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總不能什麼都不做吧!」

  「讓我想想……假如李謹行是敵人假扮,這麼做的目地,究竟為何,對吐蕃人有何直接利好?」

  蘇定方一直在思索,此時方道:「你們是說,派來向酒泉傳令的李謹行,被人掉包了?」

  「老師,我率領的一萬前鋒軍,在到武威前就派李謹行帶著陛下的旨意,通報給你和裴大都護,前幾日開軍議的時候,李謹行回來,並且帶回了你和裴都護的信,當時你的信落款沒有留名用印。」

  蘇大為簡單的將來龍去脈說了一遍。

  蘇定方白眉皺起:「如此說來,是故意留下的破綻,只怕是要將你調離武威。」

  所有的聲音一齊沉默。

  蘇大為站起身,凝視著地圖,腦中飛快思索,假如自己離開武威,那邊會出怎樣的亂子。

  「老師,我的援兵沒到時,薛仁貴率領的武威和涼州鎮兵,便抵擋了數次吐蕃人的進攻,現在有援兵到,更沒有理由讓吐蕃人討到便宜。」

  「道理是這樣沒錯。」

  蘇定方撫動銀白的鬍鬚,忽然問道:「你不在,你那一萬人,由誰指揮?」

  這問到關鍵處了。

  吐蕃人拿薛仁貴的鎮兵沒辦法。

  但蘇大為率領的先鋒一萬二千餘人,如果沒有主將坐鎮,一旦出了意外情況,難保不會出漏子。

  若先鋒軍出問題,唐軍的士氣也就完了。

  房中,只剩下文書手裡毛筆沙沙的記錄聲,還有主薄翻閱奏報的翻頁聲。

  以及一旁親衛緊張的吞咽口水聲。

  蘇大為神情也變得凝重起來,緩緩道:「我不在,是由我的參謀李博以及婁師德、王孝傑他們共同議事,由薛仁貴暫時節制他們。」

  「若出了事,薛仁貴指揮得動嗎?」

  蘇定方毫不客氣的道:「李博是你的幕僚,忠心毋庸置疑,不過此人之前沒跟你出征過吧?你率領的那一萬多人,據我所知,優秀的將領不少,都是一群驕兵悍將。

  莫說是一個無品無級的李博,只怕就連薛禮也無法差調得動。」

  蘇大為無言以對。

  這確實是自己的一個疏忽,如果把安文生和王玄策,或者蘇慶節留下,那局面自然會不同。

  但可惜,當初決定來肅州時,是做了最壞打算,假設蘇定方被吐蕃人暗算,或者重傷不起的情況。

  誰知,實情完全相反。

  「一起來看地圖吧。」

  蘇定方沉吟著,踱步到蘇慶節面前,叱道:「把地圖展平。」

  蘇慶節條件反射般的立定挺胸,兩臂張開,將皺起的地圖重新張大。

  「阿彌,假若你是吐蕃人,在此局面下,如何用兵能最大殺傷唐軍?」

  「唯有攻其要害。」

  ……

  任何事物,何何軍隊,乃至個人,都有弱點。

  俗稱七寸要害之地。

  一旦打破,很可能造成整個事物的秩序紊亂,甚至崩壞。

  對唐軍來說,當然也有要害之地。

  大雨滂沱。

  雖然是初春,但涼州與吐谷渾接壤之地,雨水依舊冷硬如鐵,打得地面泥石紛飛。

  這樣的雨夜,不會有任何人或動物願意出來活動。

  除非是特別的情況。

  隆隆的暴雨聲里,一隊黑色衣甲的吐蕃騎,悄然向唐軍的營壘接近。

  在距離唐軍營壘五十步的時候,這支隊伍領頭的青年,將右手舉起,做了一個握拳的動作。

  緊跟在他身後的騎士向身後用吐蕃語發出呵斥,令隊伍暫時停住。

  「最後休整一下,把隊伍聚攏,一會發起衝鋒,就不管不顧,隨我一齊衝進去。」

  領隊的吐蕃將領年約三十許。

  臉龐有著羌人的特點,顴骨高突,膚色黝黑,雙眼極有神彩。

  「欽陵贊卓說了,今次只要大破這伙唐人,他們就無力再固守防線,咱們可以從容掠取。」。

  「大將他現在去了何處?」

  「這不是你該操心的問題。」

  吐蕃將領的眼神變得冰冷:「一會安心跟著我破營,事成後,我會把答應給你的賜給你。」

  「是,讚美您,我的政贊藏頓。」

  欽陵贊卓,即吐蕃名將論欽陵。

  論欽陵是漢名,吐蕃名噶爾·欽陵贊卓。

  現在領兵的人是噶爾·政贊藏頓,漢名贊婆。

  吐蕃大相祿東贊一共有五個兒子,長子噶爾·贊悉若多布,漢名稱為贊悉若,是祿東贊的左膀右臂。

  次子論欽陵。

  三子贊婆。

  四子悉多於。

  五子勃倫贊刃。

  史載皆有才略,各自領兵,替吐蕃開疆拓土。

  在諸子中,除去政治水準最高的贊悉若。

  軍事上最強者為論欽陵,其次便為贊婆。

  吐蕃這些年對吐谷渾的攻略,便由贊婆負責。

  最得意一戰,是之前攻伏俟城,逼吐谷渾王逃往鄯州,並趁勢吞併鄯州。

  此次贊婆率兩萬吐蕃軍,與薛禮在涼州數次爭奪,各有勝負。

  「新來的唐將已經被調開了,他們的軍中缺乏有效指揮,薛仁貴的兵馬在武威城中據守,這一萬人的援軍營寨在城外二十里駐紮,按漢人的兵法,是想為犄角之勢。

  不過這個雨夜,他們沒有主將,短時間內不可能得到增援,只要咱們衝上去,見人就殺,一定會引發營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