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這種李治身邊,護衛實力深不可測的情況,就更襯托出,當年那幾次針對李治的行刺,還有突厥人闖入皇宮那些事件,完全是一場「戲」。

  至於幕後操盤者,究竟是李治自己。

  還是另有緣由,就非蘇大為所能知了。

  半個時辰後,終於一切整隊完畢。

  李治坐上暖座,接過武媚娘遞過的參茶喝了一口,強提了精神。

  他重新站起來,環視著全場。

  「方才,吐蕃使者妄圖挑釁大唐的威嚴,更荒謬的是,這使者居然是詭異所扮,吐蕃人究竟想做什麼?」

  李治停了停,環顧蘇大為等將領:「爾等說,我們,該如何回應?」

  蘇大為、蘇慶節、李勣、郭待封、蕭嗣業等武臣一同出列,抱拳齊喝:「殺上吐蕃,打破邏娑!生擒吐蕃贊普!!」

  「好!」

  李治鼓起氣力,大喝了一個好字,隨即一陣咳嗽。

  在武媚娘的撫胸之下,他喘息已定,目光投向人群中的蘇大為。

  「方才蘇大為有功,朕,有功必賞,特賜蘇大為橫刀一口,黃千百鎰。」

  「謝陛下隆恩!」

  蘇大為忙站出列,向李治大聲稱謝。

  「爾須奮勇殺敵,以揚大唐軍威。」

  「喏!」

  「傳朕之令,封蘇定方,為邏娑道行軍大總管,裴行儉為副總蘇管,蘇大為,為婆娑道前總管,點兵已畢,即刻出征。」

  李治說出這番話,已經是奮起全身的力氣。

  蘇大為等武將,一齊抱拳,用盡全身力氣吼道:「不破邏娑,誓不還!」

  邏娑,即後世拉薩。

  吐蕃國王都。

  這是存著一戰滅其國的意志。

  這也是李治身為天可汗,大唐皇帝所立下的Flag。

  雖然被吐蕃膽大妄為,在作死邊緣瘋狂試探的行為所激怒。

  但唐軍此次出兵,依舊是嚴肅和沉穩的。

  蘇定方雖病,但依舊是大唐名將,一代軍神。

  只要有他在,軍心就亂不了。

  以蘇定方作為定海神針,再搭配以裴行儉為副。

  蘇大為為前總管。

  相當於整個西徵兵團的先鋒。

  這是當年征西突厥時,蘇定方的那個位置。

  「蘇大為,你是一口好刀,朕,期待你凱旋而歸。」

  第一百一十三章 將星閃耀

  大唐長安外,三十餘里地,大軍安營紮寨。

  在中軍大營內,蘇大為等將領正在召開一場軍事會議。

  仔細看營帳里的人,便會驚訝的發現,這場會議極不尋常。

  首先,在營帳里居然出現大唐兵部尚書蕭嗣業,另外還有尉遲寶琳、程處嗣、李辯、程務挺、高崇文、郭待封等將領。

  這如果讓熟知唐軍內情的人看到,只怕會大吃一驚。

  高崇文之父高侃,為安東都護府都護,遼東道大總管。

  是大唐有數的大將。

  至於尉遲寶琳和程處嗣,妥妥的軍二代,更不必多提。

  李辯,和高侃的高家一樣,同樣出自靺鞨族,並且家族世為靺鞨酋長。

  為人驍勇善戰,且足智多謀。

  程務挺自不必說,乃是名將程名振之子,以果敢有力聞名,現為右領軍衛中郎將。

  郭待封,大唐開國名將郭孝恪之子,將門虎子,官至左豹韜衛將軍。

  可以說,大唐的軍功貴族二代,年青一輩能將,猛將,此刻都聚集於此。

  在他們面前,擺著一個沙盤。

  沙盤是按蘇大為的指點而設,比起蕭嗣業立在兵部的那個,精細程度上自然是差了許多。

  但也堪堪能看。

  比起過去平面的那種抽象派地圖,已經好了太多。

  「從長安出發,每日行五十里,不能再多了,現在數萬人里,大部要迴轉各折衝府,所以離長安十日之後,蘇大為,你這一部先鋒,只有兵馬萬人。」

  蕭嗣業抬頭看了一眼蘇大為,花白的眉梢下,眼中微微露出笑意。

  「當日你與老夫定下的約定,現在算是還了。」

  這話說的,蘇大為的臉頰抽搐了一下:「蕭尚書,不帶這樣的,當日咱們說好了,在必要的時候,我可以奔赴戰場,為國效力,現在情況可不是那麼回事。」

  原來當日蘇大為初從遼東回長安,卻遭人行刺,接著又捲入高陽公主的案子。

  蘇大為嗅到危險,曾特意去兵部找過蕭嗣業。

  憑著大家在遼東戰場上打下來的交情,與他做了一個約定。

  若事情緊急,蕭嗣業可以以邊疆戰場吃緊為由,拉蘇大為一把。

  不過最後,並沒有到那一步。

  現在蕭嗣業舊事重提,未免有吃干抹淨,提起褲子不認帳之嫌。

  「蕭尚書,當初我答應你的事,可都辦到了,人情你是欠下了,不能這麼給我糊弄事吧?」

  「呵呵,你說想上戰場,這不,如你所願,還有何好抱怨?」

  蕭嗣業撫著長須,兩眼一翻:「再說,你此次想要徵調的人,老夫都幫你搞定了,還有何不滿?年輕人可不能太貪心哦。」

  蘇大為盯著他,嘿嘿一笑。

  不再多言。

  這個笑容,讓蕭嗣業有些莫名,心裡隱隱有些不踏實。

  老實說,蘇大為這人,他有些看不透。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