顯得十分激動。

  「當年我部駐守石頭城,吐蕃鼓動吐谷渾人入寇,我們抵擋了二十餘天,死傷殆盡,若非總管帶人來援,只怕我已隨袍澤去了。

  後來我入總管先鋒軍,隨總管的人入駐武威,可惜在武威時受重傷,便留在當地。

  直到半年後,總管得勝歸來,我方才得以回長安。」

  三郎一字一句,包含深情。

  他的聲音沙啞,卻濃烈如酒,有極大的感染力。

  所有人都聽得目瞪口呆。

  那燕髯武候牛七郎,嘴唇顫抖了一下:「三……三郎,他,他究竟是何人?」

  第六章 名動長安

  「什麼人?」

  三郎的眼珠子一下變得赤紅,回頭惡狠狠的瞪了牛七郎一眼。

  那眼神,無聲,卻充滿力量。

  仿佛在吼:你不配知道。

  三郎再也不看牛七郎,叉手向蘇大為激動道:「末將,隴右老兵,延平折衝都尉,魏三郎,拜見邏些道行軍前總管。」

  說著,用力振了振雙手,聲音鏘鏗道:「願為總管效死力!」

  他的話里,透著鐵血之氣。

  赤紅的眼珠,刀削般的臉龐,還有身上透出的煞氣,從口中迸出的金石之音。

  讓人仿佛看見隴右浴血的戰場。

  看到手持橫刀,紅旗漫捲的大唐鐵騎,咆哮著沖向敵人。

  那是經歷過生死的老卒,才有的氣勢。

  整個城門口鴉雀無聲。

  所有的百姓都吃驚的瞪大眼睛。

  他們雖沒見過真正的戰陣,但從這魏三郎身上,也看出來,這是一個真正浴血的老兵。

  而且身為長安的折衝府都尉,實權不小。

  像這樣的鐵血軍人,居然大禮參拜,說願為了眼前這個黑壯青年效死力。

  此人,究竟什麼來頭!

  總管?

  邏些道總管不是蘇定方嗎?

  不怪這些商人和百姓少見識,實在是此時消息遠未有後世發達。

  更沒有信息網絡。

  此時的百姓想要知道朝廷的動向,全憑朝廷張榜布告。

  合著識字率也低,大部份都是文盲,只有少數讀書人才能讀懂朝廷放出的消息。

  而且還要看朝廷的消息放出了多少。

  像大唐對外用兵這種事,出兵前是絕對不可能張榜公告天下,告訴大家我們大唐出多少兵,誰為將,誰誰負責後勤。

  那不是腦殘嗎?

  長安城裡不知多少各國的耳目,光是西域的商人,轉手把情報一賣。

  那出征的唐軍豈非全露底了。

  基本上,長安百姓只會隱約聽說朝廷又用兵了,至於打的誰,派誰為將,大概率都是事後得勝歸來。

  才會由朝廷張榜公示一下。

  然後販夫走卒民間百姓,茶餘飯後才多點談資。

  這種情況下,大家能記住的也就是主將,大唐戰神,總管蘇定方。

  至於誰是前總管,誰是後總管,誰是行軍總管,誰管後勤……

  誰特麼要知道那些。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