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高大龍用力一掌拍在高大虎的肩膀上。

  火辣辣的疼。

  卻也讓高大虎清醒過來。

  他胸膛急劇起伏著,咬了咬牙道:「我這便去。」

  ……

  「長安城中,這段時間倒還真出了不少事。」

  李博對著手裡的卷宗喃喃道。

  「拿給我看。」

  蘇大為坐在桌案後看了他一眼。

  「是,是賀蘭敏之之事,我以為與總管無關。」

  「拿過來。」

  李博不敢再多說,忙將記錄的卷宗手捧著,交到蘇大為手上。

  一眼看下去,蘇大為眉頭微微一跳。

  賀蘭敏之,終於死了。

  自韓國夫人武順死後,賀蘭敏之的「瘋症」越來越嚴重。

  去歲武后的母親去世,武后命賀蘭敏之建一座大佛像來為楊氏祈福,沒想到賀蘭敏之竟將做佛事的綢緞中飽私囊。

  武后傳賀蘭敏之入宮訓斥,沒想到賀蘭敏之居然桀驁不馴,當面頂撞。

  武媚娘暴跳如雷,下令將敏之流放嶺南雷州,並歷數賀蘭敏之「十罪」,包括強暴公主侍女,強暴准太子妃等等,樁樁都駭人聽聞。

  然後,賀蘭敏之亡於路上。

  有傳說是武后不欲再見此人,命人在路上動的手……

  「賀蘭敏之真的死了?」

  安文生在一旁頗為詫異。

  「我記得在長安時,此人頗有才名,在弘文館求學時,曾編《三十國春秋》,沒想到……」

  他說到這裡,突然住口,摸著下巴,向蘇大為投來狐疑的目光。

  「你看我做甚?」

  蘇大為被他看得莫名其妙。

  賀蘭敏之死的時候,自己還在帶兵打吐蕃,距離那麼遠,你拿這眼神看我做甚?

  我又不會飛劍斬人首級。

  「阿彌,我記得當年這賀蘭敏之曾設局想要殺你,如今倒也算替你了結一樁舊事。」

  「他死便死了,與我沒關係。」

  「不對。」

  安文生捏著下巴:「其實當年我便奇怪,你這人看著笑呵呵,其實心裡極有主張,就不是個肯吃虧的,當年賀蘭敏之設局對付你,但你都忍了,當時我便覺得奇怪,不像是你的脾性。

  現在看來,莫非你早安排好了後手?」

  「文生,做事要講邏輯的,我蘇大為哪有這種本事,能安排到數年之後的事。」

  蘇大為堅決否認。

  當然,實情如何,只有他自己心裡清楚。

  明知賀蘭敏之會因為強了未來太子妃作死。

  自己要是當時為了出口惡氣,親自動手,那豈非落下痕跡?

  對一個將死之人,需要自己下場動手嗎?

  「不說這個了。」

  蘇大為將話題岔開問:「我記得賀蘭敏之身邊之前有個明崇儼,此人現在何處?」

  第九十三章 京都舊事

  「明崇儼,我看看……」

  李博查找著卷宗資料,他面前的桌案擺滿了文卷,就如他當年在都察寺里一樣。

  過了片刻,他喜道:「找到了,這個人……咦,他居然頗受武后賞識。」

  蘇大為點點頭,卻並不奇怪。

  這個時代,雖然因為他的到來,有許多時間線變得面目全非,但大體的脈絡還在。

  明崇儼在正史上,可是能通鬼神,深得李治和武媚娘信重的。

  賀蘭敏之在的時候,對他反倒是一種束縛。

  如今賀蘭不在了,明崇儼被武媚娘賞識起用,也是題中應有之意。

  「此人現在在武后身邊嗎?」

  「哦,卷宗里提到,另有任用,但具體委派何職,卻不甚清楚。」

  蘇大為手指在桌上敲了敲:「點一支香計時,我們要加快進度了。」

  「一個時辰,要從這麼繁多的情報中,判斷如今長安的局勢。」

  安文生拍了拍自己的臉頰:「你總會給自己找難題。」

  「明明白白的面對,總比稀里湖塗的要好。」

  蘇大為掃了他一眼,見李博起身,站到帳角,點然了一支線香。

  香是特製的,一支能燒半個時辰。

  也就是說,當兩支線香燒完,就是最終時刻。

  大軍要按原計劃拔營起行。

  那個時候,究竟是與大軍脫離,獨自留在巴蜀,等待朝廷進一步的命令。

  還是……

  這是一個極艱難的選擇。

  蘇大為此時也絕非表面上那樣平靜。

  他微閉著眼睛,把近幾年自己與朝廷中的事過了一遍。

  怎麼也想不通,李治為何要下這樣一道聖旨。

  莫非真和聖旨里所說一樣,是為了災情?

  可這種事,屬於民生吧,理當由主持過地方政務,或者熟知民政運作,抗災經驗的能臣來。

  蘇大為雖然處理事情有些手段,但這十年來,一直主要在破案和軍事上,對地方政務可以說從未真正經手過。

  所以朝廷這道任命,的確是十分古怪。

  有違常理。

  也難怪高大龍等一幫人在心中猜忌。

  越是身居高位,越是如履薄冰。

  到蘇大為如今的程度,已經有了舉足輕重的能量。

  朝廷任何一道對他的命令,都不可能是無的放矢。

  不可能沒有緣由。

  問題就在於,這個緣由究竟是善意,還是惡意?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