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左威衛,為大唐十六衛之一。

  後世知道郭待封,全是因為唐軍大非川之敗。

  後人只怪郭待封不聽薛仁貴軍令,以致大敗,卻從來沒想過,郭待封並非無能之輩。

  郭待封乃大唐開國名將郭孝恪之子。

  顯慶四年二月,李治親自策試舉人,九百人中只有郭待封、張九齡等五人居上第,令待詔弘文館,隨仗供奉。

  此前在征高句麗時,郭待封受任積利道行軍總管,歸李勣節制,率舟師渡海直趨平壤。

  其後馮師本奉李勣之命,率水軍載糧增援郭待封,船破失期,郭待封打算將此情報通告李勣,但又怕高句麗知道救兵不會來,於是作了首離合詩贈送李勣。

  李勣不解,大怒道:「軍機如此急切,竟然還有心思作詩?一定要斬了他!」

  但其記室元萬頃卻看懂了詩中奧妙,解釋給李勣聽,李勣這才放了郭待封一馬,並送糧支援。

  在整個征高句麗戰場上來看,郭待封的表現不俗。

  而且李治朝派兵出征,有一個特點,通常是新老搭配。

  或以一員老成持重之將,搭配一員猛將組合。

  比如之前的程知節配蘇定方。

  後來鄭仁泰配薛仁貴。

  郭待封能從九百人中脫穎而出,自然非常聰明。

  吐蕃使者無禮,若是老將和重臣出來喝斥,未免抬高了吐蕃。

  由他喝這一聲,剛好合適。

  果然,李治身邊武后向他看過來,目光似有嘉許之意。

  李治輕抬了下手臂,武后道:「暫且退下。」

  「是。」

  郭待封目地達道,立刻退回武將行列。

  下方的吐蕃使者,一身高原怪異衣冠,面色黑里透紅,一雙眼睛倒是又黑又亮。

  若拋去他那高原紅的膚色,忽略他的奇裝異服,倒有一種粗獷和野性之美。

  他向著李治和武媚娘遙拜道:「我是吐蕃人,只能跪拜吐蕃贊普,無法跪唐人皇帝。」

  「大膽!」

  這一下,文武朝臣集體怒了。

  吐蕃在大唐眼裡,還是個弟弟。

  如今當著無數屬國外蕃酋長使節的面,居然敢如此大逆不道。

  李治輕握了下武媚娘雪白的手掌。

  與他心意相通的武后立刻揚聲道:「安靜,今日陛下點將閱兵,何須驕躁。」

  朝臣逐漸平息下來。

  李治既然願意在這個時候接見吐蕃使者,就是存著立威之念。

  既要立威,就絕不能急,更不能亂。

  就像一個大人對著小孩,任小孩張牙舞爪,我要正眼看你一下,算我輸。

  在意,說明雙方處在對等的位置。

  無視對方,用硬實力碾壓,方是上策。

  「你即為吐蕃使者,來見天可汗,所為何事?」

  武媚娘繼續吐聲道。

  她的聲音十分悅耳好聽,帶著一種吸引人的磁性。

  而且中氣十足,整個廣場上文武大臣,外蕃使者,俱都聽得清清楚楚楚。

  「我國大相祿東贊,謹代表吐蕃贊普,請與吐谷渾和親,並求赤水地用以畜牧。」

  這話出來,整個唐廷都驚訝了。

  包括李治,臉色也變得無比古怪。

  朝臣,屬國使者和酋長議論紛紛。

  吐蕃這要求,既無禮,又狂妄。

  與吐谷渾和親,就是要法理上與吐谷渾成為血緣姻親,為實際控制吐谷渾,得到法理上的支撐。

  比如娶個吐谷渾公主,然後占著吐谷渾的地,就可名正言順打出旗號,說是女婿幫丈人守住家財。

  這樣大唐再想插手,會更麻煩。

  而畜牧之地……

  這一點更加敏感。

  吐谷渾的畜牧之地,是從大唐翻躍大非川後大片廣袤草場。

  若是大唐答應將這片草場給吐蕃畜牧,信不信人家下次就敢把牛羊趕上大非川?

  這都不是挑釁,簡直是赤裸裸的強取豪奪了。

  登鼻子上臉。

  無法無天!

  李治的臉色,逐漸陰沉下來。

  他就算養氣功夫再好,那也看什麼事。

  對著想要泰山封禪,成為青史留名的天皇李治來說。

  吐蕃早不反,晚不反,這個時候吞併吐谷渾全境,已經是不給面子打他的臉。

  現在還派使臣來,提這些無禮要求,這就不是打臉這麼簡單。

  簡直是想當著大唐屬國的面,將天可汗的顏面踩在腳底下摩擦。

  對方只是一個小小的使節。

  殺了,還嫌髒了刀。

  不殺,任其如此挑釁,雄踞一千四百萬平方公里的大唐帝國,如何吞下這口氣?

  大唐,是鐵血而來。

  李治也是外柔內剛。

  他的手,用力抓住武媚娘的手掌,雙眼俯視著在下方顧盼自若的吐蕃使節。

  李治的臉上,露出一抹微笑:「有趣,當真是有趣,吐蕃贊普讓你來,提這些非份之請,難道真不怕,大唐天兵降臨邏娑?」

  他的聲音雖然不大,但語氣異常果決。

  沒人懷疑李治的決心。

  也絕不會有任何人,懷疑大唐的武德。

  從大唐立國以來,東征西討,一個個強敵在其面前灰飛煙滅。

  強大的突厥帝國,亡了。

  強大的高句麗,亡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