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兵卒身上戴著紅色臂袖,背後還插著三角令旗,是用於各營之間傳遞消息的傳令人員。

  「來者是誰?」

  「他說他叫葉法善。」

  「葉法善?」

  蘇大為愣了一下。

  蘇慶節忍不住道:「你約了這個葉道士?」

  「我是約了人,但是沒約他。」

  蘇大為搖搖頭:「我先去見見,你去休息吧,有事我會通知你。」

  「成。」

  蘇慶節拍拍白頭的腦袋,帶著它向自己營帳而去。

  大約一頓飯的功夫,蘇大為在自己中軍大帳中,接見了來自長安的葉法善。

  「葉道長一向可好?」

  蘇大為簡單的寒喧後,便直奔主題。

  「葉道長從長安一路追過來,不知有何要事?」

  第一百一十五章 鯨吞

  帳內鯨油燈的光芒亮如白晝。

  蘇大為看向葉法善。

  也只有在這個時候,才有機會,能好好審視一番。

  這幾年,他在遼東,直到回長安,還是第一次與葉法善相對而坐。

  他發現,葉法善有些不同了。

  葉法善如今年間五旬,已然不再年輕。

  他的相貌,比前幾年多了一絲風霜之色,兩鬢染上霜白。

  但這無減他的魅力,反而越發顯得仙風道骨。

  當然,道長的額頭也更高了一些,髮際線後退看來是全人類通病。

  鋥亮的腦門,像是畫中的壽星。

  也似乎在顯示「我變強了」。

  最大的變化,來自他的衣裝。

  比之過去簡單的道袍,如今的葉法鶴氅大袍,上繡八卦圖,頭束陰陽子午高冠。

  一派有道高士之感。

  似是注意到蘇大為在看自己,葉法善微微一笑,眉頭舒展,如柳葉升起:「貧道這身,並不是因為隨侍武后身邊,而是繼承了天師位。」

  「天師?」

  蘇大為有些詫異。

  聽得葉法善解釋,他才明白過來。

  葉法善,字道元,號羅浮真人。

  他是括州括蒼縣人,即後世浙江松陽縣。

  歙州刺史葉慧明是其父。

  同時葉法善最近繼承道統,是道家符籙派茅山宗天師。

  「原來葉道長……咳,葉天師是茅山宗。」

  蘇大為不由肅然起敬。

  三山符籙,龍虎山天師、茅山派天師,這些他還是聽過的。

  「只不過一個稱呼罷了,主要還是傳習符籙,造福蒼生。」

  葉法善單手做稽,面色慈悲。

  歷史上,葉法善師從天台茅君,青城趙元陽與嵩山韋善俊,傳習符籙,厭劾鬼神。

  一生經歷高宗、武則天、中宗、睿宗、玄宗五朝。

  發揚道教音樂,傳承道家法脈,抑制沙門佛者。

  深得天子尊寵。

  累授金紫光祿大夫、員外鴻臚卿、冊封越國公,加號「元真護國天師」,建設「淳和仙府」。

  至開元十年去世時,活到了一百零七歲,朝廷追贈越州都督。

  開元二十七年,唐玄宗親撰《葉尊師碑》,以為祭奠。

  作為一名道家天師,被天子榮寵到這個程度,實在是登峰造極。

  蘇大為自然不清楚其中的門道。

  他只是為葉法善來找自己感到奇怪。

  「葉天師,你還沒說你的來意?」

  「這些年,我門能在長安站穩腳根,多虧了蘇總管之力。」

  葉法善沒有直接說明來意,而是轉頭說起了別的。

  「我?」

  「那年你讓我助你制硝製冰,也虧得這門營生,使我派有一份收益,才能在長安立足,現在已經有道觀二所,門徒百人,貧道也得武后信重,這些,全賴蘇總管的面子。」

  「哦,原來是這個。」

  蘇大為做恍然大悟狀:「這些只是舉手之勞,葉師也助我良多,當年我征西突厥,葉師千里迢迢護送聶蘇之恩,在下沒齒難忘。」

  「慚愧慚愧。」

  葉法善頷首笑道:「都是陳年舊事,沒想到蘇總管還一直記得……貧道此次趕來,是想起一件事,需要特別提醒一下蘇總管。」

  「請說。」

  「關於那吐蕃使者之事。」

  「嗯?」

  葉法善的話,令蘇大為精神一振:「葉師有什麼發現?」

  「我們茅山宗,精於符籙,專治鬼神,說明白點,身為天師,就是要幫助天下百姓鎮壓詭異,還百姓以平和生活,昔年龍虎山天師張道陵入蜀,共滅六大魔王、八大鬼帥,這些,實則皆為詭異。」

  「都是詭異?」

  蘇大為聽著這些似曾相識,又截然不同的故事,不由毛骨悚然。

  張道陵,龍虎山張天師的故事,他當然聽說過。

  但他所知道的版本,是張道陵入蜀後,用符、丹為當地百姓治病,同時還創立五斗米教。

  還聽說張天師入蜀時,曾與八部鬼帥和鬼兵作戰,消滅那引起鬼帥帶來的瘟疫疾病。

  這些一直都當是故事聽。

  可現在從葉法善的嘴裡,聽到一個不同的版本,更真實的版本。

  「道教是本土興起的宗派,不似那些天竺沙門空談性玄,我們道人只求今生,只講務實,就是要為百姓安寧出力。」

  葉法善停了停接著道:「因為各派天師歷年與詭異鬥爭,像我派茅山宗也積累了大量對詭異的論述和事跡,是以貧道見到那吐蕃詭異,居然在日間現形,大為震驚。」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