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別發愣,敵人又來了!」

  嗚嗚嗚~~

  伴隨著吐蕃人的號角聲,眼前一片烏煙滾滾。

  那是吐蕃人的騎兵來了。

  混亂的絞殺到此告一段落。

  咚咚咚咚!

  激烈的戰鼓聲響起,不遠處有伙長、團頭、隊正等依次喊出口號,傳令兵揮動著令旗。

  高三郎推了一把黑臉漢子:「不想死的快撤開,咱們的騎兵要上了!」

  殘餘的唐軍步卒顧不上與吐蕃人糾纏,匆忙向兩邊散去。

  踏踏踏踏~

  清脆的馬蹄敲擊著冰凍的草地。

  開始只是小聲,漸漸聲音越來越大。

  大唐的騎兵從裂開的步卒陣型中湧出。

  他們狂飆突進,快如急風驟雨。

  這是唐騎中的輕騎兵,即越騎。

  越騎者,弓馬嫻熟,箭不落空。

  這些唐騎只在騎士身上穿戴了輕便的皮甲,人和馬都沒有鐵甲包裹,以求輕便快捷。

  這是仿先秦的「輕騎」而設。

  對於唐軍先出輕騎,吐蕃人顯然有些意外。

  這一支吐蕃騎,人馬俱黑,俱是鐵甲,乍一眼看去,頗有幾分唐騎的色彩。

  在大唐東征西討,先後摧毀東西突厥,征服西域諸國,再降服遼東這段時間裡。

  吐蕃已經悄然壯大。

  他們吸納了大量流亡的突厥匠人,用他們來煉治兵甲。

  又征服了天竺,用天竺和波斯、大食的冶鐵技藝,來提升武器質量。

  從突厥人的鐵甲。

  到西域大馬士革鋼。

  吐蕃,已俱備王霸之資。

  早已非高原上的部落邦酋。

  而是南臨天竺,北及河西,西及大食的龐大帝國。

  唐軍的越騎速度雖然比吐蕃人武裝到牙齒的人馬具裝重甲騎要快得多,但也只是令吐蕃人稍稍騷動一下。

  繼爾,恢復了平靜。

  這些年,吐蕃從雪域出兵,以高臨下,如萬丈激流。

  所擊者,無不粉碎。

  靠的就是這套重甲騎兵。

  沒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擋他們。

  就連唐人的騎兵也不行!

  唐人太過在意速度,他們的重甲騎兵只有騎士重甲,馬卻沒有上具裝,在正面對抗時,速度雖快一些,但衝擊力卻遜於吐蕃的具裝騎。

  更別提這種連人的鐵甲都沒披上的輕騎。

  領頭的吐蕃騎士,眼中閃過輕蔑的光。

  嗡~

  天空陡然一暗。

  「坎普拉欣!」

  領頭的吐蕃騎士大喊著,拉下覆面。

  一張雕刻著鬼神的精鐵面具,罩在面上。

  隨著他的動作,緊隨其後的吐蕃重甲騎,動作整齊劃一的罩上面具。

  仿佛一瞬間,狂飆的吐蕃騎化身為萬千厲鬼。

  無數越騎的箭雨灑落在人馬上面,卻又紛紛斷折彈開。

  除了少數倒霉的吐蕃騎被射中人或馬的眼睛,整支騎兵隊伍,幾乎沒泛起多少漣漪。

  唐軍陣營中,望樓上的兵士揮動著令旗,恢宏蒼涼的號角吹響。

  越騎抓緊射出手中最後一支箭,狂奔的馬隊向左右裂開。

  幾乎貼著吐蕃人的重甲騎擦肩而過。

  吐蕃騎還來不及狂喜,就見前方唐軍陣前多出一排車陣。

  而唐人的重甲騎在車陣之後。

  這個異常的情景,令吐蕃人稍微有些錯愕,不明白唐人的騎兵為什麼不跑起來。

  在馬上失去速度,這些唐人的重甲騎,和待宰的羔羊也沒甚區別。

  只要吐蕃人的具裝騎兵一波衝鋒過去,只會留下滿地的屍骸。

  「風!」

  唐軍車陣中,有人揮動令旗。

  在唐軍陣後方,有一面碩大的旗幟升起。

  上面寫著幾個古篆大字——安西大都護,裴。

  吐蕃人自然不識唐字,只顧驅策著戰馬,做最後的衝鋒。

  決戰的時刻到了。

  隆隆隆~

  大地在震盪轟鳴。

  仿佛要被千萬戰馬鐵蹄踏碎。

  在唐軍車陣中,突然亮起詭異的光芒。

  無數粗大的弩箭,從中射出。

  吐蕃人沖在最前的重甲騎,連人帶馬,被撕扯粉碎,猶如破布娃娃般,帶著血花漫天飛舞。

  這一幕,令整個戰場都驚呆了。

  誰都沒有預料到,這種弩箭有這樣強大的殺傷力。

  吐蕃人瘋狂的吹響著號角。

  猶豫必敗。

  只有沖,繼續衝上去。

  跨過這些戰車,將那些弩手砍死。

  後面的隊伍才有生路。

  蜂湧的騎兵踏過前人的屍體,用重甲和具裝迎面撞上車陣。

  有的人仰馬翻。

  有的被車陣後伸出的長矛刺穿。

  在付出不輕代價後,終於將唐人的車陣擊破。

  各個節點,都有吐蕃人的重甲騎透入。

  殺向那些坐在戰馬上,紋絲不動的唐人。

  然後,所有的吐蕃人看到了令他們瞠目結舌的一幕。

  唐軍人數雖然不如吐蕃人,但卻整齊劃一的做了同一個動作。

  下馬,摘下馬上懸掛的長槊。

  在極短的時間內,排成了一個密集的長槊陣。

  這是唐軍的騎馬重步兵。

  而非重甲騎。

  如果吐蕃人知道薛延陀人,知道當年李勣征薛延陀的那一戰,便知道此時唯一能做的是掉轉馬頭逃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