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蘇大為向著長安方向躬身叉手道:「蘇大為,領旨。」

  這一下,顯然大出王承德的意外。

  他張了張嘴,想說什麼卻又忍住,只是向蘇大為拱拱手。

  蘇大為挺起腰身,身邊的李博早已經上前兩步,站到王承德身旁,從袖中取出一個巴掌大的錦袋,悄悄塞到王承德手中。

  「天使遠來傳旨辛苦,總管說……是茶水錢。」

  王承德平日裡都在宮中侍奉,出一趟宮,遠本也想著能不能有點油水。

  此時喜得眉眼都開了。

  伸手悄悄在那錦袋上一摸,立刻便知,這袋子裡裝的是一枚枚指頭大的珠子。

  不是東珠便是金珠,價值不菲。

  他的喉結蠕動了一下,一邊接過塞入袖中,一邊極力壓抑臉上的喜色,故意板著一張臉道:「這說的是什麼話,傳旨是我的份內之事……蘇總管有心了。」

  說到最後,還是沒忍住,回頭向一旁的侍者揚了揚眉毛。

  後者露出驚訝的神色。

  王承德有些不耐煩的將手伸出,低喝道:「拿過來。」

  「喏!」

  侍者不敢多問,從馬上的行囊中取出一物,小碎步上來,雙手遞給王承德。

  王承德一手攥著袖子,生怕那袋東珠掉出來,一手接過那物事。

  輕輕咳嗽了一聲,轉向蘇大為,臉上故做威嚴道:「蘇大為接旨。」

  蘇大為臉上露出「詫異」之色,忙叉手行禮,垂首聽旨。

  軍中著鐵甲,行禮不便,一切從簡。

  王承德繼續道:「來之前,陛下曾有口諭:若蘇大為遵從旨意,便將此秘旨予他,勉之勉之。」

  蘇大為忙道:「臣,謝聖人隆恩。」

  雙手伸出,接過黃綢聖旨。

  在他身旁的眾人,神色各異。

  安文生和李博等人,面無表情,實則心中暗流涌動。

  高大龍冷笑。

  高大虎惶恐。

  南九郎等人不明這秘旨的意思,在那裡一臉懵逼。

  而婁師德和崔器則是面色微變。

  婁師德在心中暗道:若遵從聖旨,才給蘇總管秘旨,也就是說,方才的明旨,實則是一道考驗……好在,總管通過了考驗,幸甚。

  王承恩向蘇大為笑眯眯的拱手道:「總管稍後可自行看陛下旨意,老奴這就隨軍回長安了,若有緣,再請蘇總管於長安飲茶。」

  「客氣了,一定。」

  蘇大為向他微笑頷首,轉向身旁的崔器等人道:「你等都招呼手下兒郎,隨天使回長安,路上有事多聽天使的,勿生事端。」

  「喏!」

  崔器和婁師德、王孝傑等人相視一眼,一齊應喏。

  幾人匆匆回到自己的軍陣,將命令傳達。

  令旗招展。

  鼓聲漸響。

  那是催促行軍的信號。

  唐軍陣中,阿史那道真騎於馬上,遠遠向這邊看了一眼。

  隨即扭開頭去。

  「回長安。」

  蘇大為身邊,安文生和李博等低聲問:「我們怎麼辦?是隨軍還是陪在你身邊?」

  「大龍和大虎、九郎、李博幾人留下,剩下的有軍職,都先回長安,獻俘誇功,交了差事,等我的口信。」

  「喏。」

  安文生等人不及多說,向蘇大為叉手行禮,匆匆回帳內去收拾。

  而高大龍在一旁,小聲嘀咕:「軍權說解就解了,簡直自廢武功。」

  「你閉嘴吧,還嫌捅的簍子不夠大?」

  蘇大為向他怒視了一眼,面色隱隱透著不滿:「如今大唐盛世,你以為有些軍功,就可以不把朝廷放在眼裡?」

  「嘿嘿,遲早你會後悔的。」

  高大龍譏笑一聲,轉頭向大軍相反方向走去。

  竟是一個人脫離大隊。

  高大虎急忙道:「大兄,你去哪裡?」

  「眼不見為淨,老子去那邊河裡洗洗眼睛。」

  高大虎苦笑著,向蘇大為叉手道:「大兄他自從有了詭異之能後,行事和想法越來越偏激,還請總管勿怪。」

  「相識多年,大龍想什麼我清楚,你去勸勸他吧。」

  蘇大為說著,身邊的李博早已按捺不住,小聲追問:「總管,這份秘旨……」

  蘇大為展開掃了一眼,微微一笑道:「陛下命我為黃安縣令。」

  黃安縣令?

  李博瞠目結舌,腦子裡搜腸刮肚的想:黃安縣在哪?縣令?這算是信任總管,下放地方歷練,還是懲罰?

  「毋須擔心,陛下與武后遇到一些麻煩,這個麻煩,也只有我能為他們分憂。」

  蘇大為手握著聖旨悠悠道:「阿姊在信里說了,聶蘇不日將到黃安與我相聚。」

  李博一個激靈,以手扶額喜道:「這可是天大的好消息,不過……黃安縣究竟在哪?」

  「就在巴蜀。」

  蘇大為轉頭,遠望著巴山,心中思慮萬千。

  這次的任命,既是信任,也是重大的考驗。

  能行嗎?

  第九十九章 巴山蜀水

  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懷酒長精神。

  唐·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