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蘇大為騎著龍子從他身邊過,順勢伸手過去,在他肩膀上拍了拍:「谷口就像是城門,若城門有失,那才真的萬劫不復。」

  「阿史那將軍……」

  「道真就算再憤怒,也不會誤了正事,他手下的唐軍都是精銳,吐蕃人不糾集十倍以上的兵力,短時間內沒可能吃下他,何況還有那麼多僕從軍。」

  薩托丁悄悄抬頭看了一眼。

  從這位大唐總管的臉上,看不出喜怒來。

  甚至連一失憤怒或失望的神情也看不出。

  這讓他心裡有些疑惑。

  不知蘇總管是真的這麼想,還是在安慰大夥。

  「薩托丁。」

  「在!」

  「你方才做得很好,現在我要進去看看情況,你和你的人繼續守在這裡,沒我的命令,不許放任何人進出。」

  蘇大為看向他,目光轉為嚴厲:「能做到嗎?」

  「能!」

  薩托丁下意識挺胸應道。

  這個字出來,他忽然又有點心虛。

  但轉念想了想,既已投了唐軍,不拚一下,還待如何?

  想到這裡,把心一橫,再次挺起胸膛,向蘇大為大聲道:「能!」

  「很好,這戰過了,我會記你一大功。」

  蘇大為深深看了他一眼,向身邊令兵做出手勢。

  令兵手裡旗幟揮動。

  唐軍的陣型開始變化。

  從中軍左右兩翼方陣展開,漸漸排出長蛇陣型。

  薩托丁雖然不明唐軍陣勢變化,但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看著唐軍變陣進退如一,整個動作如行雲流水般,居然沒出太多差錯,很順暢的就完成了變陣。

  心中也不由暗自吃驚。

  驚訝於唐軍的組織能力。

  他自己的部落五千餘人,控弦之士兩千餘人,平時衝鋒還可以,若是遇到變故,陣型一亂,便難以收拾。

  而唐軍各種陣勢隊形配合,渾然天成,仿佛天生就擁有極高的服從與配合。

  這令草原人驚羨不已。

  打仗除了錢糧,最重要就是組織度。

  有備打無備。

  有組織打無組織。

  越是組織度高,就越能發揮出集團的優勢。

  千萬人混而為一,如臂使指。

  這是許多草原部落所欠缺的。

  「總管!」

  得到召集命令,郭待封、李謹行、薛仁貴、王玄策和崔器等將,一一騎馬急趕到蘇大為身邊。

  「我現在要做一個重要的安排……」

  蘇大為目光掃過諸將。

  第三十八章 交鋒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在蘇大為身上,仿佛在問他,要做什麼樣的安排。

  「仁貴,從現在起,騎兵由你全權統領。」

  蘇大為說著,目光看向李謹行和王孝傑:「你二人皆要聽從薛將軍節制。」

  「諾!」

  李謹行和王孝傑不明所以,但還是在馬上抱拳應下。

  「郭待封。」

  「末將在!」

  「你仍負責輜重營,給你臨機決斷之權。」

  「諾!」

  郭待封忙應下。

  心中先是有些失落,到底,自己依舊是個管後勤的。

  但是聽到蘇大為說臨機決斷,又似乎燃起了一點希望。

  總之,心情頗為複雜。

  「最後,崔器,你帶著三千重甲步卒,隨我入谷。」

  這話一出來,所有人都大吃一驚。

  雖然知道蘇大為必定不會舍下阿史那道真。

  但卻不知,蘇大為決定只帶崔器的重甲步卒。

  結合方才他的任命,那意味著,蘇大為做好了最壞的打算。

  萬一在山谷中遇伏,步卒肯定沒法跑,只有騎兵馬快,或許可以逃脫。

  步卒就只能留下,斷尾求生。

  「總管!」

  崔器向他抱拳道:「可由我部人馬打頭陣,總管與薛將軍他們騎馬後行。」

  山谷地勢不明,騎兵未必施展得開。

  這種情況下,反倒是兵卒更方便查探。

  何況這支前鋒軍,精銳就是一萬餘唐騎。

  若是大量折在這山谷里,那才真是大事休矣。

  其餘將領,也爭相勸道:「要救阿史那道真,何必總管親自前往,隨便派一將,領兩個折衝府兵力,也就夠了。」

  安文生和李博也在一旁勸道:「山谷地形不明,何不先派人查探一番?」

  「阿史那道真已經進去一個多時辰了,若是該發生……也都發生了,休要急躁。」

  「為將不可怒而興兵!」

  蘇大為看了眾人一眼:「我……」

  「總管!」

  一名斥候神色有異,騎馬馳到近前,翻身下馬,跪在地上,雙手捧著一件東西,高舉過頭頂。

  聲音微顫抖道:「這是……」

  所有人的目光,落到他的手上。

  一眼之下,頓時心中一震。

  斥候的手裡,捧著的也是一隻手。

  一隻斷手。

  蒼白得不見一絲血色,毫無生機的手。

  「這是趙胡兒的手!」

  斥候顫聲道:「我曾與趙胡兒一起征過西突厥,當時在一個斥候營里,我認得……他這隻斑指,這是他射箭的手!」

  四周一下子安靜。

  沒有人再敢說話。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