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罵聲中,他的身形忽然拔地而起,空中湧出黑氣,將他身子一卷,轉瞬遠去。

  地面的碎屍不見了。

  十幾步外的陰影中,鳩婆緩緩抬起頭顱。

  她的斗蓬破碎,露出的臉異常詭異。

  就像是有人將布娃娃剪碎,又用拙劣的手法,將碎塊硬生生拚湊在一起一樣。

  歪歪扭抿,恐怖異常。

  鳩婆抬頭,一開口,露出滿嘴尖牙利齒。

  「得回報星君,有些族人……壓不住了。」

  ……

  九月初十,吉,宜開市,沐浴、嫁娶。

  忌動土。

  長安朱雀大道。

  一騎瘋狂打馬衝過,引得行人紛紛側目。

  ……

  莫將畫扇出帷來,遮掩春山滯上才。

  若道團團似明月,此中須放桂花開。

  這是唐時董秀才結婚,李商隱作儐相代之而成的詩歌。

  李商隱是晚唐詩人,離他出生還差著兩百餘年。

  但不妨礙此時相似的情境發生。

  隨著台上和伴郎一聲高喊:「新婦子出來。」

  站在台下披紅掛彩的蘇大為,老臉微紅,但仍一板一眼的向著一個方向,念著催妝詩:「不知今夕是何夕,催促陽台近鏡台。誰道芙蓉水中種,青銅鏡里一枝開。」

  伴隨著滿院的歡笑聲,穿著新娘子吉服,披著紅蓋頭的聶蘇,在一群婦人的簇擁下,走向高台。

  一對新人一起走上紅毯。

  紅毯是波斯所出,由蘇大為的好友,胡商思莫爾相贈。

  蘇大為與聶蘇肩並肩,相伴而行。

  充任金童的李客以及尉遲寶琳的女兒充任玉女,一對小兒女在道旁跟著新人,從腰上皮囊里取出五穀,向著蘇大為和聶蘇灑去。

  這是取五穀豐登之意。

  院中四周,從蘇慶節、尉遲寶琳、程處嗣、安文生、高大龍、高大虎、李博、周良、南九郎、拐子爺等一幫不良人舊識,到高崇文、李謹行、李辯、郭待封等軍中將領,躋躋一堂。

  包括簫嗣業、李勣、李客師等,雖人沒親至,但禮也送到。

  另外李淳風是親自來了,作為女方家長。

  連宮中李治和武媚娘,也派了李賢和安定思公主,並及宮中太監女官,代表帝後,來觀禮。

  宮中賀禮自不用細表。

  「跨火盆!」

  隨著司儀的喊聲,聶蘇玉足輕抬,邁過盆火,代表凶神惡煞兩邊躲。

  司儀在一旁說著吉慶的話:「喜從天降落福窩,好日子紅紅火火!新人跨火盆~」

  「跨馬鞍!」

  「新人邁過去,步步保平安,新人跨馬鞍嘍~!」

  「跨米袋!」

  「一撒金,二撒銀,三撒新人上台轉身。」

  「有請新郎上來,三箭定乾坤。」

  「一射天,天賜良緣,一射地,地配一雙,三箭射洞房,新郎接新娘。」

  無數銅錢金銀,從四周灑向高台。

  充任司儀的周良在一旁喊道:「各位賓朋,按規矩,新娘的蓋頭是到了洞房才挑開,今天來了這麼多賓客,大家想不想看看新娘子的花容?」

  高台四周,密集的人群頓時傳出一片喊聲:「想!」

  其中,猶以李賢和安定思公主的喊聲,最為響亮。

  「那好,有請新郎揭蓋頭。」

  周良運足丹田之氣喊著。

  台下早有侍女手捧紅布蓋的金盤上來。

  揭開紅布,稻米中有一個稱杆。

  是為喜杆。

  坐在台上一旁的李淳風撫著鬍鬚,一臉老懷大慰。

  柳娘子更是笑得合不攏嘴。

  蘇大為略有些尷尬,但還是在周良的示意下,取過喜杆,輕輕將蓋頭挑開。

  蓋頭挑開,下方人群先是發出歡呼聲,繼爾又發出一片長嘆聲。

  原來蓋頭之下,還有一麵團團畫扇,將新娘子聶蘇的面龐遮擋住。

  這是「卻扇之禮」。

  即使掀去蓋頭,卻扇也不能輕易撤去。

  要想撤下卻扇,還須新郎吟卻扇詩。

  第一百零六章 朕意已決

  詩歌貫穿唐人整個婚禮。

  這玩意提前可沒打過招呼。

  所有人都看著蘇大為,周良更是在一旁眨眼笑道:「阿彌平日常有驚人之詩,今日可不能漏了怯,不然這新娘子,可沒法送入洞房。」

  這話又是引出一番笑聲。

  蘇大為拍了拍額頭,心中無數詩詞閃過,張口吟道:「莫將畫扇出帷來,遮掩春山滯上才。若道團團似明月,此中須放桂花開!」

  「好!」

  「好詩!」

  台下賓客一時歡聲雷動。

  蘇大為暗自抹了把汗,心道把李商隱的詩給抄了過來,能不好嗎?

  「下面有請新人,行三拜九叩之禮。」

  這聲喊,令蘇大為精神一振。

  總算到他熟悉的環節了。

  三拜九叩之後,還有結髮之禮,合卺之禮,完成這些,便送入洞房,正式完婚。

  蘇大為一時心中激盪。

  耳中聽到周良大聲喊:「一拜天地日月星,請新人轉身,整衣冠,拱手作揖,拜——」

  「風調雨順,一鞠躬。

  五穀豐登,再鞠躬。

  家業興旺,三鞠躬。

  再拜高堂,老祖宗。




章節目錄