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當折顏率著援軍,歷經千辛萬苦,終於沖開了那些潰兵,來到方才的戰場。

  看到的,只有一輛染血的馬車。

  車前的馬兒早已不知跑到哪裡去了。

  車夫也不見了。

  只有一些暗紅近黑的血漬,留在上面。

  折顏跳下馬,噗的跪在地上。

  他伸出粗礪的大手,顫抖著捧起一面旗。

  這是弓仁的將旗。

  在大旗上,沾著黑白色的血漿。

  折顏身子抖了一下,瞳孔猛地放大。

  他看到,軍旗掀起後,在旗下一片破碎的骨片和血漿。

  裡面還有許多模糊的碎片。

  其中,有半隻耳朵,上面還戴有一枚金環。

  折顏身子劇烈的抖動起來。

  「弓仁,弓仁……我來遲了,我來遲了一步!我的弓仁啊!我要如何向大相交代!我要如何去見論欽陵!啊~~~」

  悽厲的哭喊聲,迴蕩在吐蕃人的上空。

  第五十章 什麼都缺

  「堵住!封住谷口!」

  吐谷渾僕從軍在唐軍的喝斥下,一擁而上,用能找到的一切東西,拚命在谷口堆起來。

  死去的戰馬、馬車,吐蕃人的屍體,甚至是地面能找到的一切石頭。

  以此來阻止吐蕃人的反撲。

  剛剛經歷過一場衝突,大家都累了,天也快黑了。

  希望能渡過一個平靜的夜晚。

  無數人在心中暗自祈禱。

  谷內,短暫的喧鬧過後,唐軍諸將聚集在一起,接到無數新的消息。

  有好有壞。

  蘇大為坐在簡易的營帳上首。

  在他下手的是王玄策、李博、安文生、阿史那道真、崔器、李謹行以及薛仁貴。

  篝火孤單的閃爍著。

  谷內幾乎沒有任何可燃之物,這還是從一些輜重車上拆下的木條做燃燒,才能升起一堆火。

  而在谷中三萬吐谷渾僕從,以及上萬唐軍,許多人甚至沒有這樣的條件。

  這一晚,註定是個難捱的晚上。

  「我們出不去了。」

  薛仁貴的臉色本來就黑,此時卻顯得更黑。

  那是一種晦暗之色。

  他的聲音有些沙啞,嘴邊因為焦慮,生出一串撩泡。

  「來時的谷口被吐蕃人堵住了,我派了幾撥斥候,只逃回來十餘人。」

  「郭待封部呢?」

  「聯繫不上。」

  薛仁貴道:「不光是他,王孝傑部也毫無動靜,不知谷外究竟是什麼情況。」

  「地圖。」

  蘇大為沉聲道。

  早有親衛匆匆過來,將行軍地圖攤開。

  蘇大為手指在標註烏延山的大雪山點了點:「大概是在這個位置。」

  再看了看附近,左邊有冰湖,點點頭道:「是這裡了。」

  手指從標註雪山的地方往前推:「從山谷出去,不到百里,便是吐蕃人的烏海防線,我們要進入吐蕃,大軍必須經過烏海,繞不過去。

  反過來說,這處絕谷也是吐蕃人絕佳的預設戰場。

  他們只用少量的人守住谷口,我們的大軍便飛不出去。」

  阿史那道真一直沉默著,此時突然站起來。

  所有人的目光下意識投向他。

  目光中充滿探詢之意。

  阿史那道真站出列,走到帳中,向著蘇大為單膝跪下:「總管,今次是我違了軍令,擅自帶人闖入山谷,以致形成如此局面,此戰,錯皆在我,願受軍法處置。」

  他的聲音低沉,有一種難以言喻的沉痛之感。

  大音希聲,真正的痛苦,原來是哭不出來的。

  為救趙胡兒,阿史那道真失去了為將應有的理智,帶人沖入雪谷,造成數百唐騎死傷。

  更嚴重的是引發後續一系列惡果。

  令蘇大為不得不親率三千步卒入谷解救。

  最後又有薛仁貴率七千騎入谷增援。

  入谷口僅留了王孝傑率三千騎,以及郭待封的輜重部隊。

  蘇大為的面容平靜,不見任何惱怒和情緒波動,他凝視著阿史那道真:「現在不是追究這些的時候,賞功罰過,那是大總管的責任,我這裡,目前最重要的,便是如何擺脫不利困局,阿史那將軍,請你留著有用之身,為我軍多殺敵人。」

  這次是正式場合,阿史那道真不再稱他為「阿彌」。

  他也改稱道真為「阿史那將軍」。

  得到蘇大為的話,阿史那道真滿面羞愧:「此次因我失誤,不知死傷多少袍澤。」

  「到此為止,有這功夫,不如多想想如何多殺敵。」

  蘇大為提聲道:「軍中休做婦人態,站起來,歸隊。」

  「喏!」

  阿史那道真不得不站起身,叉手應命。

  見他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去,蘇大為向左右看了一眼:「王玄策與李博二人,現在有什麼計策嗎?」

  「烏海方向,距離敵人的防線越近,他們的增援力量便越強,只怕不好突破。之前也看到了,援軍預計有數萬,眼下的地形,我軍無法展開,在谷口處,也許能突圍少數,但大部人馬,不可能出去。」

  「依我之見,反倒是來時的入口,蕃兵應該不會很多,可以嘗試一下突圍。」

  「若王孝傑部沒有被敵人擊潰,突圍後,可以試著與所部聯繫,約好暗號,裡應外合,或許可解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