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連詭異都不怕嗎?

  得想個什麼法子,扭轉局面。

  轟!

  近千重甲唐騎,沒等那些詭異和異人沖近,手弩已經射出一片箭雨。

  破邪弩。

  對詭異和異人都擁有一定殺傷力。

  弩箭射空後,鋼鐵洪流繼續向前。

  鐵蹄踏過,血肉橫飛。

  陣型混亂,組織失靈的吐蕃敗軍,幾乎沒組織什麼像樣的抵抗,只是一輪衝擊便潰散了。

  包括吐蕃人的異人和詭異,也幾乎全數沒於軍陣中。

  偶爾泛起一點水花漣漪,給唐軍造成一定殺傷。

  但大多數,都被千軍萬馬踐踏成泥。

  少數幾個見勢不妙,忍著箭雨抱頭鼠躥,逃出唐騎軍陣,隱沒入冰川雪峰間。

  整個戰鬥,從開始到結束,只用了不到一頓飯的功夫。

  但是追擊潰兵,搜索逃散的吐蕃軍,卻花了數個時辰之久。

  直到天色全黑,唐軍才停止了追擊。

  就地安紮營寨。

  ……

  「跪!」

  啪啪啪!

  一隊隊身穿吐蕃人牛皮甲的蕃軍將領,被唐軍喝令跪在道邊。

  冰冷的岩砂上。

  有人大聲喝罵,有人掙扎。

  更多人是沉默不語。

  最終,一個個被唐軍按住。

  刀光閃過,大好頭顱被斬落。

  無頭的屍體仆於道邊。

  鮮血流了滿地。

  鏘鏗的衣甲聲響起,一身明光鎧的唐軍主將蘇大為,走在隊伍最前列。

  在他身後,跟著數名同樣鐵甲,威風凜凜的大唐將領。

  再之後,是持槍握刀的唐軍衛士。

  他們從中間的甬道走過,一直走向剛安好的營寨。

  對於道旁兩邊發生的殺戳,目不斜視。

  「將軍,這些人……」

  一名胡人將領正在寒風中,哆嗦著身子,佝僂著腰身在軒門前待候著。

  一見到蘇大為等人走過來,他的眼睛一亮,一溜小跑過來,人還未到,聲音先傳來:「還請將軍刀下留人吶,他們過去都是吐谷渾人,只是被吐蕃人蒙蔽。」

  「烏延達,你要知道,這些人,與我們大唐為敵,他們的手上,都沾有唐軍袍澤的鮮血,罪不容赦。」

  蘇大為的雙眸,自鐵盔下射過來。

  冰冷的目光在烏延達身上一掃而過:「每個人,都應該為他們的作為,付出代價。」

  「是。」

  被蘇大為目光一掃,烏延達幾乎雙膝一軟,跪在地上。

  蘇大為心中自然知道,眼前的這位吐谷渾部落的酋長,並非是為了那些吐谷渾人做吐蕃人的僕從而求請。

  而是為了試探唐軍的心意。

  他的神情轉而柔和,向烏延達安撫道:「你放心,大唐乃天朝上國,非為好殺,只為維持河西的和平,只要你一心歸附大唐,不但無過,反倒有功。」

  「謝……謝將軍。」

  烏延達掩面哭泣,跪倒在地,肩膀聳動:「吾等,願為大唐肝腦塗地。」

  「起來吧。」

  蘇大為上前伸手略一用力,將這位可以拿奧斯卡影帝的吐谷渾酋長從地上拉起來。

  沖身邊一名親兵遞了個眼色:「還不送烏酋長下去休息。」

  親兵嘴角動了動,想說吐谷渾這位酋長是尼祿氏,名烏延達。

  不過看了看前總管的眼色,他聰明的忍住了笑。

  「其餘人隨我入中軍帳,咱們議一議。」

  第十七章 八千里路雲和月

  帳內已經生了一堆篝火。

  這讓入夜的寒冷驅散了幾分。

  篝火旁早有親兵幫著煮起了一鍋肉湯,還有烤餅,香氣四溢。

  在帳中一側的桌案上,安文生正伏於案前,手執毛筆正在記錄著什麼。

  聽到聲音,安文生抬起頭向著門口看了一眼,看到蘇大為領著眾人走進來。

  除了郭待封,在蘇大為身邊又多出阿史那道真。

  安文生知道,阿史那道真和武威等地,都抽出一部份唐軍精銳,向大非川處移動。

  作用有二。

  第一是混淆吐蕃人的判斷,唐軍數支游騎馳入大非川附近。

  突蕃人若派兵來圍堵,則可分吐蕃人兵勢。

  若形勢不對,唐軍可退回防區。

  第二,若是吐蕃人反應不及,則可以分進合擊,與蘇大為的前鋒軍匯合,以壯兵勢。

  想要深入吐蕃境內,完成天皇李治的戰略構想,一戰滅掉吐蕃都城邏些,單憑蘇大為那三千多精銳,是遠遠不夠的。

  至少也要數萬兵力。

  關鍵處,就數有數萬兵馬,還要令吐蕃那邊猜不出意圖,令吐蕃主力反應不及。

  所以唐軍動作一定要快。

  要儘可能拖住吐蕃人的反應時間。

  數萬大軍……

  若是等唐軍後續的部隊到達,則戰機已失。

  河西防線上,任何一州也不可能單獨拿出這些兵馬,否則將會令原本的防線動搖,甚至反被吐蕃人抓到機會擊穿。

  從甘州、肅州、瓜州、涼州等各州分別出兵增援,可以減輕這個壓力。

  動員起來也快。

  各部只用帶上一二千人馬,可迅速成行。

  當然,這樣做風險也是有的。

  如果各州出動馳援蘇大為的唐軍,被吐蕃人提前知道,將會導致一連串惡果。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