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咦,還有此等詩?」

  李博與王玄策大奇,目光一齊向蘇大為看過來。

  蘇大為差點原地爆炸。

  李白的怨情,尼瑪,老子這張破嘴怎麼什麼都說。

  難不成是和安文生喝醉了隨口吟的,安文生是拿小本本全都記下來了嗎?

  「還有一句……」

  「閉嘴,安文生你還我錢,你還差我一貫錢!」

  「惡賊,不是說好了這事揭過嗎?」

  安文生細長的雙眼一下張開,一臉難以置信的看過來:「上次你自己說的,還沒放下?」

  第六十七章 至強(上)

  「放下了,早放下了。」蘇大為咳嗽了一聲。

  「呵呵。」

  安文生向他冷笑:「你這人,過去的事熟透了,才能從你身上掉下來。」

  「瞎說。」

  蘇大為剛想反譏,忽聽營中軍馬長嘶,有人竟然策馬向這邊奔來。

  所有人一齊向聲音方向看去。

  蘇大為更是臉色一沉:「何人在營中騎馬!」

  軍中,是有規定的。

  在入夜後,除非十萬火急的軍情,否則輕易不得騎馬。

  因為騎馬馳過,容易造成誤會。

  更嚴重點,有可能會引發營嘯。

  「是道真!」

  篝火光芒里,眼見到阿史那道真的馬被遠處執守的兵卒攔下,對了切口後,阿史那道真翻身下馬,大步向這邊走來。

  蘇大為看向他,阿史那道真的神色閃過一抹不自然,避開他的眼神,走上來叉手道:「見過總管。」

  「何事?」

  「剛剛收到大總管的信。」

  大總管,自然是蘇定方。

  阿史那道真掌著斥候營,這些信息和重要軍情要經過他的手。

  「信呢?」

  「信在此。」

  阿史那道真伸手入懷,從甲衣縫隙里取出一封信,上前兩步,雙手呈給蘇大為。

  「大總管信里說的什麼?」

  安文生在一旁好奇的問。

  蘇大為搖了搖頭,一目十行看完,眉頭微微皺起。

  這副凝重的模樣,引得王玄策和李博緊張起來。

  「莫非有什麼變故?」

  「大總管來了。」

  「什麼?」

  「大總管親自領兵,到邏些了。」

  就是這麼簡單的一句話,所有人都驚呆了。

  好像直到現在大家才想起來,此次征吐蕃,蘇定方才是大總管。

  而蘇大為,屬於征吐蕃的前總管,也就是前鋒。

  只不過,由於蘇大為太能打,一直帶軍沖在最前面,打得吐蕃人節節敗退,大家都快要忘記了這一事實。

  「蘇大總管來了,那說明酒泉至鄯州那邊,防線穩住了。」

  王玄策敏銳的道。

  李博反應稍稍慢一拍,擊掌喜道:「大總管來,那就是快要準備攻下邏些了吧?決戰時機到了。」

  蘇定方到了,只是簡單的一句話,但裡面的信息量卻是巨大。

  首先,這意味著在河西,在酒泉、甘州、肅州,乃至武威鄯州一帶,唐軍的防線已經穩固,不用擔心論欽陵手裡那支吐蕃大軍的攻勢。

  其次,蘇定方既然親自領兵來,無疑是戰機已經成熟。

  唐軍在吐蕃吞併吐谷渾及鄯州後,終於因蘇大為先鋒軍的攻勢,重新掌握了戰略主動權。

  蘇大為現在還沒收到關於酒泉那邊傳過來的軍報。

  路途遙遠,這情報也不是一時半會能見到的。

  但按蘇定方親自領兵的舉動來看,應該是大唐後續援兵到了。

  當初朝堂中諸位軍部大佬和李治的定計,是由蘇大為先率一萬軍,以快打快,火速馳援,不令吐蕃將吐谷渾徹底吞併。

  大唐以一個封建帝國,能統制如此廣袤的土地,靠的就是大唐武德充沛,百戰百勝。

  周邊四夷,從沒有一個國家,能占大唐的便宜。

  無論是東西突厥,又或者是遼東高句麗。

  或者西域諸國。

  有的,已經被滅國。

  有的成為大唐蕃屬。

  有的已經融入大唐,成為大唐一員。

  這些年,雖偶有反叛,但那些反叛者,無一不懸頭於城門上。

  又或者身死國滅,又或者被押解回長安,獻俘誇功。

  他們的可汗,成為大唐的臣子。

  被封為安樂公,在皇帝宴會下,為群臣獻舞。

  大唐就是這麼霸道。

  不,這不僅是霸道,而是內聖外王之道。

  但吐蕃,是如今大唐秩序最大的挑戰者。

  當時大唐剛結束對遼東之戰,剛剛滅掉高句麗,正是最虛弱的時候。

  若要教訓吐蕃,須十萬人以上的兵力動員,百萬人級別後勤動員。

  哪怕大唐是中原恆古未有的大帝國,以唐人的生產力,要迅速出兵平叛,仍有許多無法克服的困難。

  而派蘇大為為前鋒,率的兵力不多,又可以迅速反應。

  可以說是政治意義,要大於實際意義。

  至少第一時間令吐谷渾各部落看到希望,不要倒入吐蕃人的懷抱。

  讓蠢蠢欲動的西域諸國,也看到大唐的意志堅決,不要再生亂子。

  那幾年,西域諸國在吐蕃使節的慫勇下,可是頗不安份,叛亂了數回。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