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喏。」

  郭待封,阿史那道真,三名折衝府都尉和薛仁貴,同時叉手應命。

  ……

  雄鷹飛過帳前,在月色下,劃出一個細小的黑點。

  悉多於嘆了口氣。

  他摸了摸懷裡的面具,目光轉到桌案上。

  一個小小的竹筒。

  那是方才,那隻鷹留下的。

  他猶豫著伸出手,快要碰到時,卻猛地縮了回來。

  好似這支竹筒燙到了他的手。

  捧著手掌,他好像看到自己的手掌在流血。

  不,那不是手上的血,而是心裡的一道血口。

  這次的慘敗,對他的心裡,是一次極大的衝擊。

  那種挫敗感,那種無力感。

  明明占盡了優勢,為什麼會輸?

  怎麼會輸?

  直到現在,他也沒有完全想明白。

  是唐軍主將高明?

  不,那場仗打下來,唐軍並沒有展現太多的謀略,完全是硬碰硬,直接正面強攻。

  唯一的意外,就是又來了一夥唐軍援兵。

  對,失敗早在與大唐那支騎兵作戰時便種下了。

  以一萬對一千,居然沒能短時間吃掉對方。

  足足拖延了兩個時辰。

  雖然最後將那支重甲唐騎包圍住,但戰機已失。

  想到這裡,內心的沮喪感再一次湧上來。

  他回憶起自己過去的一場場戰役。

  打天竺時,從沒遇到過這麼硬的對手。

  天竺人,好對付。

  因為吐蕃人比他們更硬,更勇猛。

  吐蕃騎兵居高臨下,從喜瑪拉雅山脈的豁口一衝而下,一鼓作氣。

  天竺人撐不了多久,軍陣便支離破碎,紛紛跪地求饒。

  那真是個奇妙的民族,似乎對於投降這件事,他們極有經驗和天賦。

  做起來渾然天成,一點也沒有扭捏。

  那種勝利的滋味,令天竺五部國主跪下臣服的滋味,是如此的美妙。

  以致於悉多於以為,吐蕃騎兵天下無敵。

  直到此次遇到唐軍。

  吐蕃騎硬,唐騎更硬。

  吐蕃騎勇猛,唐騎更勇猛十倍。

  論驍勇善戰,唐軍對吐蕃人呈現碾壓式的優勢。

  如果雙方人數一樣,那結果就毫無懸念。

  悉多於苦笑一聲,終於肯面對自己的內心,承認大唐的鐵騎,比吐蕃人更勝一籌。

  自己過去打了太多順風仗,還從未遇到過像唐軍這樣的敵人。

  比任何敵人都要勇猛、頑強,都更有韌性。

  「我們能贏嗎?二兄。」

  他不禁在心裡,向著遠方的論欽陵暗自發問。

  沒有答案。

  當然沒有答案。

  他現在已經遠離了戰場,找到吐蕃在吐谷渾設下的兵站,徵召了附近的吐谷渾僕從軍,暫做休整。

  身邊已經沒有熟悉的親衛和副將。

  這一仗,他把自己能輸的家底都輸光了。

  他不知自己還怎麼有臉去面對二兄論欽陵。

  猶豫再三,他終於再一次抬頭,盯著桌上的竹筒。

  總要面對的。

  悉多於深吸了一口氣,緩緩伸手,終於將竹筒一把攥在手心裡。

  又是一陣沉默後,他打開竹筒,取出裡面的字條,對著燈光,細看。

  燈光下,悉多於的神情忽然變得奇怪。

  時而震怒,時而驚嘆,時而深思。

  最後,化作一種堅定。

  字條被他攥在手心裡,許久之後,他將字條塞進嘴裡,狠狠咀嚼著。

  隨著喉頭蠕動了幾下。

  字條徹底消失。

  ……

  玄真子向坐在篝火旁的蘇大為,執道門禮。

  蘇大為向他看過來。

  這名葉法善的高徒,看上去年紀不太老,中年人,兩鬢卻已經斑白。

  看面相,是個老成持重的人。

  但是他的眼睛裡,又有著年輕人的一抹惶恐,仿佛驚魂未定。

  「道長辛苦了。」

  「為總管效力,不敢說辛苦。」

  玄真子在蘇大為的示意下,在篝火前盤坐下來。

  這個動作縮近了雙方的距離,令兩人得以像朋友一樣對坐談話。

  篝火跳動,溫暖而明亮。

  這令玄真子臉上的寒意也被驅散幾分,先前因大戰和驚慌而造成的肌肉僵硬,也漸漸緩和下來。

  「道長。」

  這麼近的距離,蘇大為仿佛能感受到對方內心的不安與躁動。

  他放輕了聲音,用儘可能柔和的聲音道:「你現在感覺怎麼樣?」

  「我?很好。」

  玄真子下意識說了一句,方才反應過來,向蘇大為歉意的鞠躬:「對不住總管,沒能把一起去的士卒安然帶回來。」

  「我知道,沒關係,你盡力了。」

  蘇大為擺擺手,示意他不用自責:「先前你們過去,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總管,您的士卒沒說嗎?」

  「只回來兩個人,一個重傷現在昏迷未醒,一個滿嘴胡話,現在無法詢問。」

  「是了。」

  玄真子臉上露出羞愧之色:「此事,皆怪貧道,實在是大意了,沒想到那個洞穴中……」

  「什麼?」

  第二十二章 詭異之道

  「詭異的洞府?」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