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蘇大為目光視往身側。

  崔弘與軍中折衝都尉、校尉官早有準備。

  一隊隊吐谷渾人被反綁著雙手,從吐谷渾人的隊列里被唐軍拖了出來。

  他們被勒令向著東面跪下。

  由唐軍中的武卒,處以斬刑。

  橫刀出鞘,落下。

  斗大的頭顱滾落。

  血水奔流,轉瞬又被黑白色的大地給吸吮乾淨。

  好在著叛亂的部落人數並不算多。

  一共數百人。

  就當著三萬餘吐谷渾人,十餘位部落酋長的面,全數斬首。

  寬恕他們,是仁。

  斬殺叛逆,是為嚴。

  沒有任何道理,比血腥手段,更有說服力。

  更令人記憶深刻。

  「首惡即已服誅,爾等起來吧,一會服從唐軍分配,僕從軍各部必須重新整編!」

  蘇大為盯著烏延達等人,和顏悅色道:「你們可有意見?」

  「沒有沒有!」

  「一切服從總管的軍令。」

  「我等願為總管效死力!」

  意見,哪有什麼見。

  這麼多人頭和屍體在面前擺著呢。

  現在只要蘇大為不是說立刻砍他們的腦袋,什麼都可以答應。

  之前各部落蘇大為的唐軍只能稍微摻點沙子,但趁著此次機會,將其整編,之後,將完全處於唐軍的掌控下。

  剛剛處理完這件事,陡然聽到蹄聲大作。

  蘇大為詫異抬頭。

  他以為是阿史那道真他們回來了。

  一抬頭,卻是入谷的方向,一支大軍,正飛速趕來。

  馬上騎士俱是精鐵鎧甲,手持長槊。

  當先一面大旗,一個唐字正迎風飛舞。

  唐軍軍旗?

  蘇大為的目光落在軍旗下方。

  一身明光鎧的薛仁貴一臉焦急,正大聲呵斥唐軍騎兵,加快速度。

  蘇大為臉色變了變,一把拉住一旁的崔弘道:「你快馬過去,問問薛仁貴,他怎麼帶人進谷來了?」

  方才明明安排騎兵守住谷口。

  出了什麼變故?

  第四十三章 困境

  大隊騎兵就地駐守,薛仁貴親自率著親衛騎馬趕到蘇大為身邊,劈頭第一句話就是:「你不是傳令讓我進兵?」

  蘇大為騎在龍子背上,目視薛仁貴:「我什麼時候下過這種命令?」

  「沒有?」

  「誰傳的令,人呢?」

  蘇大為向他肅然道:「如果你確實收到此令,而我又絕沒有下過騎兵入谷的命令,那麼就只有一個可能……」

  相同的事,之前在武威也發生過一次。

  有人假扮了李謹行,以蘇定方的名義傳了一封假信給蘇大為,令他星夜趕去酒泉見蘇定方。

  也就是在那個時候,吐蕃大將贊婆,對武威的援軍發動奇襲。

  最後被薛仁貴和其餘將領聯手所破。

  那一場戰鬥,薛仁貴自己就是親歷者,自然知道事情的原委。

  先前只是關心則亂,待此時,方才醒悟,失聲叫了聲:「不對!」

  一邊回顧左右,一邊大喊:「方才那個傳令的斥候呢?人在哪裡?」

  左右親衛相顧無言。

  蘇大為眉頭一皺:「好了,仁貴,現在不是追究的時候,出了什麼事你我都清楚,若吐蕃人有意將你也誘入谷中,我們須提防他們還有後手。」

  說完看了一眼稍遠處的騎兵陣型,心中估算道:「你帶了多少人進來?六千?七千?」

  「七千騎。」

  薛仁貴道:「留了王孝傑率三千騎守住谷口,還有郭待封的人。」

  聽了他這句話,蘇大為心下稍寬,總算薛仁貴沒有完全失智。

  谷口還有王孝傑與郭待封的人,就算吐蕃人要有動作,也有一個緩衝時間。

  心念電轉間,蘇大為目光向身邊掃過:「安文生何在?」

  「總管,安將軍與阿史那將軍在追擊吐蕃潰兵。」

  「派人召他們回來,我懷疑吐蕃人想……」

  話音未落,心頭陡然一跳。

  仿佛有什麼極可怕的事發生。

  蘇大為看向薛仁貴,恰好他的目光也朝自己看過來。

  「你也感覺到了?」

  「去前方,去出口看看。」

  只用了極短的時間,蘇大為與薛仁貴便取得共識。

  「我這些騎兵……」

  「帶著!」

  蘇大為厲聲道:「若情況有變,少不得一場惡戰。」

  當一件事可能變糟時,它就一定會變得更糟。

  仿佛要印證蘇大為的預感,從雪谷出口的位置,隱隱傳來廝殺之聲。

  這山谷的構造十分奇怪。

  兩頭細窄,中間卻寬大如葫蘆肚。

  縱然擁進十餘萬騎,在中腹部位也不覺擁擠。

  而聲音在這樣的地形下,也會變得飄忽不定,十分模糊。

  在這種情況下,居然可以聽到從出口位置傳出的喊殺聲,那說明,那裡已經爆發了大戰。

  「整隊,隨我來~!」

  薛仁貴向左右親衛大聲喊。

  數名親兵得他軍令,打馬回頭,調撥後方騎兵跟上。

  蘇大為與身邊崔弘等將,早已策馬奔向谷口。

  烏延達與梅里烏等酋長慌忙翻身上馬,一邊追一邊喊:「總管,需不需要我等相助?」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